GB/T315-2007《煤质及煤分析有关术语》中对一些术语进行了规定。
毛煤:煤矿生产出来的,未经任何加工处理的煤。
原煤:从毛煤种选出规定粒度的矸石(包括黄铁矿等杂物)以后的煤。
精煤:经过精选(湿选或干选)加工生产出来的,符合品质要求的产品。
中煤:经过精选后品质介于精煤和矸石之间的产品。
矸石:由煤炭洗选过程中排出的高灰分产品
煤泥:粒度小于0.5mm的洗煤产品。
末煤:粒度小于25或13mm的煤。
粉煤:粒度小于6mm的煤。
煤样:为确定煤的某些特性而从煤中采取的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煤。
采样:从煤中采取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煤的过程。
采样单元:从一批煤种采取一个总样的煤量,一批煤可以是一个或多个采样单元。
批:需要进行整体性质测定的一个独立煤量。
子样:采样器具操作一次或截取煤流全衡截段所采取的一份样。
总样:从一个采样单元取出的全部子样合并成的煤样。
初级子样:在采样第一阶段,于任何破碎缩分之前采取的子样。
生产煤样:在正常生产情况下,在一个整班采煤过程中采出的,能代表生产煤的物理、化学和工艺特性的煤样。
商品煤样:能代表商品煤平均性质的煤样。
试验室煤样:由总样或分样缩制的送往试验室供进一步制备的煤样。
一般分析试验煤样:破碎到小于0.2mm,并达到空气干燥状态,用于大多数物理和化学特性测定的煤样。
共用试验煤样:未进行多个试验而采取的煤样。
制样:试样达到分析或试验状态的过程,主要包括破碎、混合和缩分,有时还包括筛分和空气干燥,它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进行。
专用试样煤样:为满足某一特殊试验要求而制备的煤样。
全水分样:为测定全水分而采取的煤样。
粒度分析煤样:未进行粒度分析而采取的煤样。
试样破碎:用破碎或研磨的方法减小试样粒度的过程。
试样混合:将试样混合均匀的过程。
试样缩分:将试样分成有代表性的、分离的几部分的制样过程。
工业分析: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四个项目分析的总称。
外在水分:在一定条件下煤样与周围空气湿度达到平衡时所失去的水分。
内在水分:在一定条件下煤样与周围空气湿度达到平衡时所保持的水分。
全水分:煤样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的总和。
一般分析试样水分:在规定条件下测得一般分析煤样水分。
最高内在水分:煤样在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96%下达到平衡时所测得的内在水分。
灰分:煤样在规定条件下完全燃烧后所得的残留物。
外来灰分:由煤炭生产过程混入煤中的矿物质所形成的灰分。
内在灰分:由原始成煤植物中的和成煤过程进入煤层的矿物质所形成的灰分。
挥发分:煤样在规定条件下隔绝空气加热,并进行水分校正后的质量损失。
固定碳:从测定挥发分后的煤样残渣中减去灰分后的残留物,通常由100减去灰分、水分和挥发分得出。
发热量:单位质量的煤燃烧后产生的热量。
收到基:以收到状态的煤为基准
空气干燥基:以空气湿度达到平衡状态的煤为基准。Ad
干基:以假想无水状态的煤为基准。D
干燥无灰基:以假想无水无灰状态的煤为基准。Daf
干燥无矿物质基:以假想无水无矿物质态的煤为基准。Dmmf
恒湿无灰基:以假想含最高内在水分、无灰态的煤为基准。Maf
恒湿无矿物质基:以假想含最高内在水分、无矿物质的煤为基准。m,mmf
观测值:在试验中测量或观测得到的数值。
离群值:在同组观测中,与其他结果相距较远,从而怀疑是错误的结果。
临界值:在统计检验时,接受或拒绝的界限值。
误差:观测值与可接受的参比值之间的差值。
准确度:观测值与真值或约定值之间接近的程度。(这是一个定性的概念,不能量化,可以说其有高低或等级,不能说是某个数值。其表征为数值的形式就是不确定度。)
精密度:在规定条件下所得的独立试验结果间的符合程度。(是表示测定结果的分散性的,准确度是测定结果的靶向性。)
测量不确定度: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允许差:在规定条件下获得的两个或多个观测值间允许的最大差值。
重复性限:一个数值在重复条件下,即在同一试验室,由同一操作者,用同一仪器,对同一试样,于短期内所做的重复测定,所得的结果的间的差值(在特定的概率下)的临界值。
再现性临界差:一个数值在再现条件下,即在不同试验室中,对从试样缩制最后阶段的同一试样中分取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所做的重复测定,所得的结果的平均值间的差值(在特定的概率下)的临界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