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启功的雅与俗

 杏坛归客 2018-04-20


孟祥海

启功先生诗、书、画“三绝”,其书清劲洒脱、典雅端丽、雅俗共赏;其画刚健清新,传统功夫深厚;其诗词享誉国内外诗坛。有人说,“先生雅透了,表现的形式都是通俗的。”的确如此。

先生从不以书法家自居,更不故弄玄虚。他说:“字,只要写得好看就成了,本无法。”用最通俗的话,阐述最深刻的道理。先生的题字遍布全国各地,先生尝言:“我最爱题的还是饭店、饭馆,总可以借机吃它一、两顿。”又自叹道:“就差公厕没找我题字了。”几分自豪,几分无奈!

先生的诗词,多取寻常意象,用通俗之词,甚至俚语,嬉笑怒骂,却颇有韵味。如 “挚友平生驴马熊,驴皮早已化飞鸿。鄙人也有驴肝肺,他日掏来一样红。”其实,看似通俗浅显的词语后面,却是先生学问的体现。上世纪90年代以来,某些领导附庸风雅,出行或参加一些活动喜带诗人、书画家作陪。或问先生曰:“此有说乎,”答曰:“有,此谓之‘三陪诗书画’。”问:“若以此五字做上联,请拟下联。”先生迅捷对之云:“一扫毒赌黄。”对仗工稳,问者惊讶之余,问:“作何解?”先生乃正襟曰:“此事久之亦可成瘾,一样危害个人及社会,我辈能不戒之!”

72岁时启功被选为书协主席,大家祝贺。先生则笑着说:“书协主席这个茅坑可不好蹲,有幸占到了位置,别人还虎视眈眈。风言风语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在那个位置上大肠干燥,没有东西出来,不但自己难受,别人也跟着着急。”六年后,先生卸任了。有人问他:“你认为谁当这个接班人最合适?”先生故作惊讶地问:“请问,你到茅坑干什么去?”记者说,“当然是解决问题了。”“解决完了呢?”“起来走人。” “就是么,问题解决了谁还等在茅坑旁边,看看下一个是谁,是不是适合这个茅坑,我们能做的就是把这个茅坑弄好,让后来人舒服使用,至于是谁那可不是咱能管的事情,我只知道下一任绝对不是我。”先生用“茅坑”喻书协,可谓大俗大雅!

启功的大雅则书画诗词诸艺皆精,片言只字,世人宝之;大俗则道在屎溺,以最俗之物喻最雅之事,在雅与俗之间,尽显先生之光风霁月的胸怀。


2017年10月14日《迪庆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