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自招笔试面试最全攻略,附大量真题,马上收藏!

 水滴石穿ljw 2018-04-21

简要


本月底各高校会陆续公布初审通过名单,顺利通过初审后,该如何准备高校考核呢?自主招生信息平台从笔试、面试、熟悉材料三方面为考生出谋划策,供各位考生和家长参考。文章末尾附录了多所高校的笔试、面试真题,不要错过哦~

如何准备笔试?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要准备笔试,首先要知道笔试都考察哪些内容。一般通过高校自招简章可以明确你所报考的专业笔试需要考察哪些科目。


比如说考数学和物理,那么你可以认真去询问往届的考生,向他们了解每一科的考试范围、重要知识点、题型和难度,如果有条件的话,尽量搜集往年的笔试真题,真题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说了。


但有时候就是没办法得到往年的真题怎么办呢?虽然自招笔试难度和广度要大于高考,但它还是在高考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拓展,所以一定保留着一定数量的高考核心考点,那考生就可以通过对课本进行地毯式梳理与细致的复习,从而在题目较难的情况下考出相对较高的分数,保障自主招生的顺利过关。另外,现在的笔试都略带竞赛色彩,甚至少数考题本身就是从竞赛题延伸而来,如果有余力时间充足的话,还可以熟悉下竞赛的基本知识、做一些相应科目的竞赛题,特别是理科生。


自主招生题型知识点分布很广,但是有些知识点和题型每年都会集中地考,也就是高频考点,例如化学部分一般都有十个章节以上的内容,但是每年考试中,“分子结构、晶体机构”相关题型都会出现在考试中,数学部分的“简单的初等数论、组合数学”这部分的知识每年都会考,因此说自主招生考试有其内在的规律,所以考生们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去抓住一些主干部分。


不管怎样,要想更好的备战自主招生考试,就需要学生们不断的整合资源,构建知识体系,了解考试题型,掌握答题技巧,让自己的思维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如何准备面试?

一、四大面试形式



自主招生面试的形式以三对一的面谈形式为主,但也经常有高校别出心裁,采用不同于常规的面试形式。


下面是各高校曾使用过的4种面试形式,我们也为大家总结了每种形式对应的基本应对策略,方便考生准备。

1、三对一谈话形式面试 

这是高校采用的最普遍的面试方式,80%以上的高校都采用三对一或一对一的面试形式。


根据高校的不同,一般面试时间会控制在10~30分钟之间。考官一般会从考生的基本情况开始提问,比如,问一问为什么报考该校,家里有几口人,学习情况如何,生活情况如何等等,考生据实回答即可。如果面试时间充裕,就会进入到基本素质测试阶段。考生可能会被问及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题目往往比较宽泛,不需要计算思考就能回答。


有关这类面试题目的问题,本文的第二部分将为大家详细总结,这里先不做赘述。


基本应对策略: 


a.诚实作答,实事求是,问到不知道的也没关系,切勿撒谎,一旦被考官看穿,将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甚至不顾笔试成绩直接一票否决。


b.注意身体语言,坐姿端正得体,不要做没有必要的小动作,家长最好帮考生提前演练,着重纠正考生的身体语言。


c.不要紧张,放松心态,展示真实的自己。


d.注意目光交流,回答某位考官的问题,考生的目光大多数时间应停留在考官身上,这样显得自信得体,给考官印象会比较好。


e.言简意赅,切忌长篇大论。

2、辩论形式面试 

参加复试面试人数过多的时候,高校有可能选择这种面试方式。


参加这种面试的考生会被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小组。一般是每组4人,每次有两组考生同时参加考试。首先,考官会向两组考生说明面试的基本规则,然后发放辩论题目,随机抽取正反方。得到辩题后,两组考生都会有5~10分钟准备时间。一般辩论会进行15-30分钟左右,每位考生大约有1~3次发言机会,每次1~3分钟。


从辩论过程中,比较容易发现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和表达能力高低,也可能会看到考生性格上的优点和缺陷,比较容易观察考生团队配合能力。


基本应对策略: 


a.言简意赅,在发言时间内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切忌目的不明确地长篇大论。


b.要有理有据有节,逻辑思路要清楚。


c.别人发言时,抱着学习的心态认真听其他人的发言,分析他们发言的要点,自己发言时用一两句话总结出他们的论点,能让考官眼前一亮。


d.永远不要打断对方的讲话,让对方说完了自己再说,这是最基本的礼貌。


e.照顾全组,如果自己已经表达了很多次,要给别的同学一些表现机会,不要过分突出自己,显得没有团队精神,反而适得其反。

3、无领导小组形式面试

 这也是面试人数过多时,高校偶尔会采用的一种面试形式。


参加这种面试的考生也被分成一些人数相等的小组。一般每组8~10人,然后每次有一组考生参加面试。首先,考官会向两组考生说明面试规则,然后发放讨论题目。得到题目后,学生有1~5分钟阅读材料准备的时间。准备时间过后,考官会宣布讨论正式开始,一般讨论会进行10~30分钟左右,也就是每位考生大约有1~3次发言机会,每次1~3分钟。


无领导小组面试相对于辩论形式面试少了针锋相对,自由性更高,但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更高。它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优秀的与人沟通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担当破冰者、话题引导者和总结报告人角色的考生往往会得到较高的分数。


基本应对策略: 


a.要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自身状况和现场情况,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是作为破冰者、领导者还是总结者,为自己做好定位很重要。


b.作为破冰者,必须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并能够全面把握主题,展开主题,先让大家互相熟络,并聚焦在问题关键点上。


c.作为领导者,应该能够引领话题,最终走向结论。时刻关注每个小组成员的状态,不要让一人过分表现或过于沉默,同时制止不必要的争论。


d.一个积极的话题参与者,应该能够把问题的各个层面考虑周全,提出有效的,有自己见解的解决方法。


e.作为总结者,你的总结陈词必须有概括性,有条理,最好有一定的升华。

4、场景形式面试 

这种面试方式一般是针对英语的场景测试,对考生英语要求较高的高校常用这种形式考察学生的英语水平。


一般来说,考官会给出一个对话的场景,比如校园、活动等,让你和同伴一起在这个场景下进行任意的日常交流。


这类面试,相对来说就比较简单,平时英语水平过硬,多准备一些日常用语并熟悉各种对话场景中常用的句式、词汇就可以了。


基本应对策略: 


a. 表达流利,自然大方,用词恰当,多用熟悉的词汇,不要为了展示词汇积累用一些复杂难懂的词汇,这不是写作文。


b. 融入场景及角色,搭档间要有互动感。


c.掌握合适的对话节奏,让搭档和你都能顺利表达,不要总是一人说话一人听。


d.轻松心态,加入合适的身体语言,这就是日常交流,把自己的综合素质充分展示出来。


二、九大类型面试题目


自主招生面试题一般会涉及到基础信息考察型、知识考察型、政策考察型、能力考察型、创新意识考察型、道德观考察型、思维灵敏度考察型和开放式考察型题目。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范围并非全部都进行考察,考官一般会挑出他感兴趣的某几个方面,着重提问。


下面我们为大家总结了自主招生面试中最经常考察的九个方面的题目

1、考察个人基本情况

这是一项在面试环节中最基本的、必问的题目,主考官一般是根据考生在申报表或自荐信中呈现的个人信息(如家庭、兴趣、特长、潜力、获奖情况、社会实践等)来出题。


例如:做一下简单的自我介绍;你有什么特长、兴趣和爱好;平时喜欢读什么书。


一般考官都会根据考生的回答进行延伸提问。所以我们要学会引导考官向你准备好的、擅长的方向提问。

2、考察对报考高校的了解

这也是自主招生面试中几乎必问的一类题目。学校的历史、校训、专业选择、甚至你的学习规划、人生规划都是这类题型中的常考试题。


例如:你怎么理解我校的校训;你为什么要选择我们学校;为什么选择某某专业;你最崇拜我们学校的哪一位教授,为什么;你打算怎样在我校实现人生理想。


此类的问题,很多高校都会问到,尤其是像北大、清华这些名牌大学,非常在意考生是否对自己的学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所以,在面试之前,一定要对你所报考的高校和专业做一个详细的了解。

3、考察基础知识

虽然有些高校在面试时题目出得花样百出,但这毕竟只是少数,因为他的特别才引起了人们关注。其实,对高中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的考察和运用才是面试的最主要的考察内容,这些试题大部分就是高中平时考试中经常接触到的试题。


例如:给考生40分钟准备时间,要求考生做一道数学题、一道物理题,并详细讲解做这道题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北京大学2017年博雅计划面试问题)

4、考察基本能力

主要考察学生的科学常识和动手能力,这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之一。这类问题只能靠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积累了,不过这类问题一般都是很简单的常识,不用过于担心。


例如:花生油与润滑油的区别?(中国石油大学2017自主招生面试问题)


原电池的原理是什么?举三个例子并加以说明。(南京师范大学2017自主招生面试问题)

5、考察思维能力

思维水平的高低,反映一个人智力活动水平的高低。同样一个人的智力水平的高低,主要通过思维能力反映出来。一些主考官会出一些辩论论题,或是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甚至脑筋急转弯,以此来考察考生的思维灵敏度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应对这类问题,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并清晰地表述出来,展现出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如今历史是冷门专业,你怎么看?过时的知识与技能应该保留吗?(南京大学2017年自主招生面试问题)


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句话是否赞成?(西安交通大学2017自主招生面试问题)

6、考察创新精神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一个人能否成为精英人才的重要标志,也是各高校考察的要点之一。


面对这种问题,我们要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敢于大胆回答,哪怕你的想法无法实现也比一点想法都没有要强得多。


例如:如果电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你的生活将有哪些改变?世界将有哪些改变?(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自主招生面试问题)


董明珠女士最近说也要做新能源汽车,这种汽车的前景你怎么看?你有没有想过汽车行业新的发展方向?(华中科技大学2017自主招生面试问题)

7、考察对时事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关注

每一年的高考试卷中都离不开对时事政治的考察,自主招生也不例外。如今的社会,关注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收集分析信息是人才必备的素养。所以,在面试环节中,很多高校会针对一些高中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状态,问一些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和热点议题。


这部分需要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我们会在临近自主招生考试时为大家单独总结,大家保持关注即可。

 

例如:对共享单车的流行现象怎么看?对法国总统马克龙娶一个比自己年龄大很多的妻子怎么看?(厦门大学2017自主招生面试问题)


你支持大学生创业吗?如何看待全球化和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浙江大学2017自主招生面问题)


你看过《欢乐颂》吗?谈谈你对曲筱绡和关雎尔的看法(武汉大学2017自主招生面试问题)

8、考察生活常识

几年前,关于刚入大学的学生不知道叠被子、不会洗衣服,生活难以自理而退学的新闻比比皆是。近几年,此类新闻虽然有所减少,但很多考生在生活常识面前还是一知半解,所以各大高校对考生这方面也是相当重视的,面试中都不约而同的在生活常识这方面涉及了大量的考题。


例如:电磁炉上能用铝锅或玻璃容器加热吗?(北京林业大学2017自主招生面问题)


洗衣液和柔顺剂有什么区别,分别是怎么用的?(北京化工大学2017自主招生面试问题)


9、考察道德判断和情感价值观

人才之所以为人才,要先为人,而后为才,一个道德品质有问题,价值观极端的人,就算有再大的才华也无法被社会认可。高校培养人才也是如此,因此,会常常出一些考察学生的道德意识、价值观和成熟度的问题。


例如:对“校园欺凌”有什么看法?(贵州大学2017自主招生面试题)


输得起和必定赢哪个心态更可取,谈一下你的看法。(北京大学2017博雅计划面试题)


正常行驶的列车轨道上出现一群违规进入铁路区域玩耍的孩子,此刻面前有另一条废弃铁轨的岔道,岔道上只有一名遵守规则正常玩耍的孩子,如果你是列车司机的话,你选择走岔道吗?(复旦大学2017自主招生面试问题)

熟悉论文专利等材料

很多考生和家长完成了报名就把论文期刊等材料扔到一边去了,殊不知这也是高校自招考核的重点!很多考生在准备时忽略了这一点。一般高校面试时都会针对你提交的材料来进行针对性提问,目的是考核你是否具备提交材料相对应的知识和能力。如果你准备得好,在老师对材料提问时能对答如流,甚至还能就相关问题和老师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并淋漓尽致体现了你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就可以让老师对你印象深刻并默默为你加分;相反地,如果你一问三不知,老师就会怀疑你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这后果可是很严重的!所以建议大家一定要抓紧时间熟悉你提交的所有材料,包括自荐信、成绩单、论文专利等等,还可以准备一些相关的学术话题以备讨论。


自主招生信息平台汇总了要对论文、专利等材料进行复核的高校,以下49所高校在自招简章中明确表示要对材料进行复核: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大部分高校都是在面试环节对材料进行复核,也有小部分学校在笔试、甚至报到的时候就要对材料进行检查了。还有高校甚至为考生准备了审核论文专利的专场答辩。所以考生和家长要注意,去高校考核时要全程带着自己所有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最好多复印几份),以方便高校核实。


就算最后考核结束,这些材料也不能扔,一定要保管好,因为有些高校会在学生入学后再次进行复查,比如西南大学(序号14)就对这些材料一共审核了3次!


有些高校虽然没有在招简里明说,但真正面试的时候估计还是会对材料进行深入提问,所以大家还是要准备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