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得到了就真的满足吗?

 残月照亮夜 2018-04-22

人的需要是不断发展、动态变化的,像一个车轮一样不停地转动,推动着人所驾驭的马车不断地前进。

因此,人们对外部条件的欲求在得到之后,或许会给人带来一段时间的满足与愉悦;如果人们发现这种愉悦感不会持久、发现马车不动了,就会去开始产生新的需求,开始新的征程去追求,得到后又有一段时间的满足与愉悦;不久后马车又不动了,人又开始产生新的需求,去努力、去追求,得到满足与愉悦……如此循环下去。

所以说,不平衡的需要是推动人们有机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例如,刚毕业的求职者可能以获得吃住的经济来源为主要的求知目标,这是满足自己吃穿住的生理需求;当工作了一两年后,工资涨了一些,可能会换个小区房,住得安全一些,以满足自己的安全需要;接着又工作了一两年,觉得自己工作稳定下来了,则可能开始谈恋爱,满足爱的社会需求;又工作了几年,希望自己能取得成就,经过努力奋斗晋升高位了,这是满足自己的尊重需要;再过些年,发现自己内心总有某种要冲刺人生巅峰的动力,可能自己开公司了,以实现自我。

可见,人的需要与满足是一条动态变化的曲线。 是否得到了所求就会满足? 在那一时/那一刻的“点”上,我想“是的”;而这个满足的“点”是否能够连续或持久,决定了我们的幸福感。

很多时候,我们发现愉悦感是短暂的一两周或一个月,比如买了一件漂亮的新衣服,而不是停留在内心的某种持久的感受,因为所得的外表的漂亮并不是持久的。

然而,有些东西却能给人以持久的幸福感,比如,发自内心的真爱,得到爱与付出爱皆让人温暖;做着自己由衷喜欢、热爱的事情,你会忘我地快乐;沉浸在内心欢喜的环境中…… 满足是否能够持久取决于所得到的,是否是你发自内心真正想要的幸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