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货币数量论

 和静愚 2018-04-23
我们通过阐明货币数量论来更深入地考察通胀机制。货币数量论做了两件事:第一,它说明了通货膨胀、货币、真实产出和价格水平之间的一般关系;第二,它提出了在控制价格水平方面,货币供给所发挥的决定性作用。M*v=P*Y(下标R)M是你的收入,v是一年中你支出M的次数(我们称v为货币流通速度),P是价格,Y(下标R)是对你所购买产品和服务的衡量。货币流通速度(velocity of money):是一年内一美元用于购买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平均次数。把国家当作一个整体,也可以得到一个类似的恒等式。这里:M=货币供给,v=货币流通速度,是在一年里一美元用于购买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平均次数,P=价格水平,Y(下标R)=实际GDP。从而,我们可以写出有关一个国家的恒等式:M*v=P*Y(下标R) 货币数量论表明:货币供给增长率近似等于通货膨胀率。(该证明在这里省略。证明用了一个简单的数学近似,即如果Y=A*B,则Y的增长率近似等于A的增长率加上B的增长率。)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说法完全正确,他说:“无论如何,通货膨胀都是一种货币现象。”这是宏观经济学最重要的真理之一。最后要说明的是,即使考虑到M的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也将影响价格。例如,货币流通速度提高会使既存通货膨胀加速。货币流通速度也会降低,如在经济恐慌时期,人们把钱塞在床垫下而不是存入银行。货币流通速度降低加剧了通货紧缩(deflation)——价格水平的降低,而这使萧条进一步恶化。货币流通速度或货币供给增长速度的适度下降会降低通货膨胀率,这是反通货膨胀(disinflation),而不是通货紧缩(平均价格水平的下降或一般物价水平的下降,deflation)。货币数量论还表明一个原理;在长期,货币是中性的。长期,实际GDP由真实生产要素——资本、劳动、技术所决定,M变化不会改变这些因素中的任何一个。从而,在长期,货币是中性的。尽管如此,在短期,M改变引起Y(下标R)变化还是可能的。特别是在一些情况下,M增加会暂时提高实际GDP。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