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家 孙化良

 百了无恨 2018-04-23
 
 

孙化良:

中国书画艺术中心理事

西安花鸟画院副院长

陕西秦岭书画院副院长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西安中国画院画家;

作品曾参加过

《陕西省书画优秀作品展》、

《陕西省年画展》、《习作展》、

《陕西省建党90周年画展》、

《革命老区画展》、

《陕西美术博物馆写生汇报展》

《陕西美协异彩同源创作展》、

《陕西当代书画名家全国巡回展》、

《西安市花鸟画院八人作品展》等;

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各类画展并多次获奖;

2011年西安电视台新闻频道专访报导《水墨人生》

先后在江苏、浙江、福建等地举办个人画展

出版有连环画、及

《乐道·化良画集》、

《当代中国最具实力画家孙化良》、

《善则迁·孙化良画集》、

《孙化良画集》、

入编《中国网络扇面精品集》

《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

《当代陕西书画名家作品》

《羲之书画报》

《秦人书画风采》

《中国书画当代艺术家年鉴》

《中国网络扇面精品集》

《陕西美术》

《异彩同源》

《陕西百名书画家作品集》、

《陕西花鸟画作品》、

《写生作品集》

《陕西书画名人坊作品集》等等

作过小说插图、报纸杂志插图,

多期杂志封面设计、广告设计、LOGO设计。

近年来一直研习中国水墨人物画、花鸟静物。

部分作品曾被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日本、

新加坡及台湾朋友收藏。

            孙化良作品赏析节选

                ---韩国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化良涉猎广泛,题材画法均不拘一格。但都充满生活情趣,即兴放笔直写。

  化良来自陕西西部高原,身上透着西北高原人的醇厚朴实的乡土气息。画中他以独特的感受朴素的描绘了乡土生活留给他的印象。这种视角不是外来人的猎奇目光,而是置身于其中,沉浸在亲情中的一种自然流露。画中戴着老式水晶墨镜,放声吼秦腔的老汉;提着土产边走边偷着乐去看女的大妈;年前在集市上挑选对联的老人;自乐班子如痴如醉的吹打;几个不同姿态抱着孩子闲聊的村妇;结伴走娘家的女人……。在对这些人物与情境的描绘中,都深深的寄托了他对乡土的眷恋。在艺术创作中,这些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是最可宝贵的。题材的选择在人物画中是无法回避的,有些看似生活中不起眼的小情节,却往往能折射出人性中真善美的光辉。所以在一般人看来不在意的小题材,在大师手下却创造出人类美术史中无数的经典之作。

   在艺术创作中,题材无大小,关键是如何去审视及如何创造性地表现。这种化小为大、化腐朽为神奇,把平凡度为不凡的能力,就是艺术能力。拾穗,是人们司空见惯的最普通的小场景,但米勒却在其中获得了非同一般的审美意象,加之他创造性地充分调动所有涉及画面表现力的语言因素,如:形式语言,造型语言,色彩语言,材料语言。通过完成作品,将他独特的审美感受传递给受众,给人以震撼。成就了人类美术史上的丰碑。整个过程中,情,是第一因素,“情人眼里出西施”,有情才能有特殊的感受,望化良能珍视在自己身上的这份先天的乡土之情。

   我很喜欢化良的花卉静物。他在处理这类画题材时,没有亦步亦趋地模仿文人画水墨折枝花卉的样式,而是发挥了水粉写生的经验,在色彩处理上也不以世俗写意花卉的色墨配比为样板,他将色彩、图式都纳入了当代人的审美情境中,同样也做到了色不碍墨,墨不碍色,这是十分难得的。我觉得从这批花卉静物中,更能看出化良在艺术探索中的潜质。

             水墨成为生命之“道”  

             ---孙化良人物画赏析节选  

                 美术评论家/王华超

  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反映当代生活,不仅仅是不重复前人所画过的技法,还要有自己的追求,以自己的追求去发现新题材、开拓新表现,并实验一种与之有机和谐的新形式。纵观当今中国画坛,不少名家高手往往为俗套所缚,或取材于古人,或取意于古人,或拜倒在西方传统的脚下,或因袭现代流派的手法,不是重复前人,就是重复他人,而孙化良却不是这样。数十载的变幻风云,滋养着他,也冶炼着他,造就他极具乡土情结和生活气息的艺术风格。

  从个性风格上说,孙化良的画属于逸笔草草。逸笔草草非草草。倪云林说自己画画“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因其“写胸中逸气”,以致后人称倪云林的画为“逸格画”。中国画历来有“神、妙、能、逸”四品,再后来甚而有人将“逸品”置于神品之前,称为“逸、神、妙、能”,足见“逸格”画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中国传统人物画形象的最高境界是在“似于不似”、“不似之似”,重在“神似”和美。毫无疑问,孙化良的人物画追求的正是这种神似。对画家而论,画自然、物象的神韵容易,但画人难,因为人除了可视的自然属性人体外,还有着看不见的丰富复杂、变化万千、不可捉摸的内在精神,可以说每个人都是不相同的,可谓一个人一个世界,画家要画出每个人与众不同之处确非易事。

   孙化良坦言,“自己虽然离开农村很多年了,但是那些淳厚朴实的父老乡亲的形象深深印在了我的心里。我经常去关中农村努力寻找儿时的记忆,因为我想表现他们的辛勤劳作、喜乐伤悲;表现他们的刚直强悍、似水柔情。他们成为我绘画的主要题材。当然,我还在努力探索,寻找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表达我对当下的感受。水墨,现在已是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我生命中的'道’,且乐此不疲。”

                陕西八大怪作品欣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