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以为最正确的父母,培养着最不正确的孩子

 咨询师曹丽君 2018-04-24




1

严苛的法官父亲和沉迷网瘾的孩子



这是我那一天的第 5 个访客,也是最后一个。

 

夫妻二人因儿子沉迷网络游戏而寻求心理帮助。

 

就像很多类似的家庭,他们 19 岁的儿子并不愿意走进咨询室。


毕竟“沉迷”一词同时意味着,网络之外,一切已经毫无吸引力。

 

那是2010 年夏天的傍晚,绿油油的龟背竹纹丝不动地凝固在窗前,闷闷地笼罩着热气,与马先生阴沉的脸形成了令人烦躁的反差。

 

而来访者马先生对于心理学、哲学等知识的广泛涉猎,让他在陈述时反应敏锐、逻辑严密、见闻广博。

 

“我们都是在法院工作,平时看管也较严,孩子却还是出了很多品行问题。


高一辍学,我们好不容易求人托关系重新读高一。现在19 岁了,我们以为他会懂事一些。


可是,3 年前开始,孩子沉迷网络游戏,逃课、打架斗殴,所有科目都不及格,学校下了最后通牒,要么再次转学,要么退学。”

 

马先生叙述的时候,语气十分平静,像暴风骤雨前掠过山峦的风。

 

或许他的愤怒,早已在重岚叠嶂的挫败防御中,沉入了阴深的谷底。

 

母亲忍不住插话:


“什么办法都想了,甚至送到专门矫治网瘾的学校,可是他以死要挟,我们实在没有办法。


我们也认识到教育中有很多的问题,也想重新跟他好好沟通,可是他除了要钱,我们之间没有多少话可说。好几次我都跪了下来求他,他还是无动于衷。”

 

我咬咬牙,看着眼前有些哽咽的母亲,说:

 

“你们对孩子沉迷网络有了一些反思,此前也咨询过好几个治疗师,我想听听你们是怎样想的?”

 

“正如您所说,我们在教育中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之前也咨询过好几个心理医生。”

 

马先生停顿了一下:

 

“我一直在司法系统工作,天天面对误入歧途的罪犯,因此对孩子管教很严格。出于职业的敏锐,我能一眼就看穿儿子的心思,准确发现他有没有在说谎。”

 

马先生说完,妻子神情黯然地说道:

 

 “他最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非打即骂。只要一犯错、一说谎,冲上去就是一耳光,有时候抬脚就踢。那时候孩子还很小,不懂事,他就这样,有话总不能好好说。当然,我也有责任,又太溺爱,要什么给什么。

 

本以为他爸爸唱黑脸,我唱红脸,可谁知道,现在把我们的脸都丢尽了。实在没有办法才咬咬牙,在 15 岁时送去劳教所,本来我们完全可以走走关系、找人说说情的,可是偷东西、抢同学、打架斗殴、沉迷网络,已经没法再管了。”




“也就是说,你们经过反思,正在学习如何用更为统一、但却与过去不同的方式去改变与孩子的关系……”

 

我停顿了一下,还是决定把他们这样做的动机直接揭示出来,毕竟他们此前有过一些求助心理咨询的经验:

 

“当然,你们这样做的目的也十分明确,试图让孩子摆脱网络。”

 

“是的,但他好像遗传了我,看人很敏锐……嗯……不,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像警察,他像惯偷,进去的次数多了,他也摸出了我们的套路……”

 

马先生也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精心挑选措辞:

 

“我想,您是心理医生,也许有比犯罪心理学更高明的方法,能够提供给我们。”

 

我感受到对方的表达中有维护自尊而自鸣得意的纠结与嫌疑。

 

“是的,我们也认识到,在教育中讲了太多正确的大道理。”母亲说。

 

马先生显然并不同意妻子的观点:


“难道我们还要去认可他做错的地方吗?我真是不懂!”

 

“似乎,你们还是没有达成一致。”我回应道。




2

问题不是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才是问题。




长久的沉默之后,马先生微微抬起下颌扫视了咨询室,像在法庭上他经常表现的样子,只不过稍稍显露出一丝谦逊。

 

他的妻子长长地叹了气,整个人都塌陷而深深地跌入柔软的沙发里。

 

“您说我们现在到底要怎么做呢?”

 

马先生首先打破了沉寂,却带着几分挑衅的语气。



作为一种投射,我感到他正在把“挫败感”像烫手山芋般“丢”给我。

 

如果我正面回应,意味着我也必然和他一样没辙。

如果我迂回而绕开问题,我也会同样陷入治疗性的无价值感之中。

 

最终我决定直面问题,认同来自马先生的投射,但试图最大限度地重构问题,并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资源。

 

因为问题不是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才是问题。




于是我回应道:“网络沉迷与之前的各种问题类似,都是横亘在你们与孩子之间的冲突,就像你们观点上的冲突一样。”


马先生点点头,他的妻子也回应道:“是的。”

 

“你们在彼此的冲突中,一方面感到对立,另一方面发现彼此的不同,于是逐渐感觉自己是与对方不同的个体——无论想法、情感还是行为。而你们夫妻双方是这样,孩子与你们之间也是这样的。”

 

“当然,孩子不仅与我们不同,与其他走正途的孩子也不同。我们从小到大,会知道父母的艰辛,会……” 


马先生开始了试图彰显自我优越感的长篇叙述。

 

我打断了马先生:

 

“所以,我想听听你们,就是现在,去体会一下对方都有怎样的想法和情感体验,以彰显他是有别于他人的独立个体。

 

是的,这很重要,所以要慢一点!”



一方面,他表达了至少两次——“我会怎么样”;


另一方面,孩子恰恰正是这种迷之自恋的继承者,只是走的路是另一个极端而已。



 

“什么?您是说我妻子还是孩子?”马先生对我这种慢腾腾的建议显得有些急迫不安。

 

“都可以。”我退了一步,毕竟这只是第三次面谈。



 

然而,这种重构举步维艰、困难重重。


我竭尽所能地引导他们从认识、看法、情感的层面进行广泛联结,试图让他们摆脱相互之间对教育观的肤浅转述与攻击。




3

无效的探索,

当事人试图用对待儿子的那一套来应付我




“哎!我们还是无法理解他为什么沉迷网络世界,难道要气死我们才罢休吗?”


妻子在丈夫干巴巴的、缺乏情感体验的叙述尚未停止时,把话题拉回到原点。

 

“我很高兴听到,至少冲突让你们听到了来自内心的声音。你们感觉到——孩子想要气死你们。”



我努力认同着“挫败感”,试图进一步重构,以揭示冲突背后隐藏的意义,也希望能转化他们对于“网络沉迷”这个标签,所持的缺陷性关注。

 

否则,心理治疗便无法深入关系重建。


 

“他就是想气死我们!”马先生附和着。

 

“好的!那么,你们彼此的关系、以及和儿子的关系,是如何造成孩子有了要气死你们的想法与行动的?”我不能轻易放弃,继续努力的去引导他们。

 

而我更愿意听他们谈一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儿子是如何在关系困境中建构起——“想要气死父母”这一“心理符号”的。

 

“他就是不愿意去面对现实,更不能去面对困难。我们都是为他好呀!”父母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


然而,这种回答却是一种循环论证,用结果解释结果。

 

此时此刻,我感觉他们再一次成功地挫败了我。

 

我的反移情体验里有了一些愤怒,想要抽身离开!


我想我体会到了孩子的感受,认同了孩子的情感。


事情就是这样慢慢展开的,在这个家庭中的不幸就是这样,而人们总是难于意识到。



“你们感到孩子的所作所为是想要气死你们,那极有可能在你们相处的关系中确实有一些标志性的互动方式,进而让你们有了这种心理体验。”


我继续澄清,试图努力推动治疗性的解构进程。

 

同时,那个“心理上的观察者自我”也提醒我:


在对方还没有体会到足够情感体验的时候,如果我暴露了我所体会到的、来自于孩子体会到的愤怒,可能会把我过早地投掷于家庭三角关系的冲突地带。

 

接下来,假如他们认同了我的观点,却不去体会这种转移而来的、被投射出来的愤怒,那么治疗性的扰动便会流失。

 

假如他们不认同我的观点,并与我产生说理似的辩论,又会把来自孩子的情绪排挤出治疗关系。



 “不,不,我认为只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努力才能走向成功,我当年……”


马先生又开始得意洋洋地讲述他的成功历史。

 

“妻子听丈夫不断用成功经历来教育孩子的时候,感觉怎么样?”我不得不打断他,并且往后退一步。

 

“嗯,我感觉有些不舒服,但是……他爸爸说的很有道理……”妻子说。

 

我转头对马先生说: “你听到妻子认同你的做法,有什么感觉?”

 

“我认为她不应该说不舒服,你知道,她如果再溺爱儿子,就没救了。”

 

我试着再次引入另一个不在场的外置客体——孩子,作为心理符号:


 “如果孩子在场,并且假设他对你们刚才的互动给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他会说些什么?”

 

“嗯哈,其一,我敢肯定,就我们对他的了解,他根本就不关心我们说什么。”马先生轻蔑地回应道。

 

“我理解陈医生的意思,如果一定要这样假设的话,孩子可能会认为我们还是老生常谈。”马先生的妻子稍微停顿了一下,补充道。

 

“既然是老生常谈,那么我想,假设他真的在场,给一点建议,他希望你们说点什么不同的东西。”我紧追不放。

 

“让他继续玩游戏吗?”

马先生的回答轻率而带有几分调侃。

 

“让我们别管他?可要是真把我们气死了,他养活得了自己吗?”

马先生的妻子用惯有的教训孩子的口吻回应道。

 

“我感觉,你们的回答好像平时教育孩子的口吻与方式。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恰恰是寻求一些不同的途径。


我还是愿意先听听看,假如孩子在场,你们觉得,他会对你们刚才的这种互动方式有怎样的感觉?”

 

我抬头看看墙上的挂钟,第四次访谈已经过去 35 分钟。

 

夫妻俩相视摇头,我再让他们说说儿子会有怎样的感受,结果还是摇头。

 

等待几分钟之后,妻子才勉强插话:

“我儿子其实很聪明,他只要稍微努力一点,也不至于这样。”




这又是一次无效的探索,当事人试图用对待儿子的那一套来应付我——借助咨询和心理医生的认同,来树立自己是一对良好父母的形象。


嘴上承认失误,却从不肯分化出一个足够具有心理洞察力的丰富自我,来进行自我观察——即便在我把这种意图及策略,建立在我反复解释过的基础之上。







4

我终于明白,

他们早已在内心世界里,

彻底放弃了这个孩子




时间仿佛凝固了下来:“大家都认真思考一下,既然儿子如此聪明,父母如此成功,那今天的问题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好吧,那现在谈一谈你们认为的失误在哪里?”

 

“你说的道理我们都懂,之前也有医生提出过类似的观点。我们都承认,我们是有失误。可是,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呢?向那个小混蛋承认错误?谁能保证这样做,他就能改变?”马先生丝毫不动摇。

 

我几乎差一点被激怒了!

 

“陈医生,我跟你说,我的父母对我,比我对儿子严厉多了,可我就没有像我儿子那个鬼样子。就算是像你们说的,我错了,但作为一个父亲,教给孩子正确的道理,有问题吗?”


马先生的固执显然超出了我的预期。

 

我长长舒了口气,稍稍排解了内心的郁闷,说道:“正确的道理并不是导致问题的原因,而我们的沟通方式与态度更值得我们反思。试想一下,如果有人对你们用一种固定的方式来说教,动辄打骂,你们会有怎样的感受?”

 

“你的意思是说,感觉不舒服?可是我还是经常表扬他很聪明的呀?”

妻子对我的观点表现出明显的反感。

 

我在他们前方放置好一把空椅:“现在,我希望你们各自写出孩子的十个优点。想象儿子就坐在对面,直接表达你们的欣赏和表扬。”

 

“什么?优点!哼,他还有优点?”

马先生看了一眼沉默走神的妻子,对我的建议不屑一顾地冷笑了几声。

 

“父母去欣赏孩子的优点,表达情感上的理解,这是孩子能够获得认同感的重要途径,从而能帮助孩子减少上网的时间。因为网络游戏中,级别越高越能带来这些类似的感受。”

 

“游戏能带来什么成就感!难道他要靠打游戏生活一辈子?”

马先生夫妇显得十分愤怒。

 

我感觉前所未有的疲惫,决定暂时放弃这个话题。


既然重构暂时无法完成,那么,有时候直截了当地给一些教育性的信息也是迫不得已,于是我陈述道:

 

“网络游戏既然满足了孩子的情感需求,那么走入他的内心世界,就需要你们也认真地去玩玩这些游戏,体验他沉迷其中的心理状态,并以游戏内容作为沟通的开始,直到重新建立情感关系,才有转变的契机。


因为你们带孩子去过网瘾矫治学校,军事化的行为管理是暂时失效的,至少在目前确是如此。”

 

显然我的建议让他们感到难堪,马先生站了起来:


“现在到处都是网吧,国家又管不下去,有时候,我甚至想把那些网吧给砸了!”

 

言下之意,父母压根不愿意修通与孩子的情感关系,我提醒自己冷静:

 

“你的意思是,只有待会儿我们一起去把外面的网吧都砸了,才能改变孩子。这是你们认为问题能够得到处理的唯一办法吗?”

 

“嘿,你还别说,我还真想这么做呢!”

马先生的愤怒里透露出几分不屑。

 

妻子则似乎刚刚回过神来:


“陈医生,你相信命吗?”

 

她不等我回答,立刻接着说:

 

“我本来是个唯物主义者,但自从生了这个儿子。我不得不相信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不瞒您说,我看了‘循环因果’论,还真有道理!我肯定是上辈子欠他的,或者做了什么错事,上天在惩罚我。他就是我命中的克星!”

 

马先生也很沮丧,说:“真是因果报应,这辈子来索命的。最近我发现,因果报应确实是普遍存在的,比如……”

 

“我信或不信,能解决孩子沉迷网络的问题吗?” 我打断了他的话。

 

看着他们答非所问地沉浸、纠结其中的样子,我终于明白他们早已在内心世界里,彻底放弃了这个孩子,全然不顾时钟指针滴滴答答在走的事实。

 

“我能感觉你们的失望和痛苦,但我不得不承认,你们已经从宿命论中,找到彻底摆脱焦虑的方法。

这个孩子无论如何,将不会再让你们产生任何的反思,因为一切似乎早已注定。那我不明白你们此行真正的目的。”

 

“也许吧,只是还想最后努力一次,让您帮着判断一下,是不是无药可救了?”

 

“矫治上瘾的孩子,往往需要父母在重建情感关系的过程中投入大量的精力,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特别对于那些伴有人格问题的青少年,由于积压的情绪在逆反期突然爆发,而缺乏主动改变与求助的愿望。”

 

“好吧,也只能暂时这样了。”马先生不置可否地表示。




 


结果,第四次咨询应证了我的预感,他们不告而别,电话再也无法接通。


而我只能按照马先生夫妇提供的孩子在网上的信息,给孩子一些建议。

 

不过,就像我对马先生夫妻所说的:

 

孩子的问题只是表达了家庭关系的问题,关系层面——特别是情感接纳的扰动,没有打开重建之门之前,一切便如同日升日落间不知不觉流逝的时光,杳无音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