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中考作文应考五人谈

 tnj660630 2018-04-25

写在心上的字

——浅絮中考考场作文

陕西省汉中市龙岗学校  李婷婷

    春花秋月何时往?心雨纷飞好时节。

    彩笔凌云话毓思,自缘身在书苑中。

    书海漫漫终一考,作文洞见比天下。对于写作,尤其是考场作文的写作,可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千方万略点迷津。纵观爱生习作,或见别人故事充斥全篇,故事读完,文即收尾;亦或“一个传说、一段材料......”竟成为文章的主体;更常见满分作品中的妙招不自觉地成为爱子笔下的“美玉”......凡此种种,美其名曰:“写作源于模仿和借鉴”。所谓的作文技法,真可以明心见性吗?

    当放下书本、试卷,闭目归心时,写作之法则如流水般归于无形,只留一叶学海扁舟,独自撑起平素吾心。

   《心经》有念:“心者,众生之本源。一切诸法,同归于心。”其实,写作正需一颗佛心。此心即“我”,一个学会摆渡自己,归于“本心的我”。归本心,便自成“为文之道”——“我”即文章,我之为文,便是在吾心上写字;作文即做人,做自己的人,写自己的文字。写作正是一场真诚观照本心的惊人之旅!故而,在吾心上写字,文章里就应该有我的影子,有我的足迹,更有我的精神气象。当惯之以“我手写我心,我心抒我情”的心经时,有“我”之文,便有了人间“好时节”!

    有我之文,须“有我之景”。文章总得写上自己的风景。此景可以是美词、美句、美段,或是美的构思、美的表达、美的神韵等。我之景便是我之文的亮点、特点、闪光点,这是文章之所以为文的独特景致。掀开记忆的面纱,生活旅途所见山石草木美景自可入文描绘;成长路上的微妙心理自可入文描摹;心路历程上所追求的圣景同样可以尽情描化。只要吾心有美景,吾文便有美致。

    有我之文,须“有我之情”。欲作好文,须处处留心,留心亦有情。塞·柯尔律治有言:“只有动情写成的作品才能动人以情。”可见,文章若没有情感这一重要的“文品”,想必任何绚丽的笔调都难以真正而永久地打动读者的心扉。品读《蒹葭》时,最吸引人的不仅是水边那茂盛鲜明的芦苇,伴着伊人走进深秋的凄美意象图,更打动人心的是诗人笔下主人公对“伊人”给予的漫漫追寻之情。那若即若离的苦闷感,似真似幻的朦胧美,执着想往的相思情......皆在诗歌特定的时空意蕴中,因诗人笔下这丰润的“长情”之美而彰显出作品越酝酿越香醇的艺术境界。

    有我之文,须“有我之境”。同一处风景,你在路上、桥上、楼上、山顶上,云上所看到的景象皆不同。若心向更高远、更深邃的境界里洞察体悟,文章便有了别样的“明境”。处在生活的考场里,作文不妨自然而然地去营造属我的明境吧:一粒尘沙、一丝嫩芽、一片落叶、一弯新月、一抹骄阳皆有属我的微观境界。以我之眼观“桃花源”,世间总有我的“世外桃源”;以我之耳听“琴音”,世间总有我的“高山流水”;以我之鼻闻“爱莲”,世间总有我的“荷塘月色”;以我之口品“豆戏”,世间总有我的“童年乐土”。此之谓:一心一明境,“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

    人生处处是考场,一笔一墨总关情。在心上写字,便是在一朵莲花上,柔软地耕耘。有“我”之文,便有了岁月的好时节——

     春有百花秋似月,

     夏有清荷冬育雪。

     心似菩提香满径,

     梦蝶青鸟归云阙。

 

中考作文考前准备

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  董问博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也是中考占分最多的题目,作文失利与否直接关系到语文成绩的高下,距中考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如何突破?下面的赘述希望给大家些许启示。

目前,大部分学生的作文水平已经定型,考场作文得分因素更多地取决于考前作文准备和应试技巧,还想提高分数的同学,就得从方法和策略上动动脑筋。

我们先要对自己写过的作文进行“盘点”,对写得较好的文章进行分类整理,再加工,再熟悉,最好准备20篇以上较为优质的作文。如此做是为了在考场里能迅速提炼出来,而不是手足无措,看着题目发呆或者脑海中涌现出很多支离破碎的事件而不知如何取舍和整合。有人说,自己没有什么优秀作文,那该如何准备?在此取下策,即从网上、作文书上看些类似的作文(只记文章大概内容而不要背语段,以免出现雷同)。

中考作文属于“万人唱同一首歌”,又是在彼此不认识的情况下对你作出判决的情形,每个老师对于同一篇文章的评判会有不同。考生应该设法增加作文的亮点,尽可能获得阅卷老师的肯定,进而获得更高的分数。开头和结尾是老师必看之处,将它们打造好,会事半功倍。在最后的两个月多,在刷数理化题之余,每天完成一个修改自己作文开头或结尾的“游戏”,修改的时候可以采取这样的思路:作文和现代文阅读的思路是互逆的。现代文阅读是给一篇好文章,让大家找其中的美点,比如开头结尾、文章线索、语言修辞、形象塑造、卒章显志等。作文是给一个话题,然后用学过的手法写出一篇好文章来。所以,大家不妨想想现代文阅读中开头和结尾的作用,从这个角度修改。雕琢开头结尾,可以达到观之眼前一亮的效果。

花时间和心思打磨自己的作文,这件事做和不做肯定有很大的区别,平时的一份付出考场定会有一份收获。

 

中考作文中的“加减乘除法”

西安市第九十九中学    张瑜

 

参加中考的前一天晚上,夜在寂静中慢慢移动它的脚步,许多学生却有点儿睡不踏实,在黑暗中或睁着眼睛,或闭目养神,但最终辗转难眠。第二天,家长早起准备早饭,还有许多家长会送孩子进考场,年年如是……但考试的卷子却直指学生自己,与旁人无关。也许,会因家长的辛苦而多了份紧张,也许,会因师友的鼓励,多了份勇气,也许……但,当我们面对试卷,尤其是面对作文题时,它却直指我们自己!直指自己内心感悟的有无,直指自己心灵的真实颤动,直指自己的思维存在。

既是我们自己的心语,就推倒种种厚障壁,打开心扉吧!在寂静的考场,用心灵抒写内心深处对生活的思考,对青春的理解,对人生的感悟。把考场作文看作是一次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表达,一次和阅卷老师的心灵对话。

既是心灵对话,就得知道考官的心语,他想要我们写什么,给予我们怎样的一个宽泛但又有讲究的思维圈子。中考作文考察形式有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等,不论是哪种命题形式,都具有平实质朴、简明扼要的特点。因其为考场作文题目,这样的功用和所面对的对象,决定了考场作文的命题必然具有延展范围大,可进行多角度解读的特点。这样,就使得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着眼点和落脚点。而延展范围大,给考生提供了较为广泛的发挥空间的同时,也给考生带来另一个相应的负面效应——容易审题不清,立意模糊。那么,找准题目中的切入点,明确自己立意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又有新颖的角度,就是我们要破解的密码。

一、“除法”——果断选择,斩断牵绊

2017年陕西中考作文题目是“会玩,才好”,大部分考生见了这个题目可能心头有点乱,因为,我们平时对“玩”这个字,提到的太少,且大部分与贬义相关,如:“玩物丧志”“玩世不恭”等等。现实中,我们的考生为了考试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心情触及到“玩”这个生活内容了。但这个题目提倡“玩”,更提倡“会玩”,可见,要紧紧抓住两个字“会”和“玩”。显然,题中之意,是指“玩”要玩出多样的形式,玩出不一样的质量,玩出真性情,玩出快乐的情趣,这样,破解了题中之意就可以寻找适合自己的切入点了。

了解了考官的心语,他想让我们正确认识“玩”中的真意趣、真性情、真生活。那么,我最喜欢的事是什么?旅游——让思想在行走中丰富;读诗——在含英咀华中品咂千年文化积淀;打游戏——在快速反应下看花式应对攻略……然后果断选择自己内心最想写,最想表达的一点,这时,我们要做的是除法——果断选择,排除犹豫,斩断牵绊,选择自己最擅长的立意展示给阅卷老师,让他夸赞你的才华!

在命题作文中,有一部分是有一段提示语的。如2016年的陕西中考作文题目“为我心中的那片海”,前面有一段提示语。这段提示语来自于高晓松作词,许巍演唱的一首歌《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这首歌富有诗情画意,在网络上曾引起轰动。这段提示语中最鲜亮的一句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意蕴深长,富含哲理。我们先从题目开始深入分析。显然,题目中的“海”,有着强烈的象征意义,象征了什么?当然是梦想、理想,因为在“海”这个字的前面有“心中的”这样的定语进行修饰,“心中的海”自然就是指梦想和理想。这里的“为”更强调为梦想和理想而执着奋斗的过程,引导考生在构思时细查自己的生活,关注身边的事物,从而写出具有真情实感而富有诗情画意的作品应是这个题目的用意。提示语中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更是具有方向性的提示,指的是在平凡的生活中依然不忘心中的梦想和理想,并为此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坚定持守,奋斗不懈。可见,有提示语的命题作文的审题,更要在深入分析题目的基础上结合提示语的关键词,并在提示语中找到自己审题结论的印证,进一步明确自己文章的立意点和着眼点是否切题。

再如2014年陕西中考的作文题也在命题的题目“答卷”之前有一段提示语:“学习,我们需要完成一次次的知识答卷;成长,我们需要完成一次次的人生答卷……”这就是一段很重要的提示语。我们首先还是要从题目的深入分析入手。答卷无非有两种,一种是考场上的答卷,一种是人生的答卷。在提示语中就出现了“知识答卷”和“人生答卷”这两个词组,但提示语中还有一个需要关注的词就是“成长”,显然,写“知识答卷”的内容是狭窄的,而“人生答卷”如果引入了“成长”的主题,那么内涵就丰富得多了。比如,友谊的答卷,学会感恩的答卷,抵制诱惑的答卷,奉献、爱心和勇气的答卷,还有善良的答卷等等,都是可以作为文章的立意的。

那么,我们就发现,有提示语的命题作文依然要挖掘题目内涵,深入分析题意,并在提示语中找关键词,来引导或印证自己对题目的分析。

有了和考官的心灵对话,用除法果断选择,选择自己与考官对话的最佳通道,下来,力争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

二、“减法“——减去做作,减掉矫情,力求真实

一篇优秀的文章不仅要有明确而切题、深刻而独到的立意,还要有真挚的情感、高尚的追求、富有个性的创新表达和灵动的语言。如同一个人,秀外慧中才能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才能在众多的试卷中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睛,从而致胜,得到高分。

在2015年的陕西中考作文中,有这样一篇《我的老师》,采用了实写的角度,具体写了自己的一位班主任。看似平实并不新颖的立意,以真挚的情感、诗化的语言,精巧的构思获得了高分。作者记述了班主任老师在她腿部麻木的时候及时扶住她,帮她按摩,并给予姐姐般的安慰;在她疾病时送去解渴的西瓜,叮嘱多休息,多喝水,给予慈母般的关怀;在她成绩下滑时严格要求,给予严父般的管教。又用一组排比句记述了老师陪伴她成长中的点滴细节,读罢此文,一个关爱学生,心地善良,工作细心,方法得当的优秀教师形象跃然纸上,让人不禁为之感动。还有一篇《我的老师》的作文,记录了自己从一棵生命力顽强的葡萄树的身上感悟到的人生哲理:“人生就是遭遇再大的挫折,只要坚持初心,就一定能发展壮大起来。”语言精美,构思巧妙。这两篇优秀考场作文把作者平时对生活的真实感悟和思索,对身边人和事的真实情感借助文字形式在试卷上呈现出来,是自己对生命中有价值、值得回味的记忆的一种纪念。不仅弘扬了正能量,也表现出当下青少年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文中那个在生活中懂得感恩,善于感悟,进取向上的少年使文章具有动人的风采。

2014年陕西中考作文题是“答卷”,考生中有一篇作文给阅卷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章记述了作者的爷爷用一辈子在土地上耕作,把大地当作自己人生的答卷,用对土地的热爱和一生的勤劳完成了属于自己的答卷,让读者看到了一位农民对土地的感情,这样真挚深沉的情感使文章焕发出勃勃的生命力。

三、“乘法”——用生动表达成倍扩充文章容积

我们可以用尽量生动的表达,成倍扩充文章的容积,使文章的内涵因表达的成功而成倍增加。2016年上海中考作文题目《没想到,真没想到》,有考生记录了这样的一件往事:在语文课堂上,喜欢恶作剧的作者和他的同伴筹划的恶作剧还没有“上演”,就被老师发现了。幽默的语文老师让他们各写一篇日记记述这件事,把这次日记作为“惩罚”,还让同学们给他们的日记进行“词语大赠送”,一时间,课堂上的描写两人谋划恶作剧未果的词语层出不穷。在文中,作者用了许多精彩的描写使本来就很吸引人的内容更显得生动而富有情态。比如:“曹同学趁着这个机会,意味深长地对我做了一个表情,然后眨了眨眼,我一下就懂了他的意思,也用表情忘情地回应着。结果,我俩的‘深情对白’被语文老师发现了……”这里用一系列的神态描写记述了在课堂上用表情策划恶作剧的经过,让读者忍俊不禁。

四、“加法”——用巧妙结构,给文章增加色彩

作文的结构是一篇文章的骨架,根据文章内部的行文逻辑,学生作文常见的结构有纵向式、横向式和纵横交错式,近几年,学生作文中的创新结构有日记连缀式、镜头组接式、小标题式、书信体式等。2014年陕西中考的作文题目是“答卷”,有许多作文采用了小标题的形式给文章增色。如:“孤烟·落日·昭君”“离骚·屈原·汨罗”“刚毅·凛然·岳飞”,又如:“卷之首”“卷之末”。不管怎样的结构,主要要把握的一点就是为文章主旨和内容服务,给主旨和内容增色,不应因追求结构的新颖而淡化了文章的主旨和内容。

放下手中的笔,上交答卷,轻舒一口气。终于,我们把真实的自己呈现给阅卷者了!真实的思想、真实的成长、真实的生活、真实的自己!但这只是一个开始,以后,还会有更好的自己呈现给生活,还会有更真实、更丰富、更坚毅的自己呈现给生命!

 

让思维开出烂漫的花儿

               ——谈中考作文的创造性表达

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学    张佳

距离中考还有六十多天,此时谈中考语文的写作,一定是直击中考考场作文本身,旨在提升作文成绩,而且要迅速、有效。

在中考作文的评分栏里明确指出:作文中以下任意一项突出,可在获得的相应等次分上增加3分,但总分不得超过50分。第一,感情真挚;第二,表达富有创意;第三,思想有深度。《陕西省2018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语文的考试范围里明确提出:“写作主要考查在创造性表述过程中,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那怎样才能让学生的表达富有创意呢?

什么是“创意”?“创”指创新、创造,“意”指意识,观念,思维。“创意”即指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想法。有一次语文课我让学生描述你的母亲最让你感动的一个场景,学生说得津津有味,场景丰富多彩,没有一个场景是雷同的。我想这就是创意:与众不同的、独特的、个性化的思想和见解。

我顺势问一个学生,你是如何得来这个细致的场景的?学生答“我无意间看到的!”我马上引导:“你的无意看到正是我们写作里的‘观察能力’,以后要多一些有意的观察。”可见要创造性表达首先得做到个性化的观察。

其次,通过个性化观察得来的结果还不够,加上联想和想象的羽翼,思维会飞得更远,会开得更灿烂。不妨引导学生对于刚才的场景再加入一些有关人物心理、情感等方面的联想和想象,通过两三次训练学生基本可以获得联想和想象能力。联想和想象的目的是发掘素材背后的意蕴,进而有利于表达作文的主要思想情感。

当然,进行联想和想象容易,但要准确恰当地发掘出素材意蕴,需要学生平时的知识素养、情感态度价值观、文化内涵等的熏陶和积淀,这需要长期的努力。

除了创造性表述这样的训练,还可以有审题,选取素材,语言、行文结构等模块的设计。后期这种模块的逐个击破复习还是有效果的,谈不上事半功倍,但临阵磨枪,不利也光,最起码也“快三分”,作文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得到相应地提高。

一首诗和“五年中考作文”

西安市长安区引镇初级中学   夏智勇  

作文之难,第一难就是选择素材。

对于许多农村考生更是如此。市场上流行的“优秀作文”让他们觉得自己的生活“土”不愿写。阅读的欠缺让他们很多内容不会写。到头来“胡编乱造”成为习惯,中考在即该怎么办?

利用课本资源,精彩中考作文。

怎么讲?

先列举一下五年来陕西中考作文题目。看看能不能用课本的内容比如一首我们都熟悉的《木兰诗》来一一应对。

2013年《热情,让青春灿烂》

2014年《答卷》

2015年《我的老师》

2016年《为我心中那片海》

2017年《会玩才好》

 

《木兰诗》是怎样的一首诗?看看我一个学生的读后感。

 

《木兰诗》讲述的是一位女子代父从戎的故事,在木兰的身上 我看到的是满满的家国情。国难当头,家国难全,她毅然挑起最沉重的责任,谁说女子不如男?代父从军,是木兰的孝,十年征战,是木兰的忠,赫赫军功,是木兰的勇。木兰并非不愿做平凡的女儿家,她也想过安定的生活,也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但国未定,家何在?家不全,何来安?“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是木兰保家卫国的坚定决心,虽不闻爷娘唤女声,但心中永远有家,身后永远有支撑着的人。一朝凯旋,木兰不求富贵,只求归乡,这是木兰在为国尽忠后对家的负责。木兰虽是女儿身,却有着比男子更为宽广的胸襟,更为坚毅的性格,更为强烈的责任感。木兰的心中有一片海,那片海,是国与家。

在这个学生的文字里孩子将木兰替父从军解读为“为了心中的那片海(家国情怀)”。刚好可以作为2016年作文的素材。

军帖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怎么办?木兰用“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给父母奉上一个最美的《答卷》

这样的木兰用上文读后感中的话说“代父从军,是木兰的孝,十年征战,是木兰的忠,赫赫军功,是木兰的勇”,这样的木兰让我们懂了很多,学了很多,堪称《我的老师》。

木兰这样一个女孩,青春年少。面对家国的遭遇,不怨天尤人,不袖手旁观。怀着对家国热烈的感情,创造“壮士十年归”的赫赫战功,创造了“赏赐百千强”的荣耀,创造“出门见伙伴”的“可爱”。也许后来皱纹爬上的脸庞,但她在人们的心里永远定格在“青春”。这不正是她的《热情,让青春灿烂》。

那怎么体现《会玩,才好》?

会玩,想出女扮男装(玩,使用不正当的手段。)才瞒过各色人等,替父母解忧,为国家解难;会玩,“著我旧时裳”“出门见伙伴”,才让我们开到一个“调皮的女孩”,而不至于在我们的脑海里变成“母夜叉”“母大虫”。《会玩,才好》!

有人说题目千万其实一文章。不错的,一个素材(当然不止限于课本素材)就像一座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只要我们好好玩味也许对付中考一个素材就够了。

【编辑:李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