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整理培训资料,经常遇到大段大段的文字,而且字字重点,无法再删减,让我颇为头疼。 我花了点时间研究一番,受益良多,借此机会分享给大家。 相信很多童鞋都遇到跟我同样的问题,演讲型PPT还能靠讲,但演示型,如果过于精简,容易造成阅读者不解,不解也算了,要是误解,那就问题大了。 这时PPT排版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然而,一旦拿捏不好,就容易产生下面这种奇丑无比、难以阅读的效果。 ↑↑排版反面案例↑↑ 对于一份PPT作品,排版不仅仅是为了让版面变得好看。 排版是否优秀,是由下面这四个部分来决定的。 ↑↑排版4层意义↑↑ 也就是说,当你看到一个版式,觉得好看,就是在第四层,而在第四层之前,是完整的信息表达,突出的主题和清晰的逻辑。 往往在第四层前面的,都容易被大家所忽略,明白了这一点,对我们进行多文字的排版,就有特别大的帮助了。 《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中提到“排版四原则”——亲密性、对齐、重复、对比。 基于上面这四层意义,我认为还应该加上两个:留白及美化。 简言之: ↑↑排版6个原则↑↑ 01 留白 ↑↑案例↑↑ 很多童鞋总喜欢将PPT填得满满的,一来证明自己充分利用了每一处空间,二来以内容的增多来证明自己下的功夫。 然并卵。 你要是把一页PPT弄成这样,阅读者想Neng死你的心都有了。 大篇幅的文字,很容易令阅读者注意力溃散,适当的留白,可以引导阅读者视线,使阅读者更关注主体信息,甚至还会有强大的放大作用。 留白方法很简单,我们只需要将这段文字再加工——提炼小标题,调整字体。 ↑↑拆分&提炼&调整↑↑ 02 亲密 顾名思义,亲密性就是要把相关联的元素放到一起,让画面看起来有序并且逻辑关系清晰。其实也就是一个分类的过程。 ↑↑相关的标题与内容整合↑↑ 03 对齐 对齐就是要做到元素“有序”。上图的错乱排序容易造成阅读障碍,通过对齐排版,整个页面也会更加有序,逻辑关系更为清晰。 ↑↑横向对齐↑↑ ↑↑纵向对齐↑↑ ↑↑结构式对齐↑↑ 04 对比 对比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强调重点内容,加深读者的印象。常见的对比有粗细、颜色、字体大小、添加元素等等。 颜色方面,专业的配色资源及教程一向不少,建议非设计的童鞋不要太相信自己的审美,大树底下好乘凉,直接调用这些配色组合吧。 ↑↑标题与内容对比效果↑↑ 05 重复 重复强调的是整个PPT作品的统一性,包括整体的版式、配色、背景等等。 ↑↑重复效果1↑↑ ↑↑重复效果2↑↑ 06 美化 按照上面的思路排版,基本解决字多局促问题,再稍加美化,便如虎添翼了。 加色是其中一种常用的美化手法。 ↑↑字体颜色↑↑ ↑↑添加色块↑↑ ↑↑添加线条↑↑ ↑↑版面背景↑↑ 字体、色块组合变化都是自己跟自己玩,想要更深层次的视觉效果,还可以灵活利用图标和图片。 ↑↑添加图标↑↑ ↑↑背景蒙板↑↑ ↑↑添加插图↑↑ ↑↑图片标题↑↑ 07 总结 排版审美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过刻意模仿练习来提高,我目前也在努力学习中,这里强推微软的官方模板网站:http://office.,OfficePLUS提供大量PPT模板,此外,还有Word、Excel的模板,甚至有很多高质量的图片。它所有的模板都是当前非常流行的风格,比如说扁平化、全图型。 而且关键是,全是免费的! 免费的! 免费的! ↑↑OfficePLUS部分模板↑↑ 只要你没有立下要当PPT大神的Flag,不妨多参考这些优秀的模板样式,也有助于自己保持高效高质的输出。 如果你想直接套用,那你就想想好了。相信我,大部分模板都不适用于太大篇幅文字排版使用。 万变不离其宗,按上面思路走,准没错。 最后来总结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