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颜回坐忘是个怎样的故事?

 金华303 2018-04-25

颜回坐忘的故事出自于《庄子 大宗师》。原文为:

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

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

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用现在的白话文说,这个故事大概是这样:

有一天颜回跟孔子说:老师啊,我进步了!那孔子就说:你进步什么东西啊?颜回就说:我已经不再想着仁义这个东西了。(去做任何事情、说任何话都能够不违背仁义了!)孔子就说:可以,但还不够好。

过了几天颜回又来见孔子,然后又来说:老师我又进步了耶。那孔子就说:怎么回事呀?颜回就说:我已经不再想着礼乐这个东西了。(去做任何事情、说任何话都能够不违背礼乐了!)。孔子继续说:很不错,但是还不够。

然后呢又过了几天,颜回又来跟老师说:我进步了,那孔子就问他说:怎么个进步法呢?然后颜回就说:我到达了一个“坐忘”的境界。

于是呢,孔子本来是坐着的,一下子站起来,就问他说:“啥叫坐忘啊?”

颜回就说:“堕肢体,黜聪明,就是我把我的身体丢下了,把我的头脑呢也撂了,离开了我的肉体丢掉了我的头脑,就跟这个大宇宙(即大道)连接在一起,这就叫坐忘,即坐在那里也把自己的身体、头脑、思想全部都忘掉了,”

那么孔子就对颜回大大地称赞了一番,他说:

当一个人的头脑没有那种是非的分别心的时候,他就不会认为有什么东西对我是比较好的、什么东西对我是比较坏的,没有这种感觉了,所以对人对事的时候就不会有各种偏心的情绪出现。

那么化则无常呢,也就是我们一般人多多少少都还是有一个自己一直以来做事情的习性,或者讲难听一点的就是模式,就是遇到同样的类似的事情就会怎么样,这样的固定的模式。但是颜回把这个模式给化除了,他安在每一个当下!面对现在的这个现状,应该怎么做?每一个当下就面对每一个当下的情况来处理。也就是佛家所讲的“应机度生”。

最后孔子就夸奖他说:“颜回啊,真的是称得上是贤德啊!那老师从今以后就跟你学了。”

其实,这个故事里面讲的第一、第二个境界,也就是孔子在《论语》里所说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这个境界里,他随便说什么话、随便想什么东西、随便做什么事情,随心所欲,却能够不违背仁义道德、礼法乐理等等,整个人就是一个活着的道德标杆,是所有人的榜样。这样的人在社会中就好像鱼生活在水里一样,自由自在。这样的境界可以说是完全摆脱了社会层面的束缚!

不过呢,庄子在这里觉得,光是这样还不够,还应该再往上走一步。在这一个境界,不仅摆脱了外在的社会层面的束缚,连这个肉身、甚至于思想的束缚都要摆脱!连“我”这个存在都要完全摆脱!这样,才能真正地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