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琬——清代进士长沙常氏名人

 雲泉 2018-04-25

1.简介:

常琬(1692-1754年),字英怀,号慎斋,晚年自号楼山,湖南长沙人。敕授文林郎。

2.家族概况:

其系常氏迁湖南长沙后第二十八世裔孙,开字辈。

其先乃周文王第九子卫康叔。

到隋朝时祖先迁河南温县,唐初迁陕西新丰县。

唐中叶,有著名状元宰相常衮,为其直系祖先,系常衮之第三十二代子孙。

常衮于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遭贬为福建观察使,子孙遂居福建连江。

878年,黄巢起义,常衮之曾孙——常嗣清,响应朝廷号召,与亲族共组民团,与黄巢起义之农民军大小数十战,因功授洪州刺史。因病急卒,葬江西南昌府北门外百花洲。子孙遂居江西。

常嗣清之子常钧,继承父志,继续参与官军,与黄巢起义军数战。唐朝末年,舅父陈端被朝廷封为潭州刺史,常钧一同迁长沙为官。后唐同光二年(923年),常钧与舅父陈端、姨表兄彭溁致仕归田,于伙散桥讨论说,遇大则居,陈端居大塘,彭溁居大田,常钧居大贤(即今长沙县北山镇欧塘村)。故子孙尊常钧为迁湘一世祖。

常钧以下子孙散居长沙各地,遂分三房,曰:欧塘、东薮(繆家塅)、校书园。

辈派语为:

东薮常氏: 钧叔行师 彦洪守希 有允山式 重大汝梦 原维通锜 永世文仲 仁德仕开 朝尊道立 家振业修 本建传宏 敦培锡厚 先声克绍 正学景崇

欧塘常氏与校书园常氏字辈派语相同,与东薮常氏差异只有从三十世至三十六世不同。自二十九世至三十六世字辈派语为: 朝廷庆显 孝友承光。

3.生平及履历: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农历十月十四日生于今湖南省长沙府长沙县大贤都一甲仓场屋。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考取县学秀才,县庠生。

后归家开馆授徒,一边教私塾,一边读书。

雍正甲辰补行癸卯科(1724年),中举人。

雍正八年庚戌科(1730年),中进士,第三甲第二百九十四名。随即分发委任知县。

1730-1733年,任河南省开封府洧川县知县。

1734-1737年,调任河南省南阳府南阳县知县。1736年乾隆丙辰科河南乡试,任同考官。

1738-1740年,调任江南扬州府仪征县知县。

1741-1752年,调任松江府金山县知县,主政上海金山县达12年之久。并主持修纂第一部《金山县志》。

1744年任江南乡试同考官。

1752年,吏部以行取第一名进呈,截取御史。时逢皇帝下旨不得越级提拔,并停止此类晋升。遂辞仕归家。

乾隆十九年(1754年)农历五月二十一日卒于家中,享寿六十三岁。

常琬——清代进士长沙常氏名人

长沙常氏祠堂

常琬——清代进士长沙常氏名人

长沙常氏祠堂

常琬——清代进士长沙常氏名人

长沙常氏祠堂

著有《楼山文集》一卷,《壶山诗集》二卷,《金山县志》二十卷首一卷(乾隆十七年刻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