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了很多年的荡起双桨,实际到北海公园的次数,算了算也就两次,半片桨也没荡过,其中一次还被冻得人都快僵了。这几年看了几本书,记了些关于北海公园的轶事逸闻,很想再去看看。适逢立夏,花儿正放,风儿轻柔,事儿不多,于是中午牺牲了吃饭和休息时间,去探访前人留下的足迹,感受往事的余温。 静心斋与史语所1929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从广州迁至北平后,向外交部商得北海静心斋和先蚕坛为所址。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主要是因为北平图书馆就在北海西岸 的文津街上,资料利用方便;另外,北京大学第一院(即文科)在沙滩红楼,距北海步行二十分钟即到。史语所在此办公8年,直至抗战爆发前南迁。 在北海其间,史语所做了一件令其声名鹊起的大事,即内阁大档的编辑整理。1928年傅斯年在上海与胡适以及恰好在沪成婚的陈寅恪午餐,席间谈及内阁大库档案流落于世,且传闻满铁有意购档,胡、陈二人力主购买。当日傅斯年即致函中研院院长蔡元培,希望以大学院停办的余款买下。1929年,陈寅恪代表史语所出面商议,击败燕京大学以2万元从李盛铎手中购得7000麻袋内阁大档,合计6万公斤,存放在午门城楼开始整理。史语所“有此一得,声光顿起。” 1933年热河陷落,史语所除第一组外悉数迁往南京,留下徐中舒在北平负责照旧进行档案整理,同时将档案由午门城楼移至静心斋、蚕坛。1937年,北平沦陷,内阁大档一迁长沙、二迁昆明、三迁李庄,战后回归南京,1949年又随中研院迁往台湾,直到1951年方全部开箱,重新进行登记整理。 1924年4月25日,泰戈尔访华时到北平,梁启超、林长民、胡适、林徽因等一起陪同他到静心斋赴茶会,并于此合影留念。在北平期间,泰戈尔还先后去了法源寺、故宫御花园、天坛、先农坛等地,林徽因、徐志摩担任翻译。梁启超赠泰戈尔一个中文名“竺震旦”,泰戈尔在诗中欣喜地写道:“我取了中国名字,穿上中国衣服,我心里明白:我在哪儿找到朋友,便在哪儿获得新生,朋友带来了生的奇迹。” 很可惜,静心斋目前修缮中,年底才开放。 快雪堂与梁思成1921年,林徽因随父林觉民回国住在景山雪池胡同,与梁思成相识相爱。而此时,徐志摩的旧情复燃,从英国回国对林徽因穷追不舍。1923 年,梁启超给弟子徐志摩写了一封信,告诫他万不可将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爱情是可遇不可求的。徐志摩回信说:“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惟一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当时梁启超是松坡图书馆的馆长,松坡图书馆有两处院子:一处在西单的石虎胡同;一处在北海公园里的快雪堂,泰戈尔也参观过。快雪堂当时星期天不对外开放,梁思成有一把钥 匙可以出入,每周星期天约林徽因来此相聚,逐渐感情至深。而徐志摩也凭着梁启超的弟子、林长民朋友的身份来快雪堂找林徽因,开始梁思成热情相待,但是来得多了, 梁思成自然不愿意了,于是他在门上贴了张纸条“Lovers want to be left alone.”(情人不愿受干扰),徐志摩看到纸条,也慢慢不好意思来了。 快雪堂其实也是一个书法展览馆,需要提前一天预约。长长的游廊上,嵌满石刻,上集晋、唐,下集宋、元,有历代书法家王右军、颜真卿、米芾、黄庭坚、赵孟頫等人的书法真迹,蔚为壮观。 仿膳饭庄与老舍1925年,仿膳茶社在北海北岸建立。1959年,在周总理关怀下,用漪澜堂和道宁斋一带的建筑建立了仿膳饭庄,位置特别好,在北海公园的中心,琼岛长廊的北段,游人必经之处。 饭庄入口宽敞的大红门上,左右有两块木隔板,上面各刻着两个漂亮的大字:仿膳,下面有署名:老舍。当年北海公园北岸还有一个北海餐厅,是个大众食堂,也是求老舍先生题匾的。匾额悬挂出来之后,老舍先生听到议论:怎么北海两处饭馆都是老舍一个人题名,这个家伙一定嗜吃。老舍很高兴:“得,以后甭再为饭馆题匾了。” 老舍先生很喜欢这个地方,常常带孩子来吃饭,还要把肉末烧饼揣回家来。可惜,好景不长,“文革”初起老舍先生就自沉于太平湖。北海公园后来也关了园,仿膳也停了业,成了江青的私人休养地,她让人把“仿膳”两字下面的“老舍”名款挖掉。周总理有一次来时看到了,对旁边的老服务员说:“你知道这字是谁写的吗?”然后不等回答就说:“还是把老舍的名 字补上去。”后来又有一次,周总理又来到北海岸边,默默地望着湖水良久,忽然问旁边的人:“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旁边的人想了半天,八月二十四日,并不是什么特别的日子,答:“不知道”。周总理说:“今天是老舍先生的忌日。”
如今,在琼岛待了57年的仿膳饭庄要搬家了,搬回北岸仿膳茶社的原址。4月18日,已经暂停营业。 牌子也换成溥杰书写的。1958年时,北海景山两个公园合并,溥杰在公园管理处接受了3年改造。 漪澜堂与鲁迅民国政府开始筹建城市公园时,最早是归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管理的。鲁迅先生当时在教育部兼任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主管文化、艺术等方面工作,去各种公园次数很多。他在日记中记载:1926年8月9日,“上午得黄鹏基、石珉、仲芸、有麟信,约今晚在漪澜堂饯行。……晚赴漪澜堂。” 这一天是鲁迅的好友在漪澜堂为鲁迅办的饯行宴,8月26日,鲁迅便离京南下。 漪澜堂在旧仿膳饭庄里面,小吃点心非常有名,如栗子面的小窝头、冰镇豌豆黄等非常好吃。特别是豌豆黄,所谓“十文一块买黄琼”,端上来后乍一看真象一块块 的“田黄”图章一样,而吃起来又凉、又甜、又香、又糯,入口即化,似乎真是得了“大内”的秘方。 阅古楼与《三希堂法帖》石刻北海琼岛西坡有组半圆形建筑,为“阅古楼”,两层楼宇,上下各25楹,左右围抱相合,建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乾隆十二年(1747年),乾隆帝诏令将内府所藏魏晋至明末历代书法家计134人的340件书法手迹,汇成《三希堂石渠宝籍法帖》,並摹刻上石,共刻石 495方。乾隆十八年,阅古楼建成后,将这些石刻嵌满在楼内四壁上,它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书法集成石刻。另还有题跋210多件,印章1600多万。其中有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三件珍品。 据记载,乾隆十分喜欢这些书法,经常来园欣赏,並多次写御制阅古楼诗赞赏书法石刻:“宝笈三希萃法珍,好公天下寿贞珉。楼飞四面开屏障,神聚千秋作主宾。不杂嬴(嬴政,借指秦代)刘(借指汉代)夸博广,略存魏晋要精真。游丝灯影参元契,大块文章沆瀣津。”还有一首写道:“壁勒千年字,架藏 四部书。每因暇来憩,欣与古相於。翰墨潄芳润,云烟幻卷舒。欲询陆司马,所阅竟何如?” 茶社与陈岱孙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各个商场中类似广式的茶社流行了一阵子,后来就被北海、中山等公园的茶座取代了,如中山公园的来今雨轩就很有名。 北海的茶座分南面琼华岛和北岸一带。琼岛的茶座,进门过堆云、积翠牌坊,首先就是 “双虹榭”。山顶白塔边是“揽翠轩”。岛北面东是“漪澜堂”,西是 “道宁斋”,这两家当年是北海茶座的两张王牌,茶座摆在白石栏杆边上和走廊上的栏杆间,靠石栏的桌子三面坐人,北望湖水、游船、五龙亭、小西天,一派金碧辉煌:上面高搭天遮阳,象船舶张帆一样。岛西阅古楼下,还有一家小茶社,字号不为人所注意。北岸最西是“五龙亭”,靠游船码头,与漪澜堂隔水相望,茶客最多。东面是“仿膳”。再往东,折而南.濠濮涧内幽静的房舍中,还有一家小茶室。 陈岱孙先生外甥女唐斯复回忆:50年代,四婆婆和我外祖母为此十分着急,张罗着介绍对象,因为陈先生是独生子。我还跟着去看他们见面呢。在北海公园白塔下的茶座,来了一位穿着整齐的女士,脸上略施脂粉,戴着金丝边眼镜,看样子,她挺中意陈先生的,但是,陈先生没兴趣,不了了之。
巫城 2016年5月5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