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令是哮喘的高发季节,尤其是临近春夏之交,气候变化大、温差大、风大,而哮喘患者多存在气道反应性增高;再加上今年的司天之气是“太阳寒水”,火运太过,而目前的运气格局是:时值“二运”(4月3日-6月16日)主运“太火”,火淫水复,金郁之发,燥气以行,化气不令,风寒并兴,岁土不及,木乃大行;“二之气”(3月21日-5月21日)主气少阴君火,客气阳明燥金,火淫,水复。 有鉴于此,今年该时令的哮喘患者发作具有往年不同的表现,即大多表现寒热错杂、外寒里热的特点,为此,特别推荐一张符合目前气候条件的治喘名方: 厚朴麻黄汤 ——《金匮要略》(张仲景) 组成及参考剂量 厚朴10-15克、麻黄6-10克、石膏-30克、杏仁10克、法半夏10克、干姜6克、细辛3克、小麦30克、五味子10克。 (原书剂量:厚朴五两、麻黄四两、石膏如鸡子大、杏仁半升、半夏半升、干姜二两、细辛二两、小麦一升、五味子半升)。 厚朴 麻黄 石膏 杏仁 法半夏 干将 细辛 小麦 五味子 制作用法 现代煎法:石膏先煎20分钟,入余药,再煎45分钟,如此,煎煮2次,取2次药汁,混匀,日服2次。 古法: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麦熟,去渣,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效 宣肺祛风、化饮降逆、清热平喘。 适宜人群 适宜外感风寒,内夹痰饮,郁而化热的哮喘患者。 表现鼻塞流涕,咽喉不利、有水鸡声,气逆喘满,腹胀,咳吐白色泡沫痰、夹黄粘痰,口渴心烦,脉浮者。 从功用主治看,尤其适宜于目前,寒热变化大,风大雨湿,又蕴燥热的运气特征条件下的哮喘患者。 医家论述 1 “若咳而其脉亦浮,则外邪居多,全以外散为主,用法即于小青龙汤中去桂枝、芍药、甘草,加厚朴、石膏、小麦,仍从肺病起见。以故桂枝之热,芍药之收,甘草之缓,概示不用,而加厚朴以下气,石膏以清热,小麦引入胃中,助其升发之气,一举而表解脉和,于以置力于本病,然后破竹之势可成耳。一经裁酌,直若使小青龙载肺病腾空而去。” 《医门法津》 《沈注金匮要略》 02 此以脉之浮沉而分肺之营卫受病也。咳而脉浮,风邪在卫,即肺胀之类,其病尚浅,当使邪从表出。故以厚朴,杏仁下泄胸中气实,麻黄开腠驱邪、石膏以清风化之热,辛、半、干姜兼驱客寒而涤痰饮,五味收肺之热,小麦以调脾胃也。 3 厚朴麻黄汤,大、小青龙之变方也。咳而上气作声,脉浮者,是属外邪鼓动下焦之水气上逆,与桂枝、芍药、甘草和营卫无涉。故加厚朴以降胃气上逆,小麦以降心气来乘,麻、杏、石膏仍从肺经泄热存阴,细辛、半夏深入阴分,祛散水寒,干姜、五味摄太阳而监制其逆,一举而泄热下气,散邪固本之功皆备,则肺经清肃之令自行,何患咳逆上气作声有不宁谧者耶? ———《古方选注》 特别提醒 假如,“火淫热胜,则相传之官受制,而治节失司”,患者表现为:上气咳喘,咯血痰壅,嗌干耳聋,泄泻,胸胁满,痛连肩背,两臂膊疼,息高等症时,则可以在中医师指导下,选用陈无择氏《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运气证治方“麦门冬汤”(麦门冬、党参、桑白皮、紫菀、法半夏、白芷、竹叶、钟乳石、生姜、大枣、炙甘草)治疗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