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天坑群”惊现陕西汉中 全球最大的“天坑群”惊现陕西汉中 2018年4月16日,经过两年的地质遗迹调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和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完成的汉中世界级天坑群首个完整调研成果报告正式发布。 成果显示,在汉中地区5019平方公里面积内共发现天坑54个,占世界天坑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中还包括7处口径超过300米的大型天坑和两处口径超过500米单体规模排名世界第五和第六的超级天坑。此外,洞穴、峡谷、地缝、石芽、石林、湖泊等岩溶地貌景观超过400处,这也让汉中天坑群成为了世界级的天坑群。 小贴士 天坑 天坑(tiankeng)是指具有巨大的容积,陡峭而圈闭的岩壁,深陷的井状或者桶状轮廓等非凡的空间与形态特质,发育在厚度特别巨大、地下水位特别深的可溶性岩层中,从地下通往地面,平均宽度与深度均大于100米,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接(或者有证据证明地下河道已迁移)的一种特大型喀斯特负地形。 提取出关于天坑的如下信息: ■天坑是一种自然景观,由喀斯特作用形成。因此,人为作用形成的巨型坑不能叫天坑,比如矿坑就不能算天坑。此外陨石撞击地球形成的陨石坑也不能叫天坑,因为它不是喀斯特作用所形成。 ■要有一定的规模的特大型负地形才能算天坑。这个规模一般指宽度和深度均要大于100米,否则仍然只能叫竖井或漏斗。 ■在形态上,坑壁陡峭,呈深陷的井状或桶状才能叫天坑。 天坑的成因大多分两种,大多是塌陷型(广西乐业天坑群等),罕见的是冲蚀型(重庆武隆后坪冲蚀天坑群等) 🔼广西乐业天坑群 🔼重庆武隆后坪冲蚀天坑群 塌陷型天坑形成过程 有一条地下河是天坑形成的关键 地下河中形成大厅 大厅顶板塌陷,将大厅暴露出地表 冲蚀型天坑形成过程 现代文明腹地的地理大发现 我们所处的21世纪,普通人通过Google Earth几乎可以把地球上的每一寸土地都尽收眼底,户外爱好者凭借现代化装备几乎可以征服任何一个无人区,有人认为,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已经远去,地球上再不会有什么隐藏的秘密。 事实真是如此吗?2016年底,一个令世人震惊的地理发现横空出世——陕西汉中发现规模超出想象的天坑群! 如此气势恢宏的天坑竟然出现在陕西 坑口为直径超过100米,坑深度超过150米,站在天坑底部由崩塌物堆成的小山上向上看,不由让人感到自然的宏大和人类的渺小。这样的天坑如果出现在广西或贵州等以天坑地貌著称的地方,也许并不太令人惊诧,而实际上,这张照片却拍摄于陕西汉中,更重要的是,这样规模的天坑,在汉中天坑群中,只是非常普通的存在。 斑斓的原始森林掩映着宝石般神秘的天坑 汉中天坑群的一大特点是,这些天坑都处于原始森林之中。我国的喀斯特地貌以“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最为著名,那些分布于云南、贵州、广西、重庆等地的石林、峰丛、溶洞、天生桥以及天坑等,先不论自身的景观价值,其所处的大环境中,就再也没有一处有着汉中天坑群中这样丰美茂盛的原始森林。 与天坑相连的地下溶洞气势恢宏不凡 汉中天坑群喀斯特系统中,不仅有大大小小的天坑,也有暗流涌动的地下河、相互连通的溶洞等。溶洞中有着规模宏大的地下洞厅和千姿百态的洞穴沉积物,它们不仅具有景观价值,也对揭示本地区地表水流变迁与地下溶洞发育的关系、地下形态与地表形态相互转化的关系、汉中盆地断陷与洞穴峡谷形成的关系等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此外,天坑洞穴中保留有丰富的古地下河冲积物、次生化学沉积物以及重力崩塌堆积物等,为研究地下河演化和秦岭南部古环境变化提供了宝贵素材。 我国纬度最高的天坑群 我国已发现天坑的分布位置和数量如图所示(以2016年底前发现的天坑为准)。汉中天坑群分布于北纬32°,我国另一个天坑集中分布的地方是广西凤山。凤山位于北纬24°30′左右,年平均降水量约1550毫米左右。而汉中比凤山纬度更高、降水量更少,在这样的纬度上出现如此规模宏大的天坑群,其形成机理、条件和演化规律都值得深入研究。 汉中天坑群地处我国川陕两省的天然分界线,对研究古气候、古地理、地下水源地的形成和分布以及生态群落等领域有着重要科学价值和意义。 习题链接 练习一 读喀斯特地貌示意图,其中“天坑”是一种分布在喀斯特地区的特殊的地质景观,因地下溶洞的顶部多次坍塌裸露出地面而成。回答1—2题。 1.溶洞的形成与地壳的升、降作用有关,当处在地质稳定期时,通常形成水平溶洞。对该图判读正确的是 A.河谷的形成与河流侵蚀有关,与地壳抬升无关 B.该地起码有三次地质稳定期 C.石灰岩多裂隙,故地下水多且地下水位埋藏浅 D.该处降水偏少,故溶洞内无水 2.图中事物按形成年代由早到晚排序正确的是 A.石灰岩、溶洞①、天坑 B.天坑、溶洞①、溶洞② C.溶洞②、溶洞①、石灰岩 D.石灰岩、地下河、溶洞① 解析与答案 1.B【解析】河谷形成因河流侵蚀形成,地壳不断抬升,河流侵蚀深度增加,故A错;根据题意,当处在地质稳定期时,形成水平溶洞,根据溶洞分布可知,该地有三次地质稳定期,B正确;石灰岩多裂隙,故地下水为埋藏深,C错;喀斯特地貌外力以流水为主,该处降水多,故 溶洞内有水,D错。 2.A【解析】A项:喀斯特地貌形成于石灰岩地貌基础上,所以石灰岩最早形成,天坑形成是因地下溶洞的顶部多次坍塌裸露出地面而成,故天坑形成晚于溶洞,A项正确;B项:天坑形成时间最晚,故B错;C项:石灰岩最早形成,C错;地下河是地表水不断下渗形成,溶洞①形成早于地下河,D错。 练习二 下图是我国某地(24°N,106°E)附近等高线图及拍摄照片。据此回答3—4题。 3.图示地貌在该区域分布较集中,该地貌及其成因是 B.火山口 火山活动形成 C.断块山 岩层断裂错动形成 D.陨石坑 陨石撞击形成 4.某极限运动俱乐部在A处从崖顶到崖底开展绳降比赛,运动员准备的绳长最适宜的是 A.45米 B.55米 C.105米 D.125米 解析与答案 3.A【解析】图中显示等高线数值由外向里减小,并且向内出现陡崖,由此可见该地貌为天坑;结合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云贵高原,多喀斯特地貌,可能是塌陷而成的。 4.C【解析】图中等高距为20米,A处有四条等高线重叠,则该处陡崖相对高度介于60至100米之间,则为安全起见,绳长应大于100米较合适。 练习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河流分布图 材料二:广西矿产资源种类繁多,素称“有色金属之乡”。广西铝土矿探明储量在1亿吨以上,其中平果铝土矿占广西铝储量的78%以上,可以露天开采,是我国目前最好的富铝矿。 材料三:“天坑”是四周皆被刀削似的悬崖绝壁所围,形成一个巨大的竖井,底部有地下河相通。乐业天坑群位于中国广西乐业县,占地约20平方千米。地质调查发现,乐业天坑群所在地区石灰岩分布区。 (1)简述该省区河流水文特征。 (2)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分析广西发展炼铝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3)说明乐业天坑群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 解析与答案 【解析】 (1)读图,根据经纬度,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河流水量丰富,汛期长,流量季节变化大。落差大,水能丰富,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2)炼铝工业是动力指向型工业,该地水能丰富。要靠近原料产地,根据材料,广西铝土资源丰富,储量大,品质好,开采方便,可以露天开采。所以利于炼铝业发展。 (3)乐业天坑的岩石是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石灰岩经地壳抬升作用,成为陆地,流水长期侵蚀、溶蚀,形成巨大地下溶洞。溶洞不断扩大,重力坍塌成天坑。 【答案】 (1)水量丰富;汛期长;流量变化大;水能丰富;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2) 资源丰富(储量大);品质好(富铝矿);开采方便(可以露天开采);水能丰富。 (3) 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石灰岩经地壳抬升成陆地,流水侵蚀、溶蚀形成巨大地下溶洞;重力坍塌成天坑。 练习四 负地形是指从地面向下发育的地形,发育程度越高,高差越大,重庆武陵地处乌江东南缘,其喀斯特景观以负地形(峡谷、溶洞、竖井等)高度发育著称,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请指出武陵喀斯特景观特点对旅游活动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解析与答案 【解析】 措施主要针对武隆喀斯特地貌对旅游活动的不利影响进行分析。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通达度;在交通运输线路布局和规划时,应充分注意地质条件的影响,通过工程措施加以防范;在旅游过程中对游客要进行安全教育,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增加安全疏导人员。 【答案】 不利影响:负地形发育,旅游线路高差大,交通困难,安全隐患多。 措施:控制人、车流量;增设电梯等设备;增加安全防护设施;设置安全警示牌;增加安全疏导人员。 图文参考自中国国家地理、侠客地理等媒体,侵权删 来自公众号如此这般学地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