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中国历代名画看中国建筑和笔墨的时代演变

 楚地吾桐 2018-04-26

目前,国内外学习、研究和鉴定中国古代书画的基本方法之一即是比较分析法。然而,“比较分析法”的核心理论是掌握大量历代书画家的标准件,再对画面进行相同题材的切片式对比。


举例比较分析法示意图

图片出自:《故宫画谱——中国历代名画类编系列》(点景卷)


“比较分析法”的前提是建立相同题材标准件的数据库,形成“标准件群”。“标准件群”建立后,当再看到一幅绘画时,就可以从中快速地提取相对应的同一时代风格的作品。由此可见,“标准件群”可作为研究和鉴定中分析、对比的标准。


建立“标准件群”是一项细致、费时的工作,要注意各种细节和资料搜集,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功底,以期更为准确。《故宫画谱——中国历代名画类编系列》的出版,解决了这一难题。(以下简称:《画谱类编》)


《画谱类编》全套按题材收录了14个主题,依据历史顺序,清晰呈现该题材在美术史上的发展序列和笔墨演变,有助于从中找出规律,为学习、研究和鉴定中国古代书画的朋友梳理并建立“标准件群”的数据库


以其中《点景》题材为例。如果说意境是中国山水画的灵魂,那么点景就是山水画灵魂的点睛之笔。点景既是山水画创作指向的高潮部分,更是中国画家情感最微妙的表达。中国兵法讲求“以正合、以奇胜”,山水画中的点景安排,往往是历代画家“以奇胜”的用心之处。


点景可包含界画、舟船、桥梁、人物、车马等。其中,界画指建筑物,就是点景中画房子的部分。我们可以通过历代画家画房子的细节来梳理中国建筑和笔墨的时代演变,分辨时代风格。

 

隋代:

隋 展子虔《游春图》


据唐代张彦远的理论书籍《历代名画记》记载,自北朝末至唐初,已有展子虔等人以画房子擅名于时。


五代:

五代 李成《茂林远轴图》(局部)


五代时期,由于南唐后主李煜对艺术的重视,出现在山水画中的点景房子部分已趋于成熟,完全摆脱了“人大于山,水不溶泛”,比例已趋正常,为宋代高度写实的时代风格奠定了基础。


北宋:

北宋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自宋代开始,山水中的画房子盛行。北宋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理论丛书中提出“折算无亏”“一去百斜”。前者指比例尺度,后者指透视画法。


南宋:

南宋 刘松年《四景山水图》


宋代画房子主张熟悉建筑构件,匠人甚至可以依图造屋。刘松年在南宋孝宗时为画院学生,光宗时升至待诏,被称为“院中人绝品”。《四景山水图》中的界画部分运用了南宋建筑中特有的格子门窗的使用方法和高度写实的绘画风格,展现了贵族别墅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的景色。


《四景山水图》春(局部)


《四景山水图》画的是南宋临安的景色,由于北宋从汴梁南渡到临安后地处南方,门窗已经从北宋流行的直棂门窗改变为可以拆卸的两层式通体格子门窗


《点景》一册中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与南宋刘松年《四景山水图》(局部)门窗对比


《四景山水图》春(局部)


南宋南渡临安后夏季炎热,格子门窗可全部拆卸。


《四景山水图》秋(局部)


秋天,气候宜人,可安装一层格子门窗。


《四景山水图》冬(局部)


冬天,天气趋冷,可安装两层格子门窗。放大细节甚至可看到侍童拿着门板。


元代:

元代 王蒙《葛稚川移居图》


元代画房子已出现程式化的倾向。


王蒙是赵孟頫的外孙,在赵氏“以书入画”的理论影响下,文人画开始兴起。山水画中的房屋也出现了文人画的气息,更加突出笔墨的表现力而弱化了建筑构件,点景随之简化。


明代:

明代 仇英《桃源仙境图》


明代若存若亡,少有画房子的名家。


但仇英是个例外,由于他在大收藏家项元汴家中临摹大量宋元绘画,从而成为明代画房子的高手之一。虽然他尽力复古宋元院体绘画,但他所画的房子依然从建筑构件上体现出明式建筑的特点,露出了时代风格的“马脚”。

 

清代:

清代 石涛《对菊图》


清代三大绘画流派之一的四僧画派,把精神寄情于山水之间,画面中点景的房屋大多是带有野趣的简笔画法的茅舍疏篱。


通过《故宫画谱——中国历代名画类编》(点景卷)一册中的作品梳理,我们可以了解“标准件群”建立的重要性,从中看出中国画家画房子的笔墨演变过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