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俞军 | 产品经理的《使用手册》和《进阶宝典》

 William_bay 2018-04-26






产品经理的标准因人而异,尤其在给产品经理定级别的时候,会有一些困难,虽然我前面讲每个产品经理的能力不一样,但是本质上还需要有一个更简单的规律来考虑这个问题。



定级的三种类型:开创型、增长型、协作型



把产品经理分成:开创型、增长型和协作型,是我最近才想到的。对一个企业来说,它需要的产品经理能力在不同阶段是不一样的,但也不是绝对孤立,三项全能更好,但毕竟比较少了。一般来说每个人会更擅长一点,所以对企业来说,要考虑的是产品在某个阶段更需要什么样的人。


开创型的产品经理很少,他需要的能力模型要求很高,深度思考+创造力。创造力只是基于个人素质的一部分,不确定因素很多,有时候哪怕你敢冒风险,或者通过外部测试都有可能激发出来。确定的是,你不能要求所有的产品经理都是像乔布斯这样的,否则工作就别做了。因为大多数那时候,当一个产品走上正轨,需要的是增长。


增长型产品经理才是大部分公司的基石,而且这个类型的能力要求会低得多,只要理科逻辑相对过得去就OK。比如说理工科毕业的好学生,先到上游产品去把基础套路学了,大多数时候就可以成为优秀的增长型产品经理。因为有很多套路可以学,比如媒体投放,运营,活动,内部的流量转换等等。


协作型产品经理。当公司团队变大、业务做大做复杂以后,管理和发掘团队的价值比自己做增长更重要,内部就需要一个协作型的产品经理,去考虑不管是(企业)内部协作还是外部协作,通过外部的各种力量来创造更大的价值和更好地发挥内部的力量。产品经理本质上就是一个靠其他人来完成工作的职位。


当然,也可以把协作能力理解为领导力、推动力、沟通执行力不管怎样,这个能力模型的产品经理在后期越来越重要。



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产品处在不稳定期时,开创型产品经理最重要,因为要寻找变量。但是随着产品形态稳定,进入高速增长期,增长型和协作型产品经理的作用逐渐体现,并伴随着产品数据的增长不断放大。所以,往往是后面两种类型的产品经理更容易出成绩和得到团队认可,也更有可能获得晋升。


然后问题来了,成熟的产品也要不断面对新要素的出现,尤其是互联网的新要素


第一种情况,比如移动互联网来了,公司要从PC向移动发展,这个时候就需要开创型产品经理。可是团队里都是靠增长和协作做出业绩的人,他们是不可能自我否定的,所以他在招人、评级的时候都不会优先照顾那些开创能力强的,依然是肯定和认可自己的同类。


第二种情况,比如某个新业务上线后,从老业务倒过来1亿用户,然后转职过来一个产品总监或者产品负责人之类的,但是他没有经历过从0到1亿的那个过程,因为他进到公司的时候就是总监,没有在一线经过大量的实践,做过很辛苦的活,哪怕他的思维框架不成问题,你也给他很多的信息,最后都会出问题。


但是如果把他们扔出去自己创业反而有可能成功,所以并不见得是他们能力不强,只是在大公司,手下已经带了几十、几百个人的时候,他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被人和事儿给耽误掉了,哪有时间去弄一线的事,但是把他扔出去创业,不得天天研究用户吗?



如何培养产品经理?



培养一个新手,不管是刚毕业的还是工作一两年的,对他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要找到有一个能快速迭代的业务,让他反复地去判断和验证先把基础打好,方法论也掌握了。所以我一般不鼓励新人产品经理去做那些迭代慢的活,比如说硬件,可能一年更新一次,那他一年只有一次机会验证一下,成长会很慢。



成为熟练产品经理的六个能力



一个新人,两三年基本技能学完了,如果想一步变成一个熟练的产品经理,比如做一个产品总监,或者产品负责人。我会建议学这六个方面的能力:从0到1,做深做透、做宽做杂、大量用户、商业闭环、团队建设


从0到1


他要重新做一个产品,完全重新开始寻找用户,去判断、去设计、去交流,很多问题只有在从0到1的事情中才能遇到。但是从0到1,做一次很有价值,做两次、三次,不见得有那么有价值。


做深做透


最常见的是那些进入大公司的产品经理,都是只负责某一个方向,建议使劲做透,不管是某个功能的交互用户分析,还是数据增长,把这个方向的方方面面都研究透,能使他对产品的理解再上一层。


做宽做杂和大量用户


产品经理要明白什么是用户,怎么归类,怎么理解用户的行为和思想,什么情况下要获得用户,哪些情况在什么情况下要舍弃一些用户,他可以从无限角度区分。只有在一个有大用户量的产品中才能实现


比如:日活百万、千万的产品,当他做一点点市场的规则调整,或者改动一小条文案,用户都会有明显的变化,那他的验证程度就会很高效。但是如果这个产品只有一万用户,他随便做一些调整就很容易成为影响这个产品的决策,那他还敢做吗?或者说某个产品的用户的变化可能比较小,而且数据的上升与下降受其它运营活动影响较大,他就很难验证自己的产品思维,所以大用户量产品是有价值的

商业闭环


产品是要对结果负责,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只做用户量,不考虑挣钱,或者说只做商业产品,根本理解不了用户是怎么回事,就不是一个完整体系。做产品理论上是既考虑用户价值,也考虑商业价值,而且是从短期的和长期的兼顾考虑。对于企业来说,能挣钱的就是好产品,如果能长期挣钱,如果还附带着把名挣了,那是最好的产品了。


我觉得产品经理天生就是应该闭环的,商业和用户本来就是两位一体的,这是对企业长期价值的一种考虑。


团队建设(注:这一部分内容可从上文中“协作型产品经理”段落中略窥一斑)



产品架构师



之前说过,很少有人能在专业路线一直走下去,成为产品架构师级别的产品经理,这需要很强的深度思考能力。


我的建议是:别光看那么多别人的鸡汤理论,应该自己思考,开视野

比如:围绕社会上的某个争议话题,在同时涌现出来的无数的各种维度的思想中,去练习思维总结和尝试理解不同的人,然后在这个过程自己做判断,也看别人的判断,最后得出的结论,去比对是不是符合。然后去分析到底哪里错了,是逻辑和认知出现了问题,还是信息和知识不充分的问题,或者说是个人偏见影响了判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