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为什么被称作断头诗,和刘罗锅有什么关系?

 昵称32901809 2018-04-27

这首断头诗和刘墉实际没有多大的关系!

要是有关系有就是“文字狱”这个事上有一点牵连罢了!

一、断头诗的作者和故事

莫道萤光小,犹怀照夜心.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1、这是在清雍正时期,一位翰林叫徐骏写的一首小诗,其实就是在叙说一个秉烛夜读的书生在夜晚读书时的一个场景描写。

可是这个翰林徐骏在一次上本给雍正时,犯了个致命的错误,把“陛下”的“陛”字错写成“狴”(龙生九子其中一个,在监牢门口看守)字。雍正很生气,命令查办此事,结果抄家以后,又从徐骏家搜出了一些书稿,其中就有“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这一句!传说办案的记录还有另外半句诗文!“夺朱非正色, 异种也称王?”

因为这首诗徐骏一家祸灭满门,这首诗也就成了断头诗。

2、自从康熙兴起文字狱后,满清为此屠杀的汉族文人有几十万,其中浙江湖州庄廷鑨,私自招集文人编辑《明史》招致全家70多人杀头,《鹿鼎记》中就借这个案子编了故事,无双就是庄家后人送给韦小宝的丫头!

3、在雍正时期,最著名的就是“吕留良”一案,更有传说雍正就是死在吕家后人“吕四娘”的剑下!

二、刘墉是乾隆年间“文字狱”的积极发起者和参与者!

1、乾隆26年时,刘墉在江苏作学政,这是个从四品的官。

2、一个叫阎大镛的举人因为不满朝廷对他的漠视,所以经常酒后骂朝廷,其实就是个愤青,他被人告到了官府那里。因为这个人不是普通的百姓,是有功名的举人,所以是要由知府一级来审查此案的,刘墉发觉此事可以利用就主动承接此案,知府也就没有管,刘墉有了升官的机会了,他要以此再来一次“文字狱”!

3、刘墉在查抄阎大镛家里时发现了很多的反对朝廷的书籍(当然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还有就是刘墉出版的很多用于学堂的教学书籍,居然被阎大镛给烧了!气急败坏的刘墉给当时的江苏巡抚和乾隆都写了信,表示此事应该受到重视,必须的要严打!

乾隆得知此事后,下令满门抄斩了阎大镛一家。刘墉升任了山西太原知府,四品官!

在这个事情上刘墉因势利导的扩大了阎大镛一案,掀起了又一波‘文字狱’,他也是从中获利了!

4、乾隆四十二年,《一柱楼诗集》再次被刘墉利用。官场转战的刘墉这年又回到了江苏当学政,赶上了徐述夔一案。

5、徐述夔是江苏东台的一个高知分子,家中富裕。一次他要强买别人家的土地,结果那家被逼无奈上告官府,并且连带说徐述夔家有反动书籍。

刘墉查办此案可谓轻车熟路,十几年前的套路重新又使用了!在查抄徐家时,真的抄出来了一本诗集《一柱楼诗集》,里面找到很多的所谓的反动语言。

'市朝虽乱山林治,江北久无干净土','旧日天心原梦梦,近来世事日非非','乾隆何处可为家'、'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大明天子重相见,且把壶儿搁半边”等这些诗句都成为了罪证。居然还有个剃头的举报说“本朝剃头不如明朝不剃头好看”是徐述夔说的!

整理好的案件卷宗被送到了乾隆那,乾隆高度重视,亲批此事。结果,徐述夔编造狂悖诗词,妄肆诋讥,其子徐怀祖将逆书公然刊刻流传,二人虽已身故,仍照大逆凌迟律,锉碎其尸,枭首示众。徐述夔家人被流放三千里。扬州知府谢启昆难辞怠玩之咎,发往军台效力赎罪。东台知县涂跃龙玩延公事,打了一百棍,有期徒刑三年。甚是连那个为徐述夔作传的沈德潜尽管已去世,却因该案连累,其礼部侍郎官爵、尚书加衔及'文悫'谥号尽被革去,御制祭葬碑文一并仆毁,其在乡贤祠内的牌位亦被撤去。

6、刘墉因办理此案有功,升任湖南巡抚!

三、历代封建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总是要在文化领域高一些运动,消除那些不利于封建统治的文化作品,屠戮一些文人。终究还是文人在传承历史啊!刘墉只是这些历史中的一个小角色,“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也只是个小插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