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在睡眠的时候,大脑是如何分辨噪音和闹铃的?

 政二街 2018-04-28

我认为大脑分别噪声和闹铃的机制可以有三种模式:1.大脑可以分辨白噪音和有规律的声音;2. 大脑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会有不同的相应;3. 大脑长期以来形成的声音记忆和反射。

首先说第一点,大脑可以分辨白噪音和有规律的声音。大家应该知道,声音的三个基本条件是音调(即频率)、音色和强度,这是我们初中物理就学过的。一般而言,外界的噪音很多都是白噪音,即在各个频率上的强度是一样的。具体来说,我们平时听到的是声音强度随时间的变化,但人类的大脑也可以分辨不同频率的声音。如果我们将时域上的声音序列做一个傅里叶变换,便可以得到频域上的声音序列。

图1. 白噪声的频域分布

一般而言,大脑对白噪声的相应不会很强,但对于一些有规律的声音比如音乐便会产生很强的反应,如果合适的话就很容易将我们从睡梦中唤醒。

第二点,大脑对不同频率的声音相应不同。记得《生活大爆炸》里有一集描述了一个这样的场景,Leonard和谢尔顿偷偷进潘妮的房间,不同的声音会导致潘妮的反应不同。谢尔顿解释说,人类对不同频率的声音分辨是不一样的,因此用较低的音调说话以免吵醒潘妮。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也容易发现,一些声音虽然比较弱,但音调较高会容易将人吵醒,而一些声音很强,但音调较低也不会吵醒。

图2. 生活大爆炸剧照

最后一点就是你的大脑长期以来形成的反射。如果你一直持续是一种闹铃而长期不变更,那么我们在每天早上听到闹铃声音是就会自然醒来。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你习惯了每天闹铃一响就关掉它,长期以往就会对闹铃形成免疫,这恐怕就是很多人迟到的原因了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