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本解读】徐志耀:结构、修辞、呼应——《春》教学设计

 深思的草甸 2018-04-28

结构、修辞、呼应

——《春》教学设计

文/徐志耀

一、教学分析:

这是一篇经典的老课文,新教材将其放在第一课,应当是考虑到这篇文章无论在写作上还是在朗诵上都能起到示范性的作用。从写作而言,本文的写景方法及角度是非常经典的。特别是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足以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示范。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就在于如何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去发现文章中写景的精妙之处并且能够以此为基础,思考这类写景散文的结构、取景的角度及主题的表达等问题。在理解了文章中对于景物的描写之后,再进行朗读,更容易把握语速、语调,从而表达出情感来。

新教材有三个重点:立德树人、语文素养及阅读体系。其中的阅读体系是指要建立由“教读”到“自读”到“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架构,让课外阅读成为课程的有效组成部分,沟通课内外阅读,特别强调单篇阅读与整本书阅读的结合。换言之,就是要把单元的文本看成一个整体教学,并且能够与课外的相关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春》与《济南的冬天》相比较,其主要的特点是在于写作的技巧上而非情感的投入上。因为朱自清先生所描写的并非是某地特有的春天,而是他为了教材而写的以春为题材的范文。在教学中,就要教给学生分析这些写作技巧的方法并且能够自觉地发现。还可以通过不同方式的比较阅读,去发现其它的写作角度与方法。因此,我特别突出了不同比喻、拟人以及一些词语形象之间的对应,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到写景散文的结构是经过精心的思考,相互关联成整体的。

我在教学中,在全文学习之后,让学生们朗读了自读课本《我的四季》中周凡恺先生的《春天的声音》一文,让学生通过比较阅读发现描写春天更多的方法及内容。并且,这篇文章主要是在描写自己对于那个特殊地方的春天的情感,这恰恰是《济南的冬天》的写作方法,由此也为下篇文章的教学做了铺垫。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结构整体感知文本。

2、通过赏析修辞手法把握文章的写景方法及精神内涵。

3、通过比较阅读了解写景的其它角度及方法。

三、教学设计:

1、导入:

在中国古代常常如此概括四季的特点:“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请问大家,你如何理解“生”的含义?(生长、新生命诞生等)在朱自清先生的这篇《春》中,同样包含了这样的精神。那么他是如何展现出这种精神的呢?请大家读文章。

2、整体把握文本:

(1)朗读全文,思考文中出现的画面,哪些来自于现实?哪些出自于作者的想象?

提示:你能听见春天的脚步吗?山朗润起来、水涨起来、太阳的脸红起来的过程你能够在一瞬间看到吗?作者这样写是因为他的内心有着什么样的情感?(盼望春天)

划分段落:

(1-2)盼春

(3-7)绘春

(8-10)赞春

(2)在中间部分,作者描绘了哪些春天的景物?你能用一个字概括这些景物与春天的关系吗?

提示:小草为什么是“偷偷地钻出来”的?(此刻春天还未到来,草最早预报了春天)

作者写春花,强调了什么特点?可以用文中的哪个字概括?(闹)

作者写春风,最主要是写春风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酝酿”着更美好的气息与未来)

写春雨,为什么要强调树叶子、小草“绿得发亮”“青得逼你的眼”?(雨在滋润它们,让它们涣发出活力来)

写人们出来,仅仅是放放风筝吗?(迎接春天)

归纳内容,明确层次:

(3)草迎春

(4)花闹春

(5)风酿春

(6)雨润春

(7)人迎春

总结:作者是要描写各种景物是如何塑造一个美丽的春天,他基本上按照先写景再写人的顺序来写,这一顺序在他描写春草、春风、春雨时也在使用。

3、品读修辞,把握写景的技巧及情感

作者使用最多的修辞手法是什么?(比喻、拟人)什么是比喻与拟人?(读课后知识卡片,了解比喻拟人的基本含义)

强调:比喻最主要的特点是把本体中最主要的特征真实形象地突出。而拟人则是把人的情感赋于了描写对象,这些对象就有了强烈的情感。

请大家在文中勾画出使用比喻及拟人,或结合了比喻、拟人的描写,思考一下这些地方突出了描写对象的哪些特征,表现出了什么样的情感。(学生勾画并思考,回答后朗读相关段落,依据文章的内容确立重读的字词及语速的快慢)

归纳:

“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表达了对春天急切的盼望)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为什么要“钻”?(大地还未完全解冻,就迫不及待地突破寒冷的障碍)为什么是“偷偷地”?(人们还没有意识到春天的到来,小草就已经预报了春天的到来)可是转瞬间,小草就“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人们也开始去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春天了。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作者写春花,这几个比喻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色彩浓艳并且成片)结合前面的拟人描写,表现出了春花什么特点?(热烈)与下文的哪个词对应?(闹)

“像星星,像眼睛,还眨呀眨的”(野花在草丛中,被风吹动,随风隐现)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温柔可亲)

“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卖弄”在这里还是贬义词吗?(表现鸟儿歌声充满热情)再加上牧童嘹亮的短笛,此刻春风带来的声音同样有什么特征?(热烈)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三个比喻之间有什么共同点?(细、密)又各有什么特点?(花针,晶亮,春雨特有明亮;细丝,柔软,柔和)这两个特点在下文有呼应吗?(晶亮——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柔和——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这片夜里,一切都是安静的。在静默中,人们在等待什么呢?(更加美好的明天)

“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

这三个比喻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都充满了活力)各自强调了什么?(娃娃——崭新;小姑娘——美丽;青年——力量)

提示:

在这些比喻与拟人句之间,我们能够发现了什么联系?

开头的盼望与春草迫不及待的生长呼应,春花与风中的声音都是热烈的,春风与春雨又都有柔和的一面,并且在柔和中慢慢酝酿、滋润着春天。

4、把握文章结构线索,体会文章的主题:

其实,文章中不仅这些比喻拟人之间相互呼应,有一些字词与形象处处有呼应,贯穿了全文。

朗读第一节,这一节表达了一种情感——“盼望”,以“东风来了”拉开了春到来的序幕。请大家朗读全文,思考一下,“盼望”一词,在文中有没有呼应?春风仅仅是在作者描写春风时才出现吗?

(学生朗读并划出相关词语)

提示:小草为什么要“钻”还有些寒冷僵硬的土地?当人们在想象树上挂满果实时,表达了什么样的想法?“静默”中的人们在等待着什么?这种盼望最后变成了什么的行动?

盼望——钻、闭了眼、酝酿、静默、“一年之计在于春”、领着我们上前去

总结:这种盼望始终贯穿了全文,从小草宣告了春天的到来,接下来在灿烂的春花中人们开始盼望最丰硕的收获。此刻,春风、春雨都在润湿的空气中酝酿、等待着春天。人们终于走出了家门,用自己的行动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春天。在盼望中,春天的活力改变了世界,也带给人们奋发的动力。

东风——风静悄悄的、还眨呀眨的、斜织着、天下风筝渐渐多了。

总结:风在画面中无处不在,风时时能让人感觉到,把春天的气息带给了每一个人,每一个角落。

5、比较阅读,体会写作技巧:

读课外读本《我的四季》中的第一篇文章《春天的声音》,请大家思考一下,这篇文章通过哪些角度来描绘春天?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春天?(以听觉为主,表现的是东北林海中的春天)

再来看我们的课文,作者的描写角度有哪些?(春花:视觉、嗅觉、听觉;春风:触觉、嗅觉、听觉视觉)他描写的春天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吗?(没有)

总结:课文是从全景式的角度扫描了春天,描写也是多角度的。《春天的声音》则描写了东北林海中那个独特的春天,主要从听觉来写。两种方法,没有高下之分,但却可以给我们提供描写春天的不同方式。

四、教学后记:

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结合了一些诗句与文本内容相比较。例如讲到春雨时,我引用了崔道融的《田上》:“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描写的同样是雨中的劳动,但给人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因为文中描写的春雨滋润着生命,同时也带给人们期盼。这一情感恰恰可以用陆游的诗句来表现:“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课外阅读的引用是在教学基本结束之后作为补充的,我发现,自读课本上许多文章都可以与课文对照,形成极好的补充。例如《济南的秋天》就是《济南的冬天》姊妹篇,恰好可以与课文对照起来读,只是使用的程度与范围要把握好,需要循序渐进,逐层深入。刚刚开始教学这类文本,我还不准备让学生立刻动笔仿写,我想他们再把握了其它两篇文章的写作技巧时,写起来会更有方向。

在课上,我还设计了一个小环节,就是在教授完比喻、拟人之后,我问学生,文章中用得最好的比喻、拟人是哪一个?学生的答案不一。我换了个方式,你认为哪个最不好呢?因为朱自清先生自己说他有意为之的散文有时会渲染过度。两个班的学生都有人意识到“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已经形容过头了,并且草丛中有许多眼睛“眨呀眨”的也修饰过分,其实像“星星”闪烁就足够了。学生还是有自己的意识的,只是需要老师去引导。

在三节课的教学中,我没有使用课件,我想,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比使用许多网上搜来的图片效果更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