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阅读札记及学生阅读随笔 陈群 《昆虫记》是法布尔以毕生的时间与精力,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然后以其观察所得记入详细确切的笔记,最后编写成书。 这本书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关照虫性,又用虫性反观社会人生,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如何带领八年级的孩子们阅读此书并学习其中的精华,这是我反复思考的一个问题,最后确定围绕“趣”字做文章:
在阅读过程中,安排了首次阅读写作,第一次为《 的自述》,要求以文中的某一种昆虫的口吻来进行自我介绍;第二次阅读随笔是《我喜欢的一种昆虫》亦可自拟标题,要求除对某一种昆虫进行介绍外,要带有自己的主观感受,写清喜欢的理由;第三次随笔为“向法布尔学写作”,可选取作者写作特点中的某一点或某几点谈收获。 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学生边读边写,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阅读内容到阅读感受再到写作方法,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思维过程,更是一个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过程。 我想,期末考试的试卷上不会出现这样的试题,但我的孩子们从这本书中却收获了很多很多,有对科普类书籍的喜欢,有对昆虫等自然科学的好奇,有对热衷科学研究的作者的钦佩与敬仰,更有对文字的研究与痴迷…… 学生作品1 螳螂的自述 初二六班徐光旭 很庆幸自己是一只螳螂。 作为昆虫里的猎手,那些可怜的小家伙儿都死在我的眼神里,往往是吓得半死的。在我恐吓与威胁的眼神下,它们从活蹦乱跳变为一滩无神的肉。接着我便享用眼前这顿美味,它们也就是任人宰割的羔羊。唉,一下斗争也没有,真是懦弱,弱肉强食,优胜劣汰,在我眼里,这些无辜小民只配作我的下酒菜,不过如此。 慢条斯理品尝过后,我离开了就餐地,将自己藏匿于侬密的绿色灌木丛中。天还真热,阳光从叶的缝隙里透过来,不过温度对我来说太无所谓了,只要上天按时给我派发些食物就好。我不慌不忙继续走,最后决定在一片密草中住上几天,对于我这样的侠客,无牵无挂,只要自己舒服哪里都是惬意的家。 我摆弄起自己的两把大刀来,岁月已将其打磨得无可挑剔,刀刃锋利无比,让人胆寒,生十余个倒刺,可以死死勾住猎物,很少失手,这大刀可折叠,收放自入,弹出有力,这算是我的饭碗了。若是无这对大刀,也许我早就暴毙荒野了,不知道它到现在已经沾了多少昆虫的血,但我也不能算是个屠夫,为生存罢了。 上一次偶遇一群外出觅食的蚂蚁,让我想起青虫兄曾经死于它们手中,还被分尸带回了它们的巢穴。当时那群家伙非要与我较个高低,那也无妨,只可惜他们小得可怜,挥刀几下也劈不倒他们,倒是被他们从背后狠狠地抓咬,疼痛至极。一物降一物,量我有天大的本事也解决不了这帮无耻之徒,只得落荒而逃。 喂,我再说一遍,我不是君子,也不是屠夫,我不过只是一只螳螂,顺从了上天旨意,做了猎手这个高尚的职业。万物相克,我有我的原则。 学生作品2 我喜欢的昆虫 初二六班郑少侗 最近我看了《昆虫记》,对里面的小昆虫都有了了解,可我最喜欢的是——萤火虫。 一般人都知道萤火虫这个小虫子,即使没有亲眼见过,至少也听说过它的名字,我没有见过萤火虫,却总是在故事中听到,一说到它,脑子里便展现出这样的情景:晚上,萤火虫穿着漂亮的“晚礼服”,打着小灯笼,在腰上系一条会发光的彩带,在空中畅游,可看完《昆虫记》我对它有了另一种认识,原来它竟然非常聪明。 萤火虫看起来很弱小,却是食肉动物,是捕捉野味的小猎手,它的猎物是比它大好几倍的蜗虫。 从萤火虫的外表来看,它似乎是一个纯洁善良而可爱的,但事实上它的外表同很多昆虫一样,具有一定的欺骗性。通常萤火虫在开始捕食以前,总是要给猎物打一针麻醉药,使这个小猎物失去知觉,从而也就失去了防卫抵抗的能力,以便被他捕食。这就好比我们人类动手术之前受麻醉一样,从而渐渐失去知觉。 在一般情况下,萤火虫所猎取的食物都是一些很小很小的蜗牛,它先做的事情就是把自己身上携带的兵器迅速地抽出来。萤火虫身上有两片颚,它们分别弯曲起来,再合拢在一起,就形成了一把钩子,一把尖利、细小,像一根毛发一样的钩子。 然而,这可是一件有用的兵器,是可以置对手于死地的夺命宝刀,这个小小的昆虫,正是利用这样一件兵器,在蜗牛的外膜上不停地刺击,让蜗牛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它的美餐。 萤火虫是依靠自己特殊的工具战胜蜗牛的,这是智慧的力量。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也是依靠自己的智慧战胜强大的动物的。所以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都不要因自己的弱小而害怕,也不要以自己外表的强大而骄傲。我们应该取长补短,发挥智慧的力量,创造美好生活。 同时,萤火虫在何时何地都会为自己亮着一盏明灯,无论地上地下,我们也应该为自己亮一盏希望之灯。 学生作品3 蝉·赞 初二六班张鹏宇 立秋这几天,天气很凉。 独步于乡村的林间小路,感受着初秋的气息和乡村仅有的静谧。风吹过,有些凉意,正是由于这阵秋风,一只蝉从树梢陨落,落在了我的身旁。这段时间正在读《昆虫记》,索性学法布尔俯下身子,仔细观察:它的外表黯淡无光,没有了往日的油亮,很显然这是一只老蝉,而且是一只即将死去的蝉,它的翅翼振动,是生命结束前的垂死挣扎,亦或是想向世界留下它最后的声响。这只蝉就在秋风中结束了它生命的旅途。 最早了解蝉是在一篇文章中,题目早已忘却,只是依稀记得有这么一句说:“蝉在地下深埋几年,只为一个夏天。”也有人说蝉只是在地里埋了三年。不论是三年或是几年,但它在树上的时间只有一个夏天,从金蝉脱壳到埋没于秋风,属于它的只有短短的90天,但它却用生命演绎了一个季节的灿烂。 面对这只蝉,我似乎突然有了对生命的思考。它的生命虽短,却活到了极致。它应该是快乐的吧,看透了生命的本质,也就等于延长了时间。人的一生能否也像蝉那样,不求活得有多长,只求活得有多充实。我想大部分人都不会这样想。金钱的诱惑、职权的诱惑,使一些人早已忘记生命的本质与价值。生命的价值不在于索取了多少,而在于奉献了多少。蝉的一生只索取了90天,而在这90天中它倾尽所有。 直起身,又是一阵蝉鸣入耳,这是另一只蝉在向生命发出最后的搏击! 学生作品4 让文字活着 ——读《昆虫记》联系作文有感 初二六班王露溪 走进法布尔的昆虫世界,人们会感受到虫子们在劳作,在争吵,在谈恋爱。人会为了几只蹦跳在纸上的虫子欢欣雀跃,走进我们的作文里,人们只感到无力苍白如纸绵长,为什么? 我想,是因为文字仿佛是活的,它将大多数人认为的幼稚的幻想变成了现实:虫子像人一样,是有思想的。他们虽然是低等生命,仅仅拥有生存的本能,然而法布尔从时空的另一端走来,他说昆虫是活着的,法布尔在蓝天下,绿荫里,与昆虫捉迷藏,玩游戏,他笔走龙蛇,胸中实有万言而笔下只留出几字。他赋予虫子们人的感情,让他们懂得贪婪与仇恨,知道爱与无私,虫子们的思想来源于法布尔,法布尔所想也是虫子们所想,法布尔宽恕他们的身体,给予他们灵魂,法布尔是他们共同的父亲。 法布尔以瑞士钟表匠的耐心,法国香水师的浪漫,英国绅士的细腻,波斯纺织女工的柔软,又兼之以德国工厂的井井有条和周到,款款书写了独属于笔墨间的一个光怪离奇的世界。他另辟蹊径,与文字,以鲜活的生命力量,让无数的昆虫时至今日依然不朽着。在宇宙中,人类何其渺小,而小小的昆虫仿佛沙尘草芥一般,随意便可拂去了,法布尔不以他自己所想塑昆虫之性格,他以文字的方式自私又无私的留下了,无数昆虫的筋膜、骨骼于世上! 我说:亲吻只见,为笔墨唱赞歌,让文字鲜活,就是让生命不朽!写作何其不是这样?从我手写我心,叫我情寓世界,愿所有人的文章都能成锦绣,让所有人的内心都存在绿花、红树,地远天长! 学生作品5 跟法布尔学写作 初二六班徐光旭 提及科普书籍,少不了《昆虫记》,提起昆虫学家,肯定又少不了法布尔。翻开《昆虫记》,又像是找到儿时科普书的一些个童趣,然而又不太像。 身为昆虫学家的法布尔,不知是从何处搞来的一肚子文墨,写下如此不拘一格的科普经典。语言生动活泼,俨然是以一个童真的小孩子视角去观察,又不失真实,不夸大昆虫其词,以公平的视角去观察每一只昆虫的生活。 在大部分小说里,每一位作家都会有所侧重,也就是主角,配角,以及反派,但在法布尔笔下,你丝毫别想看到法布尔有一点儿“偏心”的地方,他平淡地讲述着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让人更有兴趣去阅读这一独有的科普名著,为更多人打开了这个“封闭”世界的新气象。 法布尔的描写着实更胜人一筹。法布尔将本是人人见着犯恶心的昆虫写成人,带上极为鲜丽生动的描写,让昆虫世界无差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他向我们展现的是我们不曾留意的另一个世界,他又用他自己独特的风格为昆虫世界添上了一层色,更加妙不可言。 法布尔风格自成一派,独具匠心。他的文字里总透着一股莫名的亲切感,如同老友相遇,对面座谈,也似一滴水掉入潭中清而脆的旋律,不带些喋喋不休的回音——啰啰嗦嗦。偶尔在书中开一两句玩笑,让人们从一大堆文字砌成的篇章中走出,会心一笑,竟也会使人忘了昆虫世界里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起起伏伏,轻松自如,让人读后难以忘却,甚至久久回味。 跟法布尔学写作,学到的不仅仅是文字与技巧,而且还让我明白,应该带上眼睛生活,带上眼睛写作。 学生作品6 在田野中追寻的巨人 初二五班赵一帆 他曾说:“在对某个事说‘是’以前,我要观察,要触摸,要思考,一次又一次,甚至没完没了,直到没有任何一丁点儿的怀疑为止。”他对这些在我们看来肮脏丑陋的小家伙们投入了无与伦比的热情。他用充满美的眼光观察它们,用心灵去倾听它们,用智慧去思考它们,这位追求生命奥秘的大师用他诗一般的语言,用他九十二载春秋,谱写了这部“昆虫的史诗”,奏响了这首“生命的赞歌”。 他,便是法布尔,一位追寻生命的巨人。 《昆虫记》之所以能成为一部震撼世界的巨著,正是因为法布尔在这些小昆虫身上倾注了太多太多的感情,他像写人一样来描绘小虫子们的一生,用人的喜怒哀乐来表现虫子们的生活本能。在他的笔下,令人作呕的屎壳郎却是一位勤勤恳恳的劳工;只拥有两三天寿命的美丽的大孔雀蝶却是一个痴情者;还有那守护子嗣直到生命最后一刻的迷宫蛛;那一生数年稳居地下,只在最后三四周破土而出放声高唱的蝉……这一个个形态各异的小虫子,也正是法布尔一生所追求的真谛。 他为我们诠释了隐藏在小虫子们背后的大秘密,而他那惊人的耐心和洞察力便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不仅仅是在写作,在学习,这种对科学不懈追求的精神,更有利于我们的生活,常言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自然当中的一切细节背后都有着大秘密,那就是生命。我们对生命抱以敬畏,而又怀揣着好奇,对其发起一次又一次探索。这一点写作也是共通的。 我们爱生活,就应该像我们爱自己一样,只要你用心对待生活,你才能从中得到自己所需的灵感和素材,法布尔就是最好的先例,他通过毕生对生命的追寻,才最终换得一本《昆虫记》这样的巨著。我们也应当秉承法布尔精神,为了一个“真”字,奉献我们的灵魂! 作者简介:陈群,秦皇岛市昌黎县第四中学语文教师,秦皇岛市作家协会会员,秦皇岛市语文骨干教师,语文湿地栖居者,爱生活,爱语文,爱阅读,爱写作。三尺讲台播撒阅读的种子,真实文字记录教育的深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