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词里的徐州,原来是这样!这些写徐州的诗词,你知道吗~

 中枢生 2018-04-28

两汉风范徐州城

千年文脉户部山

从古至今,描述户部山的诗词层出不穷。专家们认为,很多诗词不仅是徐州历史的写照,还是户部山文化的凝结。

“诵读户部山”徐州最美诗词朗诵大会,由徐州云龙区委宣传部指导,户部山(回龙窝)历史文化街区管理中心、云龙区文化旅游局、云龙区教育体育局主办,现代快报徐州新闻中心承办。

如今正在有序开展,经过专家筛选,确定11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词,作为本次诵读诗句。

一、彭城怀古

(元·萨都剌)

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玉帐连空,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空有黄河如带,乱山起伏如龙。

汉家陵阙起秋风,禾黍满关中。更戏马台荒,画眉人远,燕子楼空。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锺。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

展开剩余85%

作者元代著名蒙古诗人萨都剌,少年得志,趋达人生颠峰。赴任江南路经徐州时,怀念先祖马上功业,感念项羽纵横九州,俯瞰古彭四野群山,吊古伤今、感慨人生,英雄豪迈、吟成绝唱。

该词由我国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作曲、著名歌手韩磊演唱,取名《一饮尽千钟》(木兰花慢·彭城怀古)成为徐州城市推介歌曲。

二、户部山探梅

(清·李蟠)

空山无伴已多年,独有寒梅傍我妍。

疏影偏宜闲散地,幽香不到艳阳天。

含苞带雨来相问,露蕊临风倍可怜。

纸帐夜深还入梦,罗浮只在一灯前。

作者以梅花自比,写尽自己独居空山,与梅花相伴的高洁、不入俗流的愿望。尾联中的“罗浮”,为粤中名山,相传东晋葛洪于此山炼丹得仙术,作者似有遁入佛门仙境的想法。整首诗极言自己闲居家中孤寂冷落的人生现状。

三、戏马台

(宋·吕定)

据鞍挥指八千兵,昔日中原几战争。

追鹿已无秦社稷,逝骓方叹楚歌声。

英雄事往人何在?寂寞台空草自生。

回首云山青矗矗,黄流依旧绕彭城。

这是一首吊古诗,诗人有感而发,寓意深长。前四句概述了项羽悲壮的一生,后四句含蓄地点明在历史的长河面前,个人的能力是多么渺小。

四、忆家中手植海棠

(清·崔调均)

海棠憔悴我何堪,回首年华三十三。

万种思量抛不得,梦魂夜夜到江南。

开时默默但低头,不见相思见又愁。

我自断肠花不语,春风如翦月入钩。

欢场容易散如烟,九曲回肠百沸煎。

日日衔杯花下醉,当时不觉太缠绵。

风吹雨打几折磨,怕问芳姿近若何。

纵有金铃谁系得,惜花人少妒花多。

作者崔调均,著有《荔嵋诗草》,系徐州户部山崔家大院主人崔焘之子。此诗写与家中手植海棠的对话,写得缠绵悱恻,百转千回。以思花来喻思乡,十分巧妙。

五、燕

(清·余锡龄)

年来年去两依依,来去犹寻旧垒飞。

红叶飘零曾作客,乌衣结伴又同归。

画梁月落迷香梦,杨柳风轻掠夕晖。

自是主人深爱惜,待卿未肯掩双扉。

余锡龄,徐州余家六世长子,著《易解》、注解《春秋》。

此诗是看到年年归来的燕子,诗人有感而发,写了这首《燕》。诗人亲切地称燕子为“卿”,为等“卿”的归来而不肯掩上房门,并将户部山余家大院东花园小楼命名为“燕忆楼”。

六、七夕

(现代·郑在陆)

小院风檐夜气秋,卧观织女会牵牛。

人间别恨常难补,天上相思总易酬。

浩劫未妨群鹊聚,浓欢应念只鸾愁。

料他分袂无多日,重见只须月再周。

作者郑在陆,徐州户部山郑家大院后人,诗词名家,江苏省文史馆员,著有《适吾庐诗词》。

七、和李使君九日登戏马台

(宋·陈师道)

登高能赋属吾侪,不用传杯击钵催。

九日风光堪落帽,中年怀抱更登台。

江山信美因人胜,萸菊逢辰满意开。

二谢风流今复见,千年留句待公来。

此诗是一首语意畅快的登临即兴之作,既赞美李使君,更有风流自赏之意。全诗气象开阔,语言骏爽,情绪饱满,在陈诗中别具一格,被后人视为作者有代表性的快诗。

八、菩萨蛮

(现代·郑异之)

朦胧曙色侵灯冷。绿窗斜上花枝影。

楼外数声莺。春残晓梦情。

日高帘不卷。鸾镜青蛾敛。

心事有谁知。画檐双燕飞。

庭阶寂寂帘栊静。画栏红药相辉映。

午梦正关情。落花帘外轻。

锦屏山几点。芳意江南远。

睡起倚斜阳。闲看归雁翔。

郑异之,著有《逸子吟草》《萍踪漫记》等,系户部山郑家后人。

郑异之对郑家大院充满了眷恋之情,20世纪30年代填的这两阙词,描绘了郑家大院庭院深深、雕栏锦屏、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致。

九、徐 州

(清·邵大业)

龙吟虎啸帝王州,旧是东南最上游。

青嶂四围迎面起,黄河千折挟城流。

炊烟历乱人归市,杯酒苍茫客倚楼。

多少英雄谈笑尽,树头一片夕阳浮。

邵大业,字厚菴,号思余,大兴人。雍正癸丑进士,由知县历官徐州知府。有《谦受堂集》。

十、得万寿祺松石画幅装成喜题

(民国·张伯英)

崔泉山足接榆庄,我是邻村田舍郎。

诗品人称如靖节,笔精今更见河阳。

躬耕郭北犹遗族,避地隰西何处堂?

珍重一缣三百载,守贫敢与左贤方。

解释:

1.见"靖节征士"。

基本解释

陶潜。东晋大诗人。字元亮,私谥靖节徵士。南朝宋颜延之陶徵士诔》:“若其宽乐令终之美,好廉克己之操……询诸友好,宜諡曰靖节徵士。”亦称“靖节先生”。唐赵嘏赠桐乡丞》诗:“若教靖节先生见,不肯更吟《归去来》。”亦省作“靖节”。明无名氏《鸣凤记·献首祭告》:“早知道祸机隐伏,谁羡着挂冠归,便做了子陵、靖节也来追。”明无名氏《傍妆台·归隐》套曲:“功名未遂身先丧,总不如靖节归来五柳庄。”

  1.  河阳 Héyáng

  2. 晉朝潘岳曾任河陽縣令,故後多以河陽指稱潘岳。唐.王維.為人祭李舍人文:「名高江夏之童,貌奪河陽之美。」 河阳 Héyáng

 


潘岳 

潘岳(公元247年~公元300年)即潘安,西晋著名文学家。字安仁,汉族,河南荥阳中牟(今河南郑州中牟大潘庄)人,出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郑州巩义)。潘安之名始于杜甫《花底》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后世遂以潘安称焉。► 1篇诗文

张伯英(1871-1949),字勺圃,室名远山楼,小来禽馆。徐州人,清代光绪朝时举人。书法家、金石鉴赏家、诗人、学者。著名画家齐白石的老师。

张伯英是户部山郑家大院郑坦之从子郑万钟的岳翁,在编写《徐州续诗征》时,郑万钟作为助手,承担部分诗作的采访工作。

十一、情怀徐州古八景

自古彭城列九州,龙争虎斗几千秋;

黄茅岗上金丝柳,红杏花开燕子楼;

戏马台前笙细细,云龙山上乐悠悠;

九里山前高项战,白云洞中静安修;

子房山居清福地,王陵母冢万古留;

楚汉相争今何在?惟有横波水东流。

这首古诗作者不详,说的是旧时徐州的八大景观:黄茅岗、燕子楼、戏马台、云龙山、九里山、白云洞、子房山、王陵母冢。“戏马台前笙细细”所言戏马台,位于徐州市中心区户部山上,是历史文化名城徐州现存最早的古迹之一。

2004年,徐州举行新八景评选,最终确定名单为:龟山汉墓、楚王陵、户部山·戏马台、云龙山·云龙湖、徐州博物馆、泉山森林公园、沛县汉城、彭园。

新旧八景中,户部山·戏马台、云龙山云龙湖,是仅有两个重复景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