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家十日谈:静海于氏

 网罗天津卫 2018-04-28

http://www.enorth.com.cn  2004-05-12 09:15
【专题】天津设卫筑城600周年

天津建城600年历史文化篇·名家十日谈

  静海于氏文雅之盛在津门世家中颇可称述。《于氏家谱》始创于明嘉靖间七世祖于道行,经顺治、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光绪,至1918年增补修订,前后达十余次之多,今存1918年抄本四册,藏于南开大学图书馆。

  据谱载,静海于氏原为山东文莱县大水波乡望族。初,于国义与其兄国仁同迁直隶永清信安镇,农耕为生,渐致富发家。明永乐二年(1404)诏郡邑拨户口充畿辅,于国义以“大丈夫何地不可以托业”的气派,留兄国仁占籍永清,而自己带着简单的行李,独自应诏迁来静海,占籍辛口里,仍以农耕为生。由于他善于经营策划,种植丰收,畜牧业兴旺,家境更为富饶,并建有别业,名曰“陶居”。他常常教育子孙以忠厚相勖,以耕读共勉。他说:“子孙虽愚鲁,经书不可不读,能成立则出仕为忠良,不能成立则务农守淳朴,此经久继世之法,子孙共勉之。”

  自始迁祖于国义传四世为俊、鉴、铣、杰昆仲,分作伯、仲、叔、季四门,其中仲门人丁最盛。仲门十世于京字岱瞻,清初由静海辛口里迁居天津城南门内,乐善好施,不求仕进。

  或许于氏子孙不忘其始迁祖教诲之故,所以后代出仕者、为文者先后相望。于京之子十一世于开,岁贡生,雍正四年改籍天津,官山东嘉祥县知县,好著述,著有《四书话》、《音韵谱》、《经纬字汇》、《家礼通宜》、《四字小学》。其子于扬献热心公益,工诗,著有《燕南存草》、《闽游记》、《津门食品诗》。于献之侄于豹文,乾隆进士,未及出仕而卒。豹文身短貌陋,拳能入口,然天资慧绝,一目十行,借书过目成诵,工诗,著有《南冈诗草》。梅成栋称天津人能自成家者,前有帆史(张霔),中有虹亭(于豹文),后有芥舟(金玉冈),故辑《津门诗抄》时,录于豹文的诗多达155首,其中《咏明史绝句》100首,全部收入,其推崇可知。高凌雯评三家说:“帆史之逸气,芥舟之清才,得于天也。虹亭取材富,出笔厚,优于学也。”(《志余随笔》卷5)

  于豹文之弟于峨文(一曰从弟),乾隆举人,历官山东嘉祥、鱼台县知县,直隶蠡县教谕,著有《雉翔斋诗草》。

  仲门十二世于凝祺,雍正进士,历官湖北孝感、安徽祁门知县等。其子于巨澍工诗,著有《寄庐诗集》、《诗赋》、《杂俎》等。

  直至晚清,有于秉钧者,岁贡生,艰苦励学,以理学见长。于士祜,副榜贡生,候选教谕,工诗,与杨光仪等人相唱和,著有《南有吟亭诗草》,光绪十四年(1888)其及门弟子严修为之刊印行世。(亘心)

  

  稿源: 北方网   编辑: 刘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