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消费习惯?

 wylxxhj 2018-04-29

消费观的形成

 1、模仿家长

父母的消费习惯对孩子有着重要的影响,孩子一般情况下会模仿父母的消费观。当您在双11的浪潮下,在孩子面前不断的把衣服、包包加入购物车的时候,孩子也会有想要购买的欲望和冲动。

孩子不仅会模仿孩子的消费冲动,消费欲望,还可能模仿父母的消费倾向。如果妈妈更愿意把钱用于买衣服而不是买书的时候,孩子也会产生类似的消费倾向;当妈妈善于做消费计划,用一定的钱把生活料理的井井有条的时候,孩子也会觉得妈妈这样做很好,并且会去模仿妈妈的做法。


然而当父母经常冲动消费,不懂节制的时候,孩子也会受到父母的影响。那么您,作为父母,做到应该有的榜样的样子了吗?


2、攀比同学

孩子是一种典型的群居动物,从上学跟小朋友相处,他就会不自然的模仿周围孩子的消费。“邻桌小朋友的新书包真好看”,“好朋友新买了一个书包,“妈妈,我也想要”。这是小朋友的正常心理状态的反应,然而每个家庭的经济条件不同,盲目的攀比固然是不对的。家长要适时的教育孩子,要考虑家庭的实际情况,不要虚荣心过强。

如何培养孩子的消费观念

1、量力而为,制定合理的消费预算

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定期给孩子制定合理的消费预算,根据预算引导孩子根据预算开展某个时期的消费计划。当孩子自己可以把消费计划做得很好并且消费合理,家长要给予言语上的鼓励,支持孩子继续做的更好,并把消费合理的意义说给孩子听。

2、培养孩子节约的品质

节约是一种品德,这跟家境没有关系,即使家庭的经济条件很好,在消费过程中,也要学会节约。不要因为双11东西便宜就买一大堆自己不需要的商品。不能让孩子养成浪费和虚荣心过高的坏习惯。


购买技巧的培养

培养孩子消费习惯和消费技巧,例如制定预算、定期存钱、定期记账、保持自制力等。家长要给孩子灌输正确的购买技巧。例如购买喜欢的、适合的、需要的。如何跟商家砍价?要不要囤货等消费技巧。另外,要多支持孩子购买书籍等精神层次的消费。

帮孩子分清楚“需要”和“想要”

父母要帮孩子分清楚“需要”和“想要”。这两个词在孩子的消费行为中,意味着孩子有没有做到理性消费,在消费的过程中有没有冲动消费,有没有造成浪费。孩子出于“需要”而购买的东西是理性消费的产物,父母要帮孩子控制住“想要”就买的想法。因为并不是所有“想要”的东西,都是出于理性思考的结果。很多时候买回来之后,才发现都是自己不“需要”的东西。


让孩子明确认识家中的经济状况 

小编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 对于年龄稍大,理解能力强的孩子,家长应该让孩子清楚地知道家中的经济状况,一方面可以让孩子明白如何更合理地消费,另一方面也能增加孩子的责任感,学会主动为父母和家庭考虑,克制自己的一些不必要、不合理的要求。而不是一味地无条件的不堪重负的给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