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年亏损20亿,一代“彩电大王”落幕,大败局已定?

 成功在天 2018-04-29
作为曾经家喻户晓的彩电大王,长虹却在时光中褪下了光环,被后来者居上,渐渐沦为末座。


这家拥有60年历史的企业是如何从行业龙头到被远远甩下,迷失在发展道路中的呢?


1
正规的军工企业
长虹创立于1958年,前身是“国营四川无线电厂”,1965年因为战略发展需要,企业更名为国营长虹机器厂,是中国“一五”期间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
1972年,机器厂率先研究出了第一台电视机,命名长虹,从此长虹品牌就此诞生。1980年,长虹又从日本引进了第一条彩电生产线。


而长虹长达20年的辉煌时光,与它的前董事长倪润峰是密不可分的。就是倪润峰的坚持才让长虹在中国彩电业大绽光芒。
1988年,倪润峰被提拔为长虹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这时国内的彩电市场基本被日本给垄断了,中国的企业要想在其中脱颖而出并非易事。为了打破这个僵局,倪润峰经过了几个月的深思熟虑,决定用价格战来打这场仗,降低长虹电视的价格。当年长虹电视实现了1.97亿元的利润。


1994年,长虹在上海挂牌上市。
自从使用了一次价格战奏效之后,价格战似乎就成了长虹在商场上的利器,在之后的两次危机中,长虹还是采用了价格战突围,发展成了实力雄厚的知名彩电品牌,一跃成为行业龙头,直至2009年连续20年占据销量第一。


2
长虹品牌的落败
长虹的发展主要是倪润峰和赵勇的时代,在这两个领导者的手里,长虹经历了辉煌到落败的时光。


在长虹早期,倪润峰给长虹带来的都是正面的决策,但在后期,与劣迹斑斑的APEX合作,平白损失了38亿。他的决策失误就是长虹由盛转衰的分水岭,而赵勇则是以60亿豪赌等离子的战略性失败,给了长虹致命的一击。
从2010年开始,长虹逐渐走下坡路,被同行远远的甩下,2015年甚至亏损近20亿元。昔日的彩电大王落下了帷幕。长虹的大败局是否已注定?


3
未来发展可能
在彩电行业屡屡错失发展良机的长虹,是否还有未来?4月17日,长虹2017年年报发布。报告显示,长虹转型成效已经开始显现。


报告期内,四川长虹实现营业收入776.32亿元,同比增长15.57%,电视、冰箱、空调等产品,在行业整体趋势下行的背景下,实现平稳增长。

同时,产业附加值高的IT分销、服务、系统集成和军工产品线等呈良性增长态势,营收占比正在逐年提升。

失去了主业优势的长虹,能否抓住人工智能这个风口再续辉煌?市场目前给予长虹的机会并不多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