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养这个话题,梁文道曾经在一次演讲中做了简明的阐释: 某一社交场合,众人闲聊,夸奖其中一人活得像陶渊明一样,这时有人疑惑:“谁是陶渊明啊?”—— 这是第一层次的没有教养。 于是有人哈哈大笑:“你连陶渊明是谁都不知道!”—— 这是第二层次的没有教养。 但如若喋喋不休,从陶渊明的生平谈起,旁若无人的一口气背出50首他的诗,继而补充世界各国学者对陶渊明的研究成果,炫耀自己的知识。—— 这是第三层次的没有教养。 教养是什么呢? 教养是心中的分寸,是言行的适度;是对他人的尊重,是平等与包容。 一个有教养的人,从不做这4件事。1不随意给人添麻烦 有一天,华盛顿总统问秘书:“我不太明白,为什么英国很多阶层的男士都可以叫绅士?官员可以,律师可以,医生可以,甚至无业的人也可以。那绅士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于是秘书花了两个多小时去调查了解,回来跟华盛顿先生汇报说:“给您查到了,绅士就是不给别人添麻烦的人。” 一个不随意给别人添麻烦的人,必然是懂得体恤他人,克己守礼的有教养的人。 记得有一次看《奇葩说》,导师张泉灵说了一个上海同学的故事:某日,这个同学带朋友回家住,早上起来洗漱,发现街坊四邻都盯着他看,朋友就诧异了,不就是刷个牙吗,有什么好看的呢? 张泉灵解释道,在上海一般人家住的是筒子楼,都是好几户共用一个厨房,二三十口人就着那一个水龙头刷牙洗脸做饭。 一到早上洗漱时间,小的赶着上学,年轻人急着上班,老人家赶着洗碗做饭。所以长久下来,人们就养成了习惯,会接完水到旁边去洗漱,把水龙头让出来。 占用了水龙头虽是小事,也只是耽误了几分钟,但这几分钟就会给其他人添了大麻烦。 列夫·托尔斯泰说:“自己能做的事,不要去麻烦别人。” 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一个有教养的人,从来都不会随意给别人添麻烦。 2不开过火的玩笑 前些天我接到了高中班长的电话,说下个月弄个同学会,让我准时出席并联系下同城的其他同学。还保有联系的,且在同一座城市的,也就只剩下娟娟了。 于是我跟娟娟约下午茶的时候,就说了这件事。娟娟捧着杯子对我摇了摇头,表示不去。“都这么久了,还是放不下那些事吗?” 我问娟娟,她只是笑着,不作回答。 娟娟父母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她,就一直把她放在乡下外公外婆那读书,直到高二,才转到我们班。 刚进班的娟娟皮肤黝黑,个头小身子宽,羞涩又敏感。那时班上有几个男孩调皮,喜欢挑软柿子掐,于是娟娟经常成为他们取笑的对象。 “黑夜给了你黑色的皮肤,你却用它来吓我。” 男生A故作文雅。 “说的什么啊,听不清啊,有人说话吗,哪来的蚊子?” 娟娟课上被提问时男生B起哄着。 “别挡我路,跟一堵墙似的。” 男生C凶声恶气…… 听到这些话,娟娟总是悻悻地笑着。 而作为她同桌的我,好多次都看到娟娟用袖子捂着脸偷偷抹眼泪。直至今天,娟娟学了化妆,懂得打扮,自信大方,但也从未参加过哪怕一次的同学聚会。 戴尔·卡耐基说过:在你过去的生活中,你伤害过谁,也早已忘记了,可是被你伤害的那个人却永远不会忘记你。他决不会记住你的优点,而是记住你对他的伤害。 这些男孩子不知道,他们嘴里的玩笑话对一个青春期的姑娘是多大的伤害。一次两次,可以说是调侃,次数多了,就是教养问题了。 当事人觉得好笑,那才是玩笑;当事人感受到的是恶意,那就是缺德。 一个有教养的人,从不乱开过火的玩笑。 3不消费他人的不幸 在日本侵华战争的八年间,中国至少有20万的女性被迫成为“慰安妇”。 当光阴慢慢划过,时间抚平伤口,这些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磨难的老人们,如今又身在何处,过着怎样的生活,经历着怎样的悲喜忧乐呢? 去年8月份上映的纪录片电影《二十二》讲述的就是这样一群老人的故事。影片一上映,就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悲悯老人遭遇的同时,更让观众感慨的,则是老人如今的安详和对生命的敬畏。 这一切,要感谢导演郭柯镜头下的分寸感。 虽是在讲述沉重的历史,但却并没有刻意贩卖眼泪,也没有自鸣得意的义愤填膺,没有夸大老人经历的灾难,也没有放大老人晚年的不幸。 展现在观众眼前的,更多的是现世的安稳和对生的感恩与期冀。 导演郭柯说:“把这些老人当作亲人去看待,你的拍摄就有了分寸,问题就有了底线。” 这部影片不仅向我们讲述了生命的力量,也向我们展示了有分寸感的教养。而与郭柯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在影片上映后不久,竟然有人拿老奶奶的照片去做表情包来消遣。 这种行为令人发指。就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 一个有教养的人,懂得将心比心,懂得换位思考,绝不会消费他人的痛苦与不幸。 4不显摆自己的优越 陈道明曾经说过:教养和文化是两回事,有的人很有文化,但是没有教养;有的人没有多高的学历,却仍然很有教养。 国庆期间,陕西某大学的葛教授就“火”了。起因就是一位清理垃圾的环卫女工挡住了葛教授的行车道路,于是这位曾经在日本获得过博士学位、在美国工作过,是千万级别的学科项目带头人的葛教授,竟然向环卫女工挥起了拳头,连踢带打。 甚至边打边叫嚷,“你挣多少钱,我挣多少钱,你挡着我挣钱。” 教养可以弥补文化的缺陷,而文化却填补不了教养的空白。 这位满身优越感的葛姓教授,虽是学富五车,也难以掩盖其毫无教养的无耻嘴脸。 木心在《即兴判断》里说过:有教养的人,对车夫、浴室侍应生、任何传递吴聘的人,从来不会敷衍搪塞。 一个有教养的人,从来都懂得自谦,不会显摆自己的优越。 台湾“词圣”庄奴词作丰富,邓丽君80%以上的词作品都是庄奴创作或填写的。于是有记者采访庄奴说:“没有您,就没有邓丽君。您是她最好也是最重要的老师。” 庄奴却回答:“邓丽君的成功,是她个人努力的结果。换做其他人为她写歌,她也会成名。没有她,就没有庄奴。我只是一个词人,不懂演唱,做不了她的老师。” 作为一代大师,庄奴先生却丝毫没有把成绩当做骄傲的资本,这种谦逊的品质和修养,令人敬佩。 亦舒在《圆舞》里写道:真正有气质的淑女,从不炫耀她所拥有的一切,她不告诉人她读过什么书,去过什么地方,又多少件衣服,买过什么珠宝,因为她没有自卑感。 无论是出于自卑还是自负,有教养的人能够正视自己,也会平等对待他人。 荀子说:“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王尔德也说过:“有文化教养的人能在美好的事物中发现美好的含义。这是因为美好的事物里蕴藏着希望。” 好的教养,让人赏心悦目,如沐春风;一个人缺乏教养,则让人心生厌恶。 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中华道家哲学,是大道理极其简单,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大道至简,不仅被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近代以来,以“知识就是力量”为先导的启蒙理性开始成为人类征服自然与改造自然的思想基础,最大程度释放了人的生产能力与创造能力,带来了现代化的巨大成就。然而,随着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深入,其负面影响也日渐成为阻碍人类走向更高发展层面的巨大障碍。与启蒙理性驱动下形成的“征服自然”理念相比较,中国传统天人关系思维中的天人相参思维可以裨补西方理性至上思维的缺陷,为解决当前人类共同面对的现代化问题提供中国式解决思路。 从道法自然到天人合一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有言:“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这精确地概括了殷周时期中国古代社会所经历的剧烈变革。历史上每次重要的社会变革,最后必定要体现在制度与文化的革新上,殷周之际社会变革体现在文化更新方面的重要内容就是传统天人关系的革新与重构,其结果是到战国末年形成天人相参思维。天人相参思维的早期逻辑演变过程先后经历了由天命至上向道法自然的转变、由道法自然向天人合一的演进。 在西周以前,天是神圣之天与义理之天的结合,是人与自然的共同主宰。经历殷周之际的社会历史剧变之后,周人深刻反思商朝失败原因,认为殷商由于不行德治而失天命导致灭亡。殷鉴不远,故西周时期特别重视天命观念。随着周人理性思辨能力的进一步加强,《尚书》提出了“天命靡常”的疑问,开始对天的神圣属性产生怀疑,进而提出“以德配天”的新思路,打破了传统天人思维中神圣之天与义理之天并重的均衡。随着以宗法制为基础的西周家天下权威的日渐衰落,这种天命怀疑论思潮不断发酵,人们开始逐渐以理性为工具,对神圣主宰之天的权威进行全面的祛魅运动。这种思潮发展到极致,由道家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完全褪去了天的神圣外衣,让其从属于道与自然,在天人关系中完成了从神圣之天与义理之天共同作为人与自然的主宰向理性之天单独作为人与自然主宰的转变。此后,法家更是进一步把理性原则功利化。 然而,神圣传统的失落,也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和社会伦理底线的失守。正如孔子所见,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人们在现实生活与精神层面上被双重放逐天外。痛定思痛,思想家们开始结合新的时代主题对理性至上进行反思,为恢复社会稳定与心灵宁静寻找新的理论根据。 孔子通过恢复周礼,开启了重新寻找历史人文传统中合理因素来服务于时代需求的先河,同时提出仁作为调整社会秩序的新观念,为理性与传统的和解打开了方便之门,也为进一步寻找失落的崇高奠定了基础。由于孔子处于理性至上的鼎盛时期,所以在天人关系上保持了谨慎的态度:“子罕言性与天道”。他关注的焦点是现实生活中伦理与秩序的重建。 孟子继承孔子恢复传统与开拓创新相结合的思维模式,进一步从思维观念重建的角度提出“尽性知天”的思路,将知天(即把握天道)作为人类性善修养的归宿,这样就为孔子发轫的伦理重建运动寻找到了精神家园,从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理性思维与神圣意识重新找到和解之道,以此来救治理性滥用对世道人心所造成的破坏。孟子的智慧被后世学者继承并不断发展完善,最终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表述,成为中国传统天人关系思想的标志性理念。 从天人之分到天人相参 发轫于孟子的天人合一观念实现了对理性滥用反思的理论突破,在此基础上,以荀子为代表的思想家们进一步在实践层面对理性至上思维进行清理与修正,将天人合一观念内化于具体的社会实践原则中,形成了天人相参思维。 荀子对天人相参思维的论述,从提出“天人之分”观念开始。长期以来,人们望文生义,把荀子的“天人之分”错误解读为“天与人相分离”,进而引申出“人定胜天”理论。其实荀子从来没有说过“人定胜天”,他只讲天人相参。准确理解荀子“天人之分”的关键在于“分”之含义不是动词“分离”,而是名词“职分”,因此“天人相分”是指天和人各有不同的职责,要各自按照自己的规律去运行,天不能随意降祸赐福于人类,人也不能影响天的正常运行。荀子的天人之分,既保留了经过孔孟反思界定的理性思维革命的成果,又重新确定了理性使用的范围。 完成对理性使用范围的重新划界后,荀子又将人的主体性引入天人关系思维中,形成天人相参思维。这一过程又分为两步:首先,在界定天人之分的基础上,进一步界定出天地人之分:“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指出天有四时变化,地有万物出产,人能治理社会,三者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补充。其次,突显人的主体性:“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无君子则天地不理,礼义无统”,这就在分清天地人关系的基础上,指出人可以与天、地相参,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地位,人要合理利用理性来处理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荀子论述的天人相参向上将理性原则注入到神圣之天中,使神圣之天与义理之天重新握手;向下将理性原则转换成礼义之统,注入到人的主体性觉醒中,从而使人的主体活动在把握好自我界限的基础上,在实践活动中实现天地人和谐互动,共同发展。 正如《中庸》所言:“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国式天人相参思维,可以在把握好自然界永恒规律的基础上,对自然界保持敬畏之心,合理运用自然资源,在与自然界的共生互长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动态平衡发展。这一模式可以为解决由启蒙理性所引发的现代化问题提供中国式思维智慧。 天人相参与现代化弊病的中国式救赎 肇始于近代西方的现代化进程使人类完成了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迅速转型。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发展,人们在征服自然的同时,也开始受到自然的反抗。今天我们正面临着由于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现代化问题引发的生态危机,日渐严重的生态危机甚至开始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这些现代化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在启蒙理性主导下形成的征服自然理念。这种理念是对西方哲学二元对立思维传统的反动:在摆脱中世纪神学思维束缚后,启蒙理性进一步解决西方二元对立哲学传统造成的物我两分,采取了人对物的主—奴式思维,用人的一元主宰思维强行弥合了二元对立思维,从而在带来现代化成果的同时也导致严重的负面影响。面对二元对立与一元主宰交错影响下的西方思维所形成的困惑,中国式的天人相参思维提供了一种三元生成的新思路。在这种三元生成思维下,西方的人与自然二元关系被扩大到人与天(道)、人与自然(地)的三方二重关系链条中。这样就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时候,多了一层人与天道(包含神圣性与理性的双重内涵)的关照,就可以避免片面追求效率而牺牲长远利益的弊端;同时,人作为天道与自然的中介,主动把握二者的不同规律,然后共同参与天道与自然的变化生成过程,保留了现代化进程中人的主体性觉醒的思维进步成果。 陆九渊有言:“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此理同;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此理同”;面对现代化所引发的近代社会转型与文化重构,作为西方哲学史上哥白尼式革命的始作俑者,康德说:“有两种事物,征服了整个精神的历史,我们愈是思索,就愈难以抑制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心灵的法则”,表达了与中国传统天人相参思维同样的精义。因此,我们要善于将古今中西的经验加以融会贯通,取长补短,为解决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提出极高明而道中庸,极广大而尽精微的创新思维。 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大道无法,这是一种大道自然、返朴归真的高级功态。在这种清净无为、忘我无私、天人合一的状态中,不求长功,功力自然上长;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调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显现;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脉自然畅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简单最普通的真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最伟大的人仅仅因为简单才显得崇高。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开悟,深奥了就简单,简单了才深奥,从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样,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就是升华。生活的意义在于简单,人修炼到一定程度,会淡泊一些事,会简单,你可以理解别人,但别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实人不在理解,在认同。 精于心,简于形。拷问灵魂这是人的终极问题,简不仅是一种至美,也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看透了不说透,高境界; 朦胧地看,心透 ;透非透、 知未知 ,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彻;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彻后的不透彻,明白后的不明白,难得糊涂是真境界。 “大道至简”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将一件复杂的事情化为简单,那是需要智慧的。将繁杂的事情回归到简单,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决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欢大道至简,因此,功和利,不可趋之若鹜;名和财,不可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我们要简简单单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用智慧化难为简。 为名利尽抛宠辱,清纯似儿时天真的童贞,朴实如父辈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静的人方能视见“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悠闲,听闻“荷风送秋气,竹露滴清响”的天籁,感受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旷。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能够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绝句;欧阳修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他在谪居时仍能悠然自得的写出《醉翁亭记》。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简不是物质的贫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简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心灵的单纯。大道至简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简明的,人要学会简单、简朴生活、简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当超出自我欲望的牢笼,当真正忘记自己的思想,忘记自己的意识,进入忘我忘物的状态。 人生的繁出于惑,以“仁”抗拒诱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简的标志。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人生百态,须当从一而终。乐以忘忧,简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简”。 有个大道至简、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个行者问老道长:“您得道前,做什么?”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道长:“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老道长和行者的对话让我们开悟,许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蕴在一些极其简单的思想中。 大道至简,人生易简。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过岁月、走过生活,心里有许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当下放下,当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并不需要放在心里,人生的很多负担并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简单生活的乐趣,才能感受到心灵飞翔的快感。要想改变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给找回来。我们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我们应该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我们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 天地之道,简易而已。 人生苦短,诸事不想太复杂,简单生活。人生这部大戏一旦拉开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场,都得演到戏的结尾。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静地走,快乐工作、简单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乐,所有的哀伤、痛楚,所有不能放弃的事情,不过是生命里的一个过渡,你跳过了就可以变得更精彩。 最好的生活就是简单生活,一盏茶,一张桌,一处清幽,日子平淡,心无杂念。可是简单的生活却需要百般的努力,这样才会无忧无虑欣然享受生活。生活总的来说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态,不懂得欣赏的人,就会用挑剔把一切变得有残缺。简单做人,率性而为,把握分寸,随遇而安,坦然接受现实;简单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 人生就是一场漫长对抗,有些人笑在开始,有些人却赢在最终。试着微笑,试着回眸,放松自己,不强求、不萎靡、不浮躁。简单生活,随心、随性、随缘,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坚持往前走,属于自己的风景终会出现。 生活容不容易,关键看你怎么活。处境在于心境,心境改变了,处境也会改变。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会变得越紧张、越复杂,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对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满足,越容易快乐。江山明月,本无常主,得闲便是主人;大道至简,活在当下,知足便能常乐。 悟入无怀之静境,一轮之心月独明,尽显心静之境界;心静自然从容洒脱,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现心静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最真,静默才是最美,生命里最持久的不是繁华,而是平淡,不是热闹而是清欢。保持一颗童心,不开心的时候,心无遮拦地向朋友倾诉烦恼,开心的时候,肆无忌惮地开怀大笑,也许所有的忧愁会在倾诉中流走,所有的紧张会在大笑中释放。像孩子一样,简单生活,快乐生活,保持心灵原生态,一切都是美好的。 生命里总有一个故事,想讲述却难以开口,就这样在心底,渐渐谱成了曲。人就是这样,得不到的永远向往,失去了的,才会觉到珍贵。所谓的,得失、情缘、风景、驿站,都在时光的尘烟中,慢慢淡散。虽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难,但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终究会走远。 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很多。红尘路上,有朗朗的笑声,有委屈的泪水,懵懂的坚持着,有成功的自信,有失败的警醒,每一段经历注定珍贵。生命的丰盈缘于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缘于拥有一颗平常心,生活简单让人轻松快乐,想法简单让人平和宁静。因为简单,才深悟生命之轻,因为简单,才洞悉心灵之静。 良好的教养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并非单纯的礼貌,而是文化的积累,和习惯的养成。 教养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命层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