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位亏损老股民的挥泪自省:为什么当初我没学会这些形态理论!

 HZXu5xj241gqyq 2018-05-02

从前有一头驴子,幼小就在磨房里拉磨,十几年如一日,勤勤恳恳。有一天,它终于老得拉不动了。但它劳苦功高,主人决定把它养到旷野之中,让他在绿草 地里生 活。但这头驴子从来没享受过蓝天下的自在生活,它已经失去了动物融入大自然的天生本领。在如此宽阔的草地上,这头驴子唯一能做的还是在吃饱后,绕着一棵树 不断地兜圈子,直到最后累死在这棵树下。

在股市中,经验主义比教条主义更加害人!

在股市,好多投资者或投机者,经过一段时 间 的实战,总认为自己掌握了股票的规律,事实上股市是一个没有规律的市场。股市上,你若认为自己真的掌握了一些规律,并按这个规律到市场中进行操作,实际 上,它会变成你在股市中最致命的东西,过去的经验、习惯在股市中行不通,是你的大敌。

一位亏损老股民的挥泪自省:为什么当初我没学会这些形态理论!

某 天,一只蝎子要过河,就对身边不远处的青蛙说:“你过来,我有事跟你商量。”青蛙回答说:“请说,我听得清。”“我想到河彼岸去,但我不会游泳,你背我过 去吧。”“背你过去不是问题,可我不会背你!”“人们都说青蛙很仗义啊,怎么事到临头你却退缩了呢?”蝎子很是不解地问道。“不是这样。背别的小动物可 以,只要我可以胜任,但是背你不成。”“为什么?”蝎子接着问。“因为你有个毒钩子,如果我背你到河心,你蜇了我,我就要死翘翘了。”听了青蛙的话,蝎子 哈哈大笑:“你弱智啊,你背我到河中间时我蜇你,你死了我还能活吗?”青蛙一想也是,就背起了蝎子。当他们游到河心的时刻,青蛙突然感应背上一阵撕心裂肺 的疼痛,接着便四肢发麻。青蛙用最后的力气问道:“你想自杀?”蝎子答道:“谁想自杀啊?我蜇你完全是出于下意识。”说完,两个小家伙就都沉入了河底。

在 这个故事里,青蛙开始是对蝎子保持警惕的。换言之,青蛙对蝎子的行为是有预见性的,它预测到了蝎子的行为将会导致的后果。但它放弃了曾正确的行动设想,错 误地认为:任何动物都会珍惜自己的生命,蝎子蛰我,它就会丧失生命,因此它不会蛰我。但它忘记一个致命的规则:逻辑只是理性条件下的,而下意识又往往能战 胜理性。

逻辑性的行为已不复存在,以我们所处的这个宇宙为例,人所知的是有局限的,最终我们将不可避免地陷入这一状态,即只要是逻辑推断 并 表达是合理,就会被认为是可行的。而我们的股民何尝不是,特别是由非理性主导下的市场,每次交易指令的发出,大多不是对计划的管理,而是非逻辑性的颠倒。 计划中不听小道消息,可一听到又神魂颠倒;计划按止损价止损,结果舍不得“割一点肉”;计划不去碰炒高的股票,结果仍控制不住上涨的诱惑!


第一节 “K线弧度理论”战略篇

在实践中我发现K线和KDJ指标经常会有不同的弧度(见图3—3—1),而这些弧度通常能带来一些重大机会,每一种弧度代表正在发生的行情对后面的波浪段有着很决定性的作用。

一位亏损老股民的挥泪自省:为什么当初我没学会这些形态理论!

图3—3—1

一位亏损老股民的挥泪自省:为什么当初我没学会这些形态理论!

图3—3—1

首先我对K线的不同弧度进行划分命名,名字很简单,就是外拱弧和内拱弧。文字的表述无法使大家理解,这时候,图形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为便于系统论述,现在再讲拱弧分成上涨和下跌两大块,首先讲上涨过程的外拱弧和内拱弧形态。

图3—3—1所示为600060海信电器2009年行情的周K线图,我将其划分为两段,每个方框代表一段行情。

下面方框中是一段外拱弧,上涨过程很漫长,涨速比较慢,从6块涨到12块(高点14块)用了40周的时间。后面方框中为内拱弧,从最低点差不多11块涨到25块只用了短短的12周的时间,很明显,后面这一段的涨速要比前面快得多。

外拱弧的形成就是因为涨速慢,用时长,所以K线重复叠加在一起,有时候数周都不涨,而是横盘。而内拱弧则不同,几乎每周都在往上冲,并且越往后速度越快,K线明显拉长。

这两种不同的弧度间的区分意义就在于我们要以较短的时间获取较大的利润,就必须寻找内拱弧,而内拱弧的出现通常是建立在外拱弧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我们要寻找已经走出外拱弧形态的股票(见图3—3—2)。大家可以看到在两种不同拱弧的过渡阶段出现了一个W形波浪,这里就是切入点。实际上,内拱弧就是加速段,能抢到加速段意味着短时间内获得丰厚的利润,不必经受漫长的等待。

一位亏损老股民的挥泪自省:为什么当初我没学会这些形态理论!

图3—3—2

一位亏损老股民的挥泪自省:为什么当初我没学会这些形态理论!

图3—3—2

对于中线选股,周K线有很大的作用,毕竟它能预示的周期比较长,不像日线那么灵敏,有时候灵敏是好事,有时候却不是,该迟钝的时候就应该迟钝些。下面讲一个日K线的实战案例。

图3—3—2为000001深发展2009年上半年的行情日K线图,左边是长长的一段外拱弧,中间是W波浪过渡区,然后最右边是加速段,我用红色箭头标出W形平台的两个波浪底。在2009年5月份我参加天涯股市论坛斑竹PK赛,10个人每人推荐1只股票参赛,当时我就以深发展作为参赛股。当时说好的规则是只允许中间一次换手,时间是一个月。最后在10只参赛股中深发展获得第2名。

同时,我自己也在账户上买入深发展,获得丰厚的利润。两个红色箭头所标注的地方,左边是60天均线节点,右边是30天均线节点,要把握住买点并不难。比赛时间只有一个月,加速段6月开始才出现,如果当时把比赛时间延长为两个月,我想夺得第一名是没有悬念的。因为其他股票后面没涨那么多。深发展两个月几乎涨了50%,而前面涨50%的外拱弧几乎用了5个月的时间,两者之间涨速对比差距十分明显。当时我选定深发展的原因就是看到前面长长的一段外拱弧,我意识到它可能会出现加速段(内拱弧),所以在回调到60天均线的时候我迅速出击,中间利用W波浪做了一次换手,30天均线节点处再次出击,然后等待加速段的到来。

W波浪第一底之后出现一个不太标准的均线麻花结,虽然不尽完美,但也勉强能发挥一些作用,只是后面涨幅小一些罢了。这是一只一线股,所以不能按照中小盘股的麻花结引发强劲上涨行情来衡量。一线股必须跟大盘同步,涨幅能多一倍就十分了不起了。大盘在对应的地方出现两个30天均线节点,所以操作个股的时候也可以作为参考依据之一。

下面的案例(图3—3—3)我没有操作,但是我发现它的时候它刚好进入过渡区,我没操作的原因是当时正好参与海王生物的题材爆炒行情,因为有更好的选择,所以我放弃了这个,但是它可以作为一次重要案例。

一位亏损老股民的挥泪自省:为什么当初我没学会这些形态理论!

图3—3—3

一位亏损老股民的挥泪自省:为什么当初我没学会这些形态理论!

图3—3—3

图3—3—3所示为002159三特索道2009年行情日K线,从2008年11月开始展开上行波浪,直到2009年8月形成完整的一个外拱弧波浪,然后是进入过渡区,这个过渡区不是前面两个案例那样的W波浪,而是平台三底形态,出现第3底的时间是2009年9月30日。这时候我发现它是因为国庆节到了,我要出去旅游,于是我想起旅游股。想到现在全国各地的旅游景点都安装了索道,我想这是一个挺有潜力的行情,随着旅游景点的不断开发,它还会有很好的发展潜力,从基本面考虑,这股票是有长期投资价值的。我看到它的时候从技术面看到那么长的一段外拱弧,而且已经展开过渡区形态,我知道进去的话胜算会很大。但是我却抽不出资金来参与,因为9月份开始海王生物暴炒十分疯狂,原因是甲型流感暴发,动不动就拉出涨停板,三特索道的内拱弧对我而言吸引力还不够,所以我把它推荐给我的朋友,遗憾的是他也没买。这是一段翻倍的行情,实际上我后来在海王生物上来回折腾还不如直接全仓买入三特索道,这是一次很重要的教训。题材股虽然轰轰烈烈,却不一定比内拱弧来得保险,而且加速段一出现利润也是十分丰厚的。它和深发展最大的区别是盘子小得多,可以走出相对独立的行情,它涨到2010年4月23日最高点将近20元,2009年国庆时才不到8元,超过150%的利润,而同期大盘是涨230点,合8%多一点而已,这差距太大了!

下面一个案例(见图3—3—4)是结合了甲型流感题材,很有意思。

一位亏损老股民的挥泪自省:为什么当初我没学会这些形态理论!

图3—3—4

一位亏损老股民的挥泪自省:为什么当初我没学会这些形态理论!

图3—3—4

这是600572康恩贝2009年的行情日K线图,从2008年底开始到2009年8月形成一个外拱弧波浪,涨速很缓慢。由于甲流板块的设立,我注意到它,挑选股票的时候我自然不会不注意到有外拱弧的康恩贝,所以我将它列为首选,同时也把它推荐给我的几位朋友,其中只有一个人提前买进去享受到连续涨停板,而我和其他几个人因为等待,最后错过了时机。它爆发行情的时候是开盘没几分钟迅速封上涨停板,根本来不及作任何反应,连续几天都是这么玩,所以第一波我错过了。直到10月底第2波上涨行情我才把握住,并且赚了点钱,这次选股是成功的,但是操作是很失败的,为了贪图蝇头小利而错失良机。在过渡区也出现近似W形的小波浪,但是最终却没把握住机会,算是一次教训。本来我已经看出来进入过渡区,应该尽早买进去才是,反正后面是一段暴利,实在没必要计较买高几分或者买低几分。从探底反弹到高点,如果把握好的话几天就50%的利润,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好的事了。

这只股票直到现在(2010年6月8日)依然远远跑赢大盘,收盘16.34元,而从2009年8月20日低点和大盘今日收盘同期对比涨幅是:康恩贝近117%,大盘-10.18%,大盘是负的,同期下跌285点,这差距更加明显了。

再讲一个案例加深大家的印象(见图3—3—5)。

一位亏损老股民的挥泪自省:为什么当初我没学会这些形态理论!

图3—3—5

一位亏损老股民的挥泪自省:为什么当初我没学会这些形态理论!

图3—3—5

这是000717韶钢松山2009年上半年的行情周K线,有点类似海信电器同期的走势。

这个外拱弧走得不是很明显,主要是中间的振幅大了点,但是基本可以看出前面长长的一段波浪涨幅很小,从最底点2.5元涨到内拱弧展开之前4元才60%,用了29周的时间,后面从4元开始拉到9元只用10周的时间,涨幅超过120%,两者之间的差距是很明显的。这里从周线上勉强能看出一个W波浪过渡区,日线看起来是平台三底形态,依托均线上行,整个均线呈现多头排列的标准状态。(我在下面的布林通道指标上标注出一个收口状态,这个在这里先简单说说,详细的留到后面第六章第一节,布林通道收口到极限状态意味着后面将出现爆炸性行情,要么暴涨,要么暴跌,而外拱弧转内拱弧只有暴涨一条路,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遗憾的是当时我没有发现它,而是等它最后连续拉出涨停板时才注意到,已经迟了,虽然我没参与,但是这段行情我却一直记着,时刻想着复制。

前面所讲解到的大唐发电战例(见图3—3—6)实际上也涉及外拱弧通过W波浪切换成内拱弧的过程。

一位亏损老股民的挥泪自省:为什么当初我没学会这些形态理论!

图3—3—6

一位亏损老股民的挥泪自省:为什么当初我没学会这些形态理论!

图3—3—6

我只做个图给大家看看,就不多作讲解了。

上涨的弧度部分就讲这么多,下面讲下跌过程的外拱弧和内拱弧形态。

首先我要讲的是大盘指数在2008年见底之前我的一个重要的判断依据,那就是弧度发生改变。大盘在2006年开始主升浪行情的时候,2007年“5·30”行情之前的3个主升浪都是内拱弧,而“5·30”后最后的一个主升浪是外拱弧,然后6124点之前出现加速段,改变了弧度,结果大顶很快就呈现出来。而在2008年开始之后,每一个下跌浪基本都是外拱弧,一个外拱弧夹一个平台,然后又是一段外拱弧。

在上涨过程中,外拱弧的时间会很长,而下跌也一样,外拱弧出现意味着下跌浪的时间会被拉长,开始几天跌速很快,然后渐渐变缓,到波浪底部速度已经非常缓慢了。这是钝刀子割肉的状态,杀得大家连脾气都没有,可见下跌过程如果遇到外拱弧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见图3—3—7)。

一位亏损老股民的挥泪自省:为什么当初我没学会这些形态理论!

图3—3—7

一位亏损老股民的挥泪自省:为什么当初我没学会这些形态理论!

图3—3—7

大盘在杀到2008年底出现内拱弧加速下跌行情的时候,我在“别境解盘”中讲到大盘指数的弧度发生改变,可能是见底信号。但是所有人都不知道我所说的是什么意思,直到现在我才正式将这部分内容讲出来。当时我参照了大盘在大牛市中的弧度转换过程,将这个过程颠倒过来,在见大顶之前主升浪弧度发生改变,然后出现加速段见大顶。下跌过程中前面一直是外拱弧形态,直到最后在大蓝筹股(如工商银行)跌停的作用下出现内拱弧,第二部分中讲到熊市最末段以大蓝筹股的补跌为见底信号(牛市以大蓝筹补涨为见顶信号),于是这一段很重要的弧度改变行情我用来作为底部信号的研判,后面的补充浪杀得凶,但是在1700点以下的区域我没有抛出一股,而是满仓死撑着,因为我知道大势必定见底了。

大家从图3—3—7中可以看到一个很奇妙的现象,从牛市确认起,走出3段内拱弧,1段外拱弧加1段补充浪,而从熊市确认起,走出3段外拱弧,1段内拱弧加1段补充浪,整轮牛—熊市的波浪完全对称。到目前为止,对于整轮牛—熊市的行情技术分析,只有“K线弧度理论”能作出准确到位的解释,无论是“均线理论”还是“波浪理论”都不能做到这一点,它们只能解释一部分的内容,而不是全部。

下面讲个股上的案例。

这是002264新华都2008年底到2009年初的行情日K线(见图3—3—8),我在中间用一条直线将它隔成两半,并且标出一个“W”方便大家分辨出双底形态,大家可以看到左右两边的图形几乎对称,这是很有趣的一种现象。

一位亏损老股民的挥泪自省:为什么当初我没学会这些形态理论!

图3—3—8

一位亏损老股民的挥泪自省:为什么当初我没学会这些形态理论!

图3—3—8

上市开始是一段外拱弧,接着切换成一段内拱弧,见底,并且走出双底形态,W中间隔开,进入下一段行情,走出一段外拱弧,接着切换成内拱弧。最后这一波内拱弧行情我参与了,不过没赚到多少钱,原因是大盘这时候行情并不好,该股受到大势拖累,所以拉不动。但是后面从3月到7月却涨得挺厉害,超过100%,这也算跑赢大盘了。

上涨过程寻找到外拱弧之后是主动出击,下跌过程正好相反,当你看到外拱弧之后,最好赶紧逃命,一旦出现内拱弧非杀得你丢盔弃甲不可!

“K线弧度理论”有两大作用,一是帮你寻找有大行情的股票,用最短的时间获取丰厚的利润(同时可以告诉你不必在外拱弧波浪推进过程中浪费大量的时间);二是帮助你研判大势,K线弧度一旦改变将意味着大拐点随后到来。

均线理论用来研判大势通常会比较滞后,在上涨过程中等到均线反压的时候通常已经遇到跌,甚至是遇到大跌;而下跌过程等到开始跳跃均线进行底部确认的时候,同样已经错过了一大段行情。这个滞后的问题是均线理论的最大硬伤。而这里的弧度理论就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在大顶或者大底出现之前,通常会发生K线弧度改变,这是实时反映出来的现象,可以提前作出判断,这是弧度理论最大的用处,它不存在滞后的问题。比如在2008年底大盘指数外拱弧转内拱弧加速下跌的时候我就运用弧度理论作出预判断,1800点抄底进去,当天就出降税的消息,这一次抄得很准,所以赚到一笔。虽然后面又出现一段补充浪,但是毕竟是底部区域,内拱弧的底部是整个大底的左肩底,中间大底出现的时候已经早有心理准备,所以不至于在恐慌中割肉,而是满仓坚持住,直到右肩底出来,确认了熊市大底,将思维转换为牛市状态。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有一种感觉,就是每一种行情的研判都不止一个理由,而是若干个理由重叠在一起,同时指向一种结果,而这个结果才能作为预测结果,并由此制定出相应的操盘计划,选择正确的操作策略。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些不同技术分析方法相违背的情况,处理这个问题就得靠个人经验了,看你对哪一种方法比较信赖。下面所要讲到的各种技术分析方法也都不是万能的,它们只能在某方面发挥作用,而我就是要告诉大家这些方法的优点和缺点。


第二节 底部形态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股评者在分析的过程中讲到双底、三底,或者其他底,这些名词如果不经系统讲述,可能很多人都弄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底部形态的研究将决定你是否能以最低的价格建仓,从而获取最大化的利润。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买入的价格是最低的,甚至是记录价,但是真正做到的人寥寥无几,大部分人甚至整个底部都错过了,等到拉升的时候才发觉该买入了,同时为错过底部而懊恼不已。有的人却因为错判底部,提前买入,结果挨了一段大跌,原来以为的底部成了中间的平台,这也是一个很糟糕的结果,真正底部出现的时候,可能你已经套牢在半山腰,而这也是常有发生的事情。所以,这一节内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将底部形态进行划分,分别是:双底、三底(分头肩底和平三底)、碟形底、平底、圆底、多重叠加底。

1、双底

如图3—3—9所示,这是取自大盘指数2005年7月的一段日K线图,这是一个很标准的双底形态。

一位亏损老股民的挥泪自省:为什么当初我没学会这些形态理论!

图3—3—9

一位亏损老股民的挥泪自省:为什么当初我没学会这些形态理论!

图3—3—9

双底也叫W底,这是一个很形象的名词。大家可以看到左右两个底部的最低点位有细微的差别,左边底略低于右边底,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理论上双底必须是右底高于左底,否则不成立。这是一个很容易被人忽略的条件,在中间的平台上也常出现类似的双底形态,但是右底低于左底,最后又来一段下跌浪。

中间顶架着一根黄色线是我画上去的底部颈线,这根线很重要,用来衡量突破标准,W最后一笔是向上突破,这时候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大家必须记住,就是突破颈线的时候必须伴随着明显的放量,成交量必须迅速放大才有效,否则为假性突破,后面将会跌多一波回来。哪怕前面双底点位符合要求,冲颈线的时候不符合要求,则双底同样会以失败告终,成交量是这个地方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同时也必须收出大阳线,而不能是其他形态。再次强调:只有在伴随着大量交易活动的时候,穿透颈线突破才能被肯定地认为是一个确认信号。

前面讲到的波浪形态时那张图大家也可以回过头去看,那就是一个标准的双底形态,然后放量拉起来突破颈线,接着回抽确认,然后再次上涨。还有西藏旅游(第三部第二章第四节)那张图也是一个双底,那次没有回抽,直接大涨两波。利用双底形态做波浪段投机是最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大家要努力掌握,双底是最常见的,任何时候都可能出现。放量突破颈线时追进,有把握时也可以在右底出击,但这个得靠其他辅助工具分析。比如均线、KDJ、MTM等一些指标综合分析。当然,最重要的是你的想象力和眼力,看你能否提前在脑子里想到双底的模型。

2、平三底

图3—3—10中所示为平三底形态,取自大盘2005年10月到12月行情的日K线。

一位亏损老股民的挥泪自省:为什么当初我没学会这些形态理论!

图3—3—10

一位亏损老股民的挥泪自省:为什么当初我没学会这些形态理论!

图3—3—10

我在图中标注出1、2、3三个底,A、B两点为中间顶。

平三底和头肩底的最大区别是平三底的3个底是在一条平行线上,左底最底,B顶最高。而头肩底是中间底最低,区别就是最低点的位置。

在这里,B顶比A顶高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如果反过来,三底就不成立。大家可能会注意到,在B顶的那一根大阳线伴随着明显的放量,按理这可以确认为双底,后面会拉开一段大涨行情才是,为什么又打回来呢?实际上这里是在跳跃均线(为了不使画面混乱我制图时隐藏了均线),受到30天均线的压制作用,这时候,均线理论就发挥作用了。就算它已经符合双底的所有条件,但是与均线理论相违背,这个时候往往走得比较曲折,这就是预测的难点所在。但是在这里买入也不必担心,因为后面再打回来筑一个底之后还是会冲上来,并且展开一段升浪。

突破颈线的时候同样会有关于成交量同步放大的条件,这里不像双底的放量那么明显,但是也是增量了,主要是因为前面几天的成交量持续维持较高的水平,想要明显大幅度放量不太可能。

3、头肩底

图3—3—11中所示为深圳成指2008年熊市大底的筑底过程,这是一个很标准的头肩底形态。

一位亏损老股民的挥泪自省:为什么当初我没学会这些形态理论!

图3—3—11

一位亏损老股民的挥泪自省:为什么当初我没学会这些形态理论!

图3—3—11

大家可以看到,最低点是中间大底,然后左肩底略低于右肩底,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头肩底的右肩底点位最高,如果右肩底低于左肩底,则头肩底不成立。头肩底的中间顶基本持平,两者连线便成底部颈线。大家可以看到在右肩底筑成之后有一段强劲的上涨行情,伴随着明显的放量,突破颈线的那一天是大阳线,成交量明显放大,比前几天只大一些,但是比起底部就大太多了。头肩底之后还有一波回抽确认的过程,和跳跃均线一样,筑底过程也涉及突破后的回抽确认问题,这是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即使没有回抽确认,这个头肩底也是成立的,有回抽确认则行情走得更谨慎,更稳妥一些。

4、碟形底

下面要讲的是比双底和三底少见些的碟形底,顾名思义,它的形态大致上像一个平放着的碟子,我想大家都认识这种吃饭工具吧?

图3—3—12所示为600050中国联通2006年下半年行情的日K线。

一位亏损老股民的挥泪自省:为什么当初我没学会这些形态理论!

图3—3—12

一位亏损老股民的挥泪自省:为什么当初我没学会这些形态理论!

图3—3—12

大家可以看到上面用黄色的弧线画出一个碟状的底部趋势线,上面是一根底部颈线,在突破颈线的时候同样是大幅度增量的阳线进攻上去,然后是小ABC三波调整浪回抽颈线进行突破确认,然后震荡上涨波浪拉开。碟形底比较有意思,你很难在上面直接分辨出双底或者三底,里面的小浪底是钝化的,不像上面讲到的双底或者三底那样尖,而且没有很明显的反弹波浪,整个波浪形态很混乱,根本无法用波浪理论进行划分,而且筑底的过程相对漫长一些。

出现这种行情的话完全不必在底部耗费时间,可以等待放量突破颈线的时候再追击。碟形底后面行情的发动速度比较慢,冲破颈线之后还需要一个缓慢的造势过程,但是这种行情到后面加速的时候会很猛,通常是以内拱弧的形态出现。这又回到前面所讲到的内拱弧切换外拱弧部分的知识点。

5、平底

平底主要出现于市场很低迷的时候,交易量很少,所以没有大的波动,这种底部形态在2005年以前的大熊市中出现比较多,或者是一些新上市的大蓝筹股也常有这种底部形态出现。这种底部的筑底时间很长,非常磨人,但是,“横有多长,竖有多高”这句话却能在这种底部得以验证,一旦行情发动,涨起来那是十分惊人的,幅度会很大,横得越长涨得越凶。

图3—3—13中所示是601988中国银行2006年上市后一段时间的行情。如果从长周期K线上看的话可能是双底,而日线上看是两个平底,右底略高于左底,基本上看不出波浪,就是天天窄幅横盘震荡,这个底走了近半年的时间,然后突然高强度放量突破。突破之后没有立刻拉动,而是继续横盘震荡一段时间,回抽颈线确认,然后再拉出一段内拱弧波浪,涨起来那真叫猛。

一位亏损老股民的挥泪自省:为什么当初我没学会这些形态理论!

图3—3—13

一位亏损老股民的挥泪自省:为什么当初我没学会这些形态理论!

图3—3—13

底部横盘是属于超级主力吸筹的过程,他们有的是钱和时间,需要吸到足够的筹码才会拉盘。毕竟是大蓝筹股,一旦发动,很多人根本来不及作出任何反应,它会连续进攻,敢大胆追涨的人很少,因为大家都不知道它什么时候见顶,只有里面的主力操盘手清楚。要把握这种行情倒也不难,只要在突破回抽的时候买进去就可以了,用不了多久就会拉升,之前就耐心做个旁观者,或者去操作别的股票,完全没必要在上面浪费时间,要知道,机会成本也是成本。

由于圆底出现的概率实在太低了,我专门拿出来讲也没多大意思,完全没必要为了那些低概率的行情浪费精力,大家主要能把握好以上几种底部形态就足够了,市场上近2000只股票,大部分的底部形态在以上几种中出现。下面要讲的是一种叠加的底部形态,是综合了以上各种底部形态叠加成的大底形态,上面所讲到的那些底部形态会作为子底形态夹于期间。

6、多重叠加底

关于这一部分的论述主要是针对大市的底部所作的分析,对以后研究判断熊市大底有比较重要的意义。作为一轮大熊市的底部,必定不是简单的双底或者三底形态,而是复杂的多重底部形态叠加在一起。如果将一轮中级调整的K线转化成60分钟周期或者30分钟周期,你将会看到大底的形态实际上也是多重叠加形态,不是简单的双底或者三底,所以,这部分的内容也可以用于一轮中级调整中60分钟周期以下K线的大底研判。

图3—3—14为大盘2001—2005年大熊市最后阶段的筑底进程,发生在2005年下半年,这个过程长达半年的时间。大家可以从上面看出,自颈线以下切分为左右两侧,左侧是一个双底形态,而其中的右底又是一个小双底形态,右侧是一个小三底形态,如果从周线上看,整个过程就简单一些。左侧双底筑完之后有一次假突破动作,这里之所以会成为假突破,主要是成交量放大的幅度不够,前面小双底筑完开始大涨一波的时候已经伴随着明显的放量过程,而后面这个突破,理论上应放量幅度更大才有效,而实际是比前面还小,所以这是假突破,这个诱多动作非常成功。而后面真正强势突破的时候,成交量比假突破时要大得多。

一位亏损老股民的挥泪自省:为什么当初我没学会这些形态理论!

图3—3—14

一位亏损老股民的挥泪自省:为什么当初我没学会这些形态理论!

图3—3—14

成交量自始至终都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大家在运用的时候千万不能勉强,更不能马虎,一定要很严谨地对待这个衡量标准,否则你可能在假突破的时候买入在波浪段的最高点,那无疑是个糟糕的结果。虽然最后也能解套,但是你会浪费一次机会,并且牺牲大量的时间,忍受痛苦的折磨。

叠加底的形式不止是大双底形态,也可以是大头肩底叠加,而头和左右肩膀又各自成为一个复杂的底部形态;或者大双底分出两个小三底;还有多重碟形叠加成一个大的头肩底形态;也有双平底叠加的形态……叠加底通常出现于大底,筑底过程十分漫长,而其中又蕴涵了许多投机波浪段的机会,可以利用一些大的反弹浪进行波段操作,而真正突破大底之后又将是大行情的发动。这种漫长的筑底过程在突破之后一定会有回抽确认动作,这和前面讲的双底不同,双底很多时候是不进行回抽确认的,直接以放量大阳线突破确认。见图3—3—15。

一位亏损老股民的挥泪自省:为什么当初我没学会这些形态理论!

图3—3—15

一位亏损老股民的挥泪自省:为什么当初我没学会这些形态理论!

图3—3—15

图3—3—15所示为600029南方航空2009年4月—2010年4月的行情。

大家可以看到长长的平台震荡区被划分成三个底部,而三个底都是碟形底,三个底组成一个头肩大底形态。左肩碟形底的底部明显高于右肩底,以前两个底的颈线连线构成平台中轨线,这根线也是主力建仓的成本线,波浪段的黄金比率计算取点就以这根线为基准。

上面每一次放量突破我都进行标注,包括最后突破大底颈线后进行回抽确认也都标注在上面,我就不多说了。特别值得说的是本来第一底已经出现大幅度放量突破的行情了,遗憾的是遇到大盘2009年8月开始见3478点(2009年牛市主升浪顶)回落,它的发动时机实在不好,所以被拖下来,南方航空是一线股,很难走出完全独立的行情,可见大势还是很有决定性作用的。大盘大跌浪过程中,一线股是无法幸免的,这一点大家要记住,无论多漂亮的形态都抵挡不住,千万不要贸然对抗大势!最后面大底筑成之后利用大盘反弹波浪强势上涨,这是顺势的作用。在顺大势时,这种形态很漂亮的股票就可以领涨大盘,走出远强于大盘的行情,所以顺势而为是非常重要的。在大势好转的时候,选一些形态比较完美的股票会取得比较好的成绩。南方航空这段行情主要的题材是人民币升值预期,这涉及基本面的知识,第二部已经讲得足够多,这里就不多说。南航在回抽确认时我是进了,也享受到一段上涨,但是没拿住,因为股性活跃,每日振幅较大,贪图交换手的利润,结果给做丢了,只赚了点小钱,深感遗憾,这是因小失大的教训之一。

图3—3—16所示为601727上海电气2008年初上市后一段时间的行情日K线。

一位亏损老股民的挥泪自省:为什么当初我没学会这些形态理论!

图3—3—16

一位亏损老股民的挥泪自省:为什么当初我没学会这些形态理论!

图3—3—16

我用红色箭头标出左右各3个底部,这是一个近似对称的大双底形态,左右分为两个小三底,中间原本已经有突破的意思,但是刚好遇到大盘一段回调,所以又打回来筑成右侧三底,突破颈线之后同样有一次回抽确认的动作。这只股票在突破之前我就买入了,突破前由于见大盘行情不太好,又抛掉,结果它强行突破,于是我错过了两天大涨行情。但是回抽确认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冲进去,于是我享受到后面一段上涨行情。回抽确认通常就是一个最佳买点,买进去不必等,立刻开拉,而且涨幅比较大,属于时间周期短,利润高的一段行情,这是非常好的一种投机方法。

最后再讲一个案例(见图3—3—17)。

一位亏损老股民的挥泪自省:为什么当初我没学会这些形态理论!

图3—3—17

一位亏损老股民的挥泪自省:为什么当初我没学会这些形态理论!

图3—3—17

这是600052浙江广厦2006年下半年的行情日K线。

大家可以看到上面是一个二级叠加的大底形态,上下两个平底,中间一次增量突破跳级,真正行情的启动是在后面一次放量突破。前面中国银行大家就看到平底一旦涨起来的威力,这又是一个案例,这种底部形态一旦发动,行情的确十分强劲,大盘股可能涨幅还小一些,小盘股是很容易翻倍的。

由于这种底部和中继平台矩形通道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在这里有一条重要的研判规则必须告诉大家:在出现放量突破确认行情之前,一律以下跌中继平台处理。换句话说,只有放量突破确认上涨行情才能将其视为平底,否则一律视为下跌中继的矩形通道,切不可冒险进入做多。

还有一些通道形的底部我没有讲到,这些底部通常是由很多个尖底构成,不能纯粹以几个底来定义,只能以趋势通道来区分,主要是涉及下一章的内容,与这部分知识点有叠加,我考虑了一下还是放到后面讲解比较好一些。

到此,整个底部形态大致就讲完了。我再一次强调,其中最重要的判断依据就是突破时有没有大幅度放量,只有大幅度放量才能确认。而买点可以是突破确认的第二天开盘,也可以是后面回抽确认在颈线处买入,最好不要当天攻击颈线的时候买入,一旦收盘发现全天成交量没有大幅放大,变成假突破的话会很麻烦,没必要冒险。后面的波浪段启动时通常涨幅会很大,完全没必要为了多赚几个点冒极大的风险,如果有足够的耐心,我建议在回抽确认的时候买入,所有的确认点都在颈线附近,这个位置的价格是很低的,而且买入之后不需要等待,行情会在几天之内完全启动,波浪段迅速展开。同时,必须记住一点,不要对抗大势,在大势不好的时候,首先要想到可能会出现多重叠加的底部形态,无论之前筑底形态多完美都不能冒险对抗大势。


第三节 顶部形态

顶部形态不像底部形态那么好辨别。大势见顶过程比较复杂,大盘指数还算好研判,个股的难度是很大的。大盘破年线就难以翻身,而个股、特别是那些小盘股经常会再攻回来,很多时候顶部是无数个尖顶构成,而且没有特别明显的形态可以区分。

大家都知道底部形态判断的过程中成交量是最重要的指标,放量突破则行情确认,但是顶部没有这样明显的指标可以参考,通常是缩量持续下跌,破顶部颈线的时候也没有明显的放量或者缩量的动作,有时候会有诱多动作出现,但不是绝对的,至少不像底部回抽确认出现的次数那么多。所以利用顶部形态来进行划分判断是高难度的,但是这并不代表顶部形态的研究毫无意义,其中还是蕴涵了一些可为之机的。只要你善于把握,利润也很丰厚。

由于成交量指标无法用于顶部形态的判断,我在实践中通常用布林通道指标(趋势型技术指标)进行研判。

1、双顶

图3—3—18所示为600072江南重工(现改名为中船股份)2007年下半年的行情日K线。

一位亏损老股民的挥泪自省:为什么当初我没学会这些形态理论!

图3—3—18

一位亏损老股民的挥泪自省:为什么当初我没学会这些形态理论!

图3—3—18

这是一个很标准的双顶形态,双顶也叫M形顶,很形象。大家知道双底是最常见的一种底部形态,而双顶也是比较常见的。M形顶和W平台通常会使人混淆,这一部分内容下一节将会讲述,这里先不说。这是我的一个实战案例。当时正好是2007年国庆,我以重仓资金进了中国远洋,剩下的一部分资金就在M顶的中间底买入江南重工,上面我用红色箭头进行标示,同时在下面的布林通道中轨线处也作了标示。通常大行情一波强势回调动作中,布林通道的中轨会激发一波反弹行情,所以我就在这个地方买入,而且是下午收盘前的跌停板上,临收盘几分钟它冲开跌停板。

冲第二顶的这一波用黄金比率计算是0.382,用这个比率主要考虑的是前一波回调的幅度,大家知道双底是第二底高于第一底,双顶相反,通常是第二顶低于第一顶,有了这两个条件,就不难计算出第2顶的高度。所以这一波我的操作很成功,几乎完美,4天的时间获取40%的利润,卖出价离第二顶的记录价很接近,10点半开盘冲到快涨停的地方我就出掉了。然后是等待它跌回来,到顶部颈线的时候受到支撑作用,又激发一小波反弹,注意,这是一次诱多动作,如果真正做多,展开一波升浪再创新高,M顶的形态就会立刻变成W平台,就像前面我标注出来的W形次级平台那样的形态。为什么这里会是诱多动作呢?大家看下面的布林通道指标,当跌到颈线的时候,实际上已经破了布林通道的中轨线,而前面的W次级平台虽然也是收口,但是始终没有破中轨线。布林通道收口通常意味着一波行情的终结,这是最基本的研判方法。这个诱多动作由于我事先作了估计,所以我在跌停板上又买入一次,隔天涨停,第三天上冲的时候出掉,十几个点利润到手,从此之后它就被我踢出票池,直到2009年牛市开始才想起它。抢诱多行情有很大的冒险成分,弄不好会被套牢在半山腰,所以这是不可取的,运气是主要的成功因素,虽胜不足为荣,更不可复制,只能当作一次笑谈罢了。

后面一波大跌浪,在次级平台上轨线延伸处激发K线反弹,通常这些平台轨道线都会发挥一些作用,在下跌后的反弹中也是如此,平台下轨线有很大的压制作用,而且通常会成功,这里可以抢反弹,胜算概率很高,但是我当时已经没有精力`看它。

2、三顶

图3—3—19所示为600997开滦股份2007年8月到2008年10月的行情日K线。

一位亏损老股民的挥泪自省:为什么当初我没学会这些形态理论!

图3—3—19

一位亏损老股民的挥泪自省:为什么当初我没学会这些形态理论!

图3—3—19

这是一个拉长的三顶,上面讲的是很短的双尖顶,而双尖顶在短周期行情中常常出现,大顶出现的概率很低。大双顶是比较常见的,像上面所讲的唐钢就是属于大双顶,还有南方航空、中国船舶2007年大牛市筑出来的顶都是属于大双顶。开滦股份是大三顶,顶部颈线支撑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筑顶行情。真正决定顶部形态的是年线,当年线形成反压的时候,跌破颈线才算是筑顶行情的终结。而前面一波短暂破颈线,在年线的作用下激发一波强劲的上涨浪行情。像这样的三顶形态其实并不多见。

三顶也好,双顶也罢,第一顶都可以用来作为标杆,当跌一波下来并且形成反弹之后,可以切入做多,以前顶高点为基准点,涨到前顶附近的时候获利平仓出局。这是做顶部行情的一个技巧。我做唐钢的第二顶行情也主要依据了这一点,首先就是假定为大双顶,把第一顶记录价作为标杆,最后我没有卖在最顶上,主要是受了武钢的影响。当时武钢第二顶竟然创出新高,我错误地以为又一段主升浪开始,所以唐钢才挨到见顶回落之后出局。实际上武钢创新高就是一个反技术诱多行情。三顶也有头肩顶的形态,就是中间顶最高,左肩高于右肩,这样的形态为头肩顶,实际上把头肩底翻转过来看就是了。由于简单的大双顶或者大三顶出现的次数不是很多,所以我主要讲复杂的叠加顶形态。

3、四顶(双头双肩顶)

上面通过K线弧度形态和均线理论都分析过大盘大顶,现在通过顶部形态进行分析(见图3—3—20)。

一位亏损老股民的挥泪自省:为什么当初我没学会这些形态理论!

图3—3—20

一位亏损老股民的挥泪自省:为什么当初我没学会这些形态理论!

图3—3—20

这是大盘指数2007年大牛市的大顶,很明显,这是双头双肩顶,也可以称为四顶,左右两个肩顶几乎等高,上面的第二顶略低于第一顶,这是比较标准的双头顶形态。大家可以一目了然,所以我就不必多说。

4、叠加顶

图3—3—21为600748上实发展2007—2008年筑顶行情日K线,这是一个复权后的图。

一位亏损老股民的挥泪自省:为什么当初我没学会这些形态理论!

图3—3—21

一位亏损老股民的挥泪自省:为什么当初我没学会这些形态理论!

图3—3—21

这是一个多重叠加的顶部形态,我在上面画出顶部颈线,然后中间用一根分界线将大顶隔成两边,这是一个大双顶,所以我在分界线上标了个M字。

大家可以看到,第一大顶是个双头双肩顶,非常标准。而双头里面,又各自走出一个小双头顶,所以就变成4个小浪顶,加2个小浪肩,非常对称的一种形态。在最左边的左肩浪底我标出红色箭头,下面的布林通道中轨激发一波反弹行情,这一波我参与了,抢了一个小浪的行情,小有获利。

大双顶的右边是一个三角通道顶,这部分涉及下一章的内容,这里先简单讲一点。这是一个对称三角形通道,大家可以看到上面有无数个小浪尖接触了顶部趋势线(通道上轨线),浪顶逐渐下移,而浪底也逐渐抬高,振幅越来越小,在通道的最末端破位下行,下面对应的是布林通道向下开口,下跌行情展开。快速跌破颈线之后又有一小波回抽确认的动作,然后又是一波强劲的下跌浪。

下面作个总结:顶部形态无论是哪一种,都不能提前预知,它有很严重的滞后问题。所以,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它的主要作用是坚定你对牛市大顶的判断,从而坚定接下来对熊市的判断。长线资金的话可以利用顶部形态确认进行平仓操作。对于中短线投机者而言,顶部形态的作用不大,这种方法不如K线弧度理论、均线理论甚至是波浪理论那么好用,它比前三者都要滞后,必须走过了才能完全划分出来。即使你技术高明一些,想象力强一点,也必须走出一半的时候才能判断出另一半来。顶部的判断主要是为了出货,主力底部启动拉盘过程有明显的放量信号让散户跟进,顶部的出货过程是悄无声息的,他们可不想让大多数人看出来,最好是制造一些假象引诱人进去接筹码,这也使得顶部的判断难度较底部大得多。我个人认为主要还是用均线来判断比较好一些,均线出现反压的时候就必须小心应对,尽量避免冒险的操盘动作。


第四节 平台形态

这一节所涉及的内容是对M形顶和W形底的中间形态进行补充论述。在上涨和下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中继平台,这些平台常以M形或者W形出现,而其他形态的平台涉及K线趋势的概念,在接下来的一章中将要进行归类论述,所以这里不涉及。这些内容或多或少有些交叉,为了形成完整的系统,只能进行拆分。简而言之,这一节所涉及的都是很简单的平台形态,复杂的留到后面一章去。

1、上涨中继W平台

在2007年6月6日,我在天涯股市论坛发了一个帖子,题目叫《大盘正形成斜面M字波浪》,当时普遍认为大盘将见顶,一开始我也是这么认为,但是后来渐渐发觉,有可能会形成中继平台,M形顶转化成W形中继平台,结果是后者。

大家从图3—3—22中可以看到A顶高于C顶,而B底低于5底,由于A、C两个顶的高低符合双顶条件,所以大家才比较担心大盘以双顶的形态结束大牛市。后来我看C浪的跌速慢下来,而且一段时间持续缩量,这让我意识到可能会出现强劲的反弹,走出W形态的波浪来。7月3日我开了个帖子叫“别境解盘”,在里面准确预测了7月6日的V字探底反弹行情,在低点号召抄底,就是这一战的成功奠定了绝高人气的基础。

一位亏损老股民的挥泪自省:为什么当初我没学会这些形态理论!

图3—3—22

一位亏损老股民的挥泪自省:为什么当初我没学会这些形态理论!

图3—3—22

大盘并没有那么急着反弹,而是接下来进入9天的横盘震荡,让大多数人摸不准方向。判断这样的行情的确是高难度的,之前大反弹或许对主升浪的信心会很充足,但是这一缩量横盘,绝对会使大多数人疑虑——这符合双顶的条件。这样一来横盘之后就是一段大跌浪展开。但是,很快又出现放量大阳线上冲的行情,特别是7月23日大幅放量冲破顶点连线(通道上轨线),这是明显的突破信号,预示着新一轮上涨行情拉开序幕。前面在讲底部形态的时候就说到,放量大阳线突破颈线将标志着筑底结束和上涨的开始,那么在筑平台的过程中也是如此,由于前面是一波主升浪,平台震荡阶段,一旦出现这样的行情,也可以确认为平台震荡行情结束和主升浪开始。

假如这里横盘之后没有出现2根放量突破的大阳线,而是向下跌破了通道下轨,那么双顶就完全确立。

2、下跌中继M形平台

图3—3—23为大盘指数2008年中的一个M形平台,这个平台一度被人认为可能是双头双肩底,但是最终演变成下跌中继平台。前后都是两波大跌浪,中间是个M字形波浪。

一位亏损老股民的挥泪自省:为什么当初我没学会这些形态理论!

图3—3—23

一位亏损老股民的挥泪自省:为什么当初我没学会这些形态理论!

图3—3—23

这里中间底明显高于前面一个浪底,而往左边的一个小浪底更高一些,处于肩膀的位置上。如果右边没有跌破通道,绿色箭头的地方下跌变成放量上涨,则双肩的形态也能筑成。但是这段时间持续缩量,破位下行的时候也没有明显的放量,后面两根大阴线也只是小幅度增量而已,并不是很明显。下跌过程平台破位和上涨不一样,上涨需要明显放量来确认,下跌是没有的,甚至出现缩量大跌都是可能的。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承接盘的问题,在中国没有做空机制,所以下跌破位不需要放量,也不可能放量,只要承接盘少了,立刻就跌下来。而上涨需要大家的买入热情,资金做多热情高涨,疯狂地买入,这才能造成大幅度放量上涨的局面。

前面将筑底形态时强调必须放量突破才能追击,原因就在于此。你不知道那是筑底还是下跌中继平台,所以必须放量突破颈线才能追击做多,否则你就有可能像上面这个平台一样,追进去的时候遇到新一轮大跌。这种下跌平台的走势也进一步印证了上面第二节所讲的出击时机的重要性,没有确认之前绝对不能冒险!当时我就是太过于冒险,所以吃了亏,在南方航空上遇到一波大跌,损失惨重!这是惨痛的一次教训,也使我深刻认识到“放量突破确认行情”的重要性。没有这个,凭着想象贸然出击是非常危险的,特别是平台前面是一波大跌浪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即使当时的股价已经跌得很低,初现投资价值,但是,当时也流行一句话:地板之下还有十八层地狱,再往下还有……

再一次郑重强调,无论是上涨中继平台还是下跌中继平台,在没有放量冲破通道上轨确认行情之前,绝不能冒险抄底做多!


炒股正确理念、认识:

1、不要担心会错失机会,善猎者必善等待。在没有大机会出现时,耐心等待机会。交易之道在于,耐心等待机会,耐心等待最有利的风险/报酬比,耐心掌握机会。

2、不稳定盈利之前,永不盲目加码。身边太多的人,融资融券输的一塌糊涂,生意本金有去无回,炒股炒得生活正常运转的基本资金无法保证,家庭矛盾重重。我想说,不管股市新人,还是老人,建议在不能长期稳定盈利之前,永不盲目加码。股市里,稳定胜过一切。

3、永远不要从盈利到亏损,建立安全获利的护城河。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本来明明赚了十几个点,跌了两三天不仅利润没了反而套了进去,甚至可能越套越深。这里其实你可以给自己规定一条交易铁律,永不从盈利到亏损,怎么做到?就是从大赚到还赚一些,就时刻保持警醒,开始分批跑路,不断降低你的持仓成本,修建好你安全盈利的护城河,使得你遇到任何极端情况都可以全身而退。

4、不要骑牛找牛,有舍才有得。可以说,每个人都有可能买到过大牛股,但是内心的贪婪(想换更好的股)和恐惧(洗盘就跑路),以及技术上的不成熟,会导致你很难成为笑到最后的人。一亿的欲望一天的耐心是频繁换股的错误根源。思想复杂是炒股的天敌,最终你会发现,所谓大道其实就是少而正确的不断重复。那么,与其时刻骑牛找牛,不如咬定青山不放松,只要趋势不坏,就一路持有,与庄狂舞。

5、尽量回避不确定走势,只在明显的涨势中下注。并且在有相当把握的行动之前,再给自己买一份保险(止损位摆脱出局),以防自己的主观错误。

做交易,必须要拥有二次重来的能力,包括资金上,信心上和机会上。你可以被市场打败,但千万不能被市场消灭。我们来到这个市场是为了赚钱,但是这个市场却不是全自动提款机。 进入股市,就是要抢劫那些时刻准备抢劫你的人。股票投机讲究时机和技巧,机会不是天天有,即使有,也不是人人都能抓住。要学会分析自己擅长把握的机会,以己之长,攻彼之短。有机会就捞一票,没机会就观望,离开。如果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擅长什么,就不要轻举妄动。与鳄共泳有风险,入市捞钱需谨慎。 做交易,最忌讳使用压力资金。资金一旦有了压力,心态就会扭曲。你会因为市场上的正常波动而惊慌出局,以至事后才发现自己当初处于非常有利的位置。你也会因为受制于资金的使用时间,在没有机会的时候孤注一掷,最终满盘皆输。

6、勿满。常言道:谦受益,满招损。心怀谦卑之心,方有若谷虚怀。

这里我所说的勿满应该包含有四层含义:

时间上勿满:即不要时时刻刻入市操作,不要去过度交易。减少交易次数,提高交易质量,去追求少而正确,不断简单重复即可。

仓位上勿满:尽量不要单只个股满仓;不管几只个股,最好时 刻留有机动仓位。

利润上勿满:不要追求买卖点的极致完美,试图买在最低卖在最高,这种苛求会导致操作结果与心态的双重失真。

性格上勿满:骄傲自满是炒股大忌,自满会阻碍你形成自己的交易模式与操作风格,从而增加交易的随意性。自满情绪会让一个菜鸟误以为自己是高手,误以为自己心法无上,一朝顿悟,明日即可出招必杀,摘叶成剑,功成名就,名满江湖。实际上最后往往剩下的只是虚幻的满足,和现实资产的累累伤痕。

实战中从以上这四层含义来看,性格上的勿满需要长期心性的修炼,除此以外,最最重要的应该是,仓位的勿满,针对这一点可以有如下主要应对策略:分仓买股勿重仓一股,这样可以规避黑天鹅风险,以及盘中坚持做分时高抛低吸,不断摊低成本的同时,也为下一笔交易留下备用资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