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锦龙老师《丝路飞天》,你值得拥有!

 二少爷收藏馆 2018-05-02


  01、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原本是一首琵琶独奏曲《夕阳萧鼓》,又名《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此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宁的情调,描绘出人间的良辰美景:暮鼓送走夕阳,箫声迎来圆月的傍晚;人们泛着轻舟,荡漾春江之上;两岸青山迭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荡月,桨橹添声……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在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已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


  02、平湖秋月


  乐曲奏出诗般的意境,也寄托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渴望太平的愿望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描绘出中国江南湖光月色,诗情画意的夜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感受与热爱。全曲一气呵成,酣畅抒情,被誉为中国器乐作品中出色的旋律之一。


  03、梅花三弄


  琵琶曲《梅花三弄》乃汤良兴根据同名古琴曲移植改编。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又名《梅花引》、《玉妃引》,全曲表现了梅花洁白芳香、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此曲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歌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此曲在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更多地通过“传神”也就是通过展现其精神气质、意蕴来体现其审美意义和价值。


  04、渔舟唱晚


  《渔舟唱晚》以歌唱性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斑斓,渔歌四起,渔夫满载丰收的喜悦欢乐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美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乐曲的前半部分(首段),乐句与乐句基本上是上下对答的“对仗式”结构,给人结构规整之感;乐曲的后半部分(第二、三段),则运用递升、递降的旋律和渐次发展的速度、力度变化,表现了百舟竞归的热烈情景。


  05、塞上曲


  《塞上曲》是一首传统琵琶大套文曲,乐曲通过描写王昭君对故国的思念,表达了哀怨悲切之情。此曲细腻地描写了王昭君对故国家园的思念,抒发了一种哀怨凄楚的情感,曲调婉转细腻,缠绵惆怅。在弹奏上充分发挥左手推、拉、吟、揉及擞音、带起等技法,在虚音、实音的不同音色、音量的交错配合中,运用弹、挑、泛等单音与拉、推、轮指等连指的巧妙穿插,使旋律更显委婉柔美,表现出“声声掩抑声声思”的情绪,表达了古代妇女受压抑的内心痛苦,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06、出水莲


  全曲旋律清丽、典雅;速度中庸、悠闲;演奏者右手以连托演奏的前倚音润饰曲调,富有动力,同时还以不同的触弦点弹奏造成丰富音色的对比:靠近岳山处,音色则高雅明亮;中段常在岳山和雁足的中间弹奏,音色则柔美动听。左手则发挥按弦的多种功能,重按3和6音时则升高为4和(b7)音。构成一种特殊的“软套”(重三六);以上滑音产生后倚音,韵味悠长,又以重颤音偶尔点缀一下,色彩清淡。全曲不长,但却以各种丰富的表现手法将出水莲的神态、气质刻画得栩栩如生。


  07、虚籁


  琵琶曲《虚籁》又名《今夕》或《长夜吟》,刘天华作于1929年2月,虚籁即无声。乐曲初起沉缓,后转明朗,表达了作者对振兴国乐的期望和对当时音乐局势的疑问,抒发了作者胸中的浩然正气,意境深远。


  08、惜琼花


  《惜琼花》本是一首宋词,曲子传达出一种相思而不能相见的惆怅。回首昔日,欢宴难再,往事成空;思想眼前,楼上徘徊,归思难收。凄惋动人,有余而不尽,将怀人思归之情节序交替和情事变故中层层演绎出来。春光的艳丽,秋色的萧索,那种恬淡和静逸,让我们的心灵可以永远得到慰藉。



方锦龙——当代国乐大师


中国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乐器收藏家、当代五弦琵琶代表人物、国乐“四大天王”之一,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中国琵琶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艺术研究所“锦龙音乐工作室”艺术总监。从艺几十年来,方锦龙代表政府出访欧、美、亚、澳、非洲逾三十多个国家:在芬兰“赫尔辛基世界艺术节”、日本“丝绸之路音乐会”、“奥地利传统音乐会”、“法兰西中国年”、“挪威中国节”等国际艺术交流中展示中国音乐;在国内外举行了国乐巡回讲学;策划、指挥过多场民族交响音乐会。


方锦龙先生还成功地进行了五弦琵琶的改良,在理论和演奏技法上都有独树一帜的创新,被誉为“五弦琵琶之父”。他立足国乐、致力于传统文化的承传,被誉为“以无法为有法,惟独秀于诸家”的民族音乐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