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三总复习中“临界生”的培养方法

 wanping0049 2018-05-02
  一、临界生的定义
  所谓“临界生”,是指考试成绩在三本线左右徘徊,通过教师加强辅导和学生自我努力能上本科线的学生。我们每个班必须想方设法让这些学生在总复习中达到一个最佳状态,能最大程度发挥他们的潜力,考出最优成绩,它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个班高考上本科的总人数。        
  二、临界生的特点
  1.考试成绩不稳定。成绩忽高忽低,波动性大。试卷发下来,往往抱怨考试时看错题目或后悔把原本答对的答案又改错了等等,总是在考前显得十分紧张,而考后又怨天尤人,后悔连连。
  2.学习情绪不稳定。临界生对学习大多是“三分钟热度”。有时热情超常,作业态度认真得让人感动,上课发言积极得令人振奋。可能赞扬声还没有落地,他们的作业质量就惨不忍睹,前后判若两人。
  3.学习习惯不稳定。临界生往往惰性较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书写、解题不规范,学习时间不保证,学习缺少自觉性、主动性,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老师推一把,向前走一步,老师不推,原地不动。
三、临界生的确定
   高三每位班主任要根据本班学生学习和考试成绩的实际情况分层分类,确定临界生。班主任要组织召开本班任课教师会,针对本班临界生的具体情况和弱势学科将其划分给每位科任老师,全程跟踪临界生弱科和成绩变化情况,及时作出反馈。
四、临界生的培养办法
  1.加强心理辅导
  临界生的心理压力大,成绩不够稳定,经常“不能出头”,于是产生消极心态,长期下去自信心受挫,更加消极与自卑,最终失败。教学中要逐步缩小临界生与他们的期望之间的差距,着力培养临界生的成功心理,增强其自信心,做到“攻心为上”。多鼓励,多交流,多给机会,让他们尝试成功,善于发现闪光点及时表扬与评价。
  2.狠抓薄弱学科
  ⑴时间要向薄弱学科倾斜。科任教师要让临界生在时间的安排上向弱科倾斜,重点突破弱科的基本知识和基础习题,将弱科成绩提高到不拉总成绩后腿的程度。
  ⑵科任教师要多与薄弱学科学生接触,与他们交流谈心,培养师生间的感情,从而使临界生掌握学习的要领,提高学习能力,逐步提高弱科成绩。
  ⑶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对临界生要采取科任老师负责制,将他们划分给每位科任老师,全程跟踪,了解该生学习状况,包括每次考试成绩和排名、学习状态、心理状态、学科优势及劣势,分析后给他们提出建议和方法指导。此外,科任老师在课堂上、自习辅导时都要多关注临界生的学习状态,遇到他们存在的问题,要面对面的及时解决。
  (4)每位科任教师对临界生要认真落实“三个一四优先五跟踪”
  三个一:每节课提问一次(考试除外),每天让他对弱科多做一道练习题,每周为他面批作业或试卷一次。
  四优先:课堂提问优先,作业批改优先,自习辅导优先,谈话交流优先。
  五跟踪:思想跟踪,课堂跟踪,作业跟踪,考试跟踪,学法跟踪。
  3.纠正临界生的不良学习习惯。
  ⑴培养临界生“三管齐下”的学习习惯。
  总复习时,对临界生一要管好自己的口,不懂就问,不留后患;二要管好自己的手,边听边记,边看边练,注意记要点、记难点、记疑点,注意练规范、练速度、练重点、练技巧、练能力,避免出现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情况发生;三要管好自己的脑,通过设问去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解决问题。
⑵纠正临界生“三不到位”的答题习惯。即纠正他们审题不到位、书写不规范、答题不完整等毛病。教师通过面批、同学互批等方式当场纠正,反复强调,不厌其烦。
  4.优化学习方法。对临界生辅导的重点是指导学法,教师要指导临界生根据本人的学习特点制定个人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对知识进行概括归纳,督促他们每天完成一定量的复习内容及作业练习,学会知识的迁移,训练他们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抱怨不起作用,实干才有出路。高三这一年,作为班主任,要将临界生的管理工作作为重点。全体科任教师要全面参与、共同协作,发扬团队精神,用心地做好临界生的辅导,把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帮助每位临界生树立应对考试的信心,让他们以健康的心态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我相信每个临界生都可以更上一层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