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与王俭书 《孝经》

 昵称6mGTgCPV 2018-05-03


    ◇ 与王俭书  《易》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弥天地之道,通万物之情。自商瞿至田何,其间五传,年未为远,无讹杂之失;秦所不焚,无崩坏之弊。虽有异家之学,同以象数为宗。数百年後,乃有王弼。王济云弼所悟者多,何必能顿废前儒。若谓《易》道尽於王弼,方须大论,意者无乃仁智殊见。四道异传,无体不可以一体求,屡迁不可以一迁执也。晋太兴四年,太常荀崧请置《周易》郑玄注博士,行乎前代,于时政由王、庾,皆隽神清识,能言玄远,舍辅嗣而用康成,岂其妄然。泰元立王肃《易》,当以在玄、弼之间。元嘉建学之始,玄、弼两立。逮颜延之为祭酒,黜郑置王,意在贵玄,事成败儒。今若不大弘儒风,则无所立学,众经皆儒,惟《易》独玄,玄不可弃,儒不可缺。谓宜并存,所以合无体之义。且弼於注经中已举《系辞》,故不复别注。今若专取弼《易》,则《系》说无注。

  《左氏》泰元取服虔,而兼取贾逵《经》,服传无《经》,虽在注中,而传又有无《经》者故也。今留服而去贾,则《经》有所阙。案杜预注《传》,王弼注《易》,俱是晚出,并贵後生。杜之异古,未如王之夺实,祖述前儒,特举其违。又释例之作,所引惟深。  《谷梁》泰元旧有麋信注,颜益以范宁,麋犹如故。颜论闰分范注,当以同我者亲。常谓《谷梁》劣,《公羊》为注者又不尽善,竟无及《公羊》之有何休,恐不足两立。必谓范善,便当除麋。

  世有一《孝经》,题为郑玄注,观其用辞,不与注书相类。案玄自序所注众书,亦无《孝经》,且为小学之类,不宜列在帝典。(《南齐书·陆澄传》,《南史》四十八《陆澄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