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市2016年高三五月信息卷
(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沿太湖南岸一线在史前是一片沼泽,生活在这里的先民饱受洪涝灾害之苦,为防洪泄洪,在春秋战国时期开挖了太湖溇港。南北方向的叫“浦”、“溇”、“港”,东西方向的叫“塘”。网格式的大田种植庄稼,外围的圩堤种桑植树,每个圩围都有一条绕圩河。溇港圩田具有较强的抗旱排涝能力。如今,溇港不断萎缩、淤塞,与溇港联系在一起的古湖闸消失殆尽,溇港传统的泄洪排涝功能及交通航运的功能基本丧失。
材料二 “桑基-圩田-鱼塘模式”是古代太湖劳动人民变涂泥为沃土的一项独特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塘基种桑、圩田种稻,塘中养鱼、桑叶喂蚕、蚕屎饲鱼、倒灌塘泥肥田。
(1)为防止倒灌淤塞,太湖南岸溇港闸口通常朝向东北,请分析其原因?(8分)
参考答案:太湖南岸溇港大致呈南北走向(太湖南岸溇港河水流向东北入湖)(2分),太湖地区冬季盛行西北季风(2分);冬季时正值枯水期,湖水较浅,湖底泥沙多(2分)。如果闸口朝向西北或者正北,湖水更易倒灌,导致太湖泥沙在入湖溇港口淤积,因此避开此方向,朝向东北。(2分)。
(2)读材料二,指出“溇港圩田”农业生产模式的优点。(6分)
参考答案:
①筑堤挡水、护田,(堤上设闸排灌,)可以做到旱涝保收;(2分)
②合理的生产布局(塘基植桑,圩田种稻,塘内养鱼)有利于因地制宜提高土地的生产效率;(2分)
③桑基-圩田-鱼塘模式的发展,形成桑、稻、鱼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收到了理想的经济效益,形成了生态农业模式。(2分)
(3)对于溇港圩田,是保留,还是废弃?请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
保留——①可防止农业旱涝灾害;②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③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④ 提供水运交通之便;(8分)
废弃——①退圩还湖,扩大太湖水面;(2分)②利于恢复原有沼泽生态环境;③太湖水面扩大,利于水产养殖业形成规模化经营。(6分)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十次模考
材料一 乌镇一带曾经是“际海茫茫”的低湿之地,湖荡棋布,河港纵横。先民在低洼地区四周筑堤防水获取圩田,不断疏通河道、排出积水,并创造性地利用疏凿河道的土方堆高成堤。从而形成低洼的沼泽漾塘养鱼,圩田种植水稻,堆叠的土堤上种植蚕桑的“桑基鱼塘”“桑基圩田”模式(右图)。
(1)试分析乌镇所在的江浙一带夏秋季节洪水容易泛滥的自然原因。(8分)
参考答案: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秋降水多;夏秋受台风影响,多暴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网密布,来水量大。(8分)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乌镇一带“桑基圩田”模式的形成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8分)
参考答案:
通过人工沟渠、圈圩筑堤的建设,促进雨季排涝,旱季灌溉,改善水文状况,防止水土流失;
区域内实施生态农业模式,避免化肥和农药的滥用,提高了土壤肥力;
因地制宜,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形成了健康的生态,有利于生物多样性;
科学的土地利用模式,原有的地表形态得到了改造,形成了当地独特的农业景观;
稳定的生态系统和水文状况,改善了局部气候。(任四点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