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鬼谷子》捭阖篇第五弹:即便不喜欢,与人交流前也应将对方分类

 温暖南方 2018-05-04

原文:

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为小无内,为大无外。

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阳动而行,阴而止藏,阳动而出,阴随而入。阳还终阴,阴极反阳。以阳动者,德相生也;以阴动者,形相成也。

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阴阳相求,由捭阖也。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为万事之先,是谓圆方之门户。

鬼谷子(图片来源于网络)

译文:

关于捭阖之道,要从阴阳两方面(说之以利或说之以害)来试探对方。因此,与遵循阳道的人(积极进取者)交谈,应根据崇高的原则来引导对方;与遵循阴道的人交谈,必须根据卑下的原则来引导对方。用低下来探索微小,用崇高来探求博大。这样看来,没有什么是不能沟通交流的,也没有什么不可以被说服的。根据这个道理,可以游说一人,可以游说一家,可以游说一国,甚至可以游说整个天下。做小事不尽其小,做大事无限其大。

补益和损害,离开和接近,背叛和归附,都是运用阴阳之道来控制驾驭的。阳的方面运动前行,阴的方面就静止隐藏;阳的方面活动显出,阴的方面就随行潜入。阳的方面反复运动,最终转化为阴,阴的方面发展到了极致,便会返归于阳。遵循阳道运行之人,道德便与之相生;遵循阴道运行之人,形(有译:开拓之势)就与之相成。

以“阳”求“阴”,就要用道德去包容对方;以“阴”求“阳”,就要用力量(外力及自身的力量)去办事。“阴”和“阳”相互追求,是依据捭阖之道。这是天地万事万物运行的阴阳之道,也是游说他人的基本方法;是解决万事的先决条件,因而被称作天地万物运行的门户。

图片来源于网络

鬼谷之策:

在这里,鬼谷子提出了“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的论点。他把人笼统地分为两类,一类是“阳言者”,即积极进取之人;一类是“阴言者”,即消极保守之人。我们在与人共事或者交谈之前,不妨先给对方归类一下,然后决定用什么样的言行来对待他。

为人处世,想要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别人和你推心置腹,你要充分了解别人,尤其要了解对方的志向。否则,你就难免遭遇曲高和寡的悲凉,或对牛弹琴的尴尬。“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这实在是亘古不变的交际法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