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手福利:胃肠超声手法教学视频及示意图

 爱读书的玲玲 2018-05-04

        目前各地医院胃肠超声检查工作都开展的如火如荼,专家辈出。考虑到仍然有些医院及医生新接触胃肠超声,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胃肠超声基础知识,希望能够对读者有帮助。

1检查前准备


1.胃肠超声检查一般安排在每天上午空腹状态下进行。

2.检查前一日晚餐应进清淡饮食,不宜食易产气、不易消化的食物;查前一般禁食8h,禁饮4h以上。

3.一般将胃肠超声检查安排在X线钡餐检查之前。若患者已行钡餐检查,可延迟至次日进行超声检查。幽门梗阻患者须等钡剂排空后才能超声检查。

4.对完全性幽门梗阻患者,应先进行洗胃以抽尽胃内潴留,否则会影响效果。

5.应准备好各种物品,包括消毒剂、消毒的杯子、开水等。

2检查体位


        一般以仰卧位、右侧卧位为主,辅以坐位、左侧卧位、胸膝卧位。


3检查注意事项


        对急腹症超声如疑胃穿孔、急性胃扩张、幽门梗阻和肠梗阻等患者首先空腹行腹部常规探查,以了解是否有胃肠穿孔、急性胃扩张或肠梗阻等,如有则禁忌服造影剂;对幽门梗阻则了解有无胃潴留及梗阻状况等,以确定是否需要服造影剂以进一步明确诊断;一般病人则常规服造影剂后按胃标准切面进行扫查。

4检查手法示意图


5胃肠标准切面


        常规在上腹部沿胃的体表投影位置行纵、横、斜扫查以获取胃各部完整超声切面,共有以下几个标准切面:

      (1)食道下段及贲门部切面:探头纵置在剑突左季肋缘(平卧位),声束方向朝向左后方作旋转扫查,可获得食道下段和贲门长轴切面图;按上述探头位置作垂直扫查,即能获得食道下段及贲门的短轴切面。

       (2)胃底部切面  探头斜置在左肋弓下,声束朝向左肩方向作斜切扫查,可获得完整的胃底部切面;另可探头斜置在左侧第9-10肋间作肋间斜切面(左侧卧位)扫查,声束方向朝向右前上方,也可获得完整的胃底部切面。

       (3)胃体部切面  探头在上腹部作纵向移动扫查(右侧卧位),即可获得胃体的长轴切面;然后行横向移动扫除,即可获得胃体短轴切面。

       (4)胃角横切面  探头横置于上腹部正中从上向下移动连续扫查,在脐上下处可获得类似“∞”形(双环状)的胃角横切面,双环的交界处就是胃角切迹。

        (5)胃窦部切面  探头斜置于右上腹(右肋弓和脐之间),声束方向略朝向左上方作斜切扫查,可获得胃窦部长轴切面;在上述探头位置作垂直连续移动扫查,可获得胃窦部短轴切面。

        (6)胃冠状斜切面   探头斜置于左上腹(右侧卧位),声束方向朝向右上方作45°以上倾斜连续扫查,即可获得完整的胃冠状斜切面。该切面对胃角、大小弯的显示效果非常好。

        (7)十二指肠切面 探头先斜置于右上腹(相当于脐孔和右肋弓中点连线偏上方),探头上端向左右移动,下端固定,并逐渐向下、向左作纵向及横向扫查。在此范围内可获得十二指肠球部、降部及水平部完整的声像图,而十二指肠升部切面一般不易显示。 

        根据上述标准切面的扫查技术,基本能完整显示胃各部的声像图。由于胃的个体差异明显,对少数特殊体型或胃位置变异者,可不按标准切面扫查。因此我们必须灵活地多方位、多切面扫查,尤其要按胃的各部顺序(食道下段及贲门→胃底→胃体大小弯、前后壁→胃角→胃窦→十二指肠)以缓慢移动和连续扫查的方法为基本原则,结合呼吸和体位改变,避免跳跃式扫查和不规范扫查,以免产生漏诊。

6胃肠超声手法视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