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太极拳的功夫,大多体现在架子、推手、散手三个方面,当然更高妙的功夫也有,这是一般人看不出究竟也看不懂的,如裘徳元、肖玉昆、董岳山等先生那种虚空壁立的功夫,这种功夫纯是修为先天真一之气的造诣,其艺显豁于虚空,而幽微于内丹。技击格斗中,拳脚功夫在这种功夫面前如同螳螂面对铁甲车,完全不堪一击。刘子明先生讲:“孙存周看天下把式匠斗拳如看童趣”,指的就是这种得道者与俗艺者之间的差异,两者在不同的境界上。 有高明的功夫,就有山寨版的模仿,一些人表演隔空打人,谓之凌空劲,但此劲只对相信此道者有效,对不相信者无效。而裘徳元、肖玉昆、董岳山等先生那种虚空壁立的功夫,是不管对方信或不信,也不管对方是否是此道中人,都会产生效果。当然这种高超的功夫是我不能解其究竟的。 我能看出一点究竟的,就是走架子、推手和散手这种世俗功夫。 每参加武术活动,深感无论何门、何派的“名家”、“大师”能把自己的拳架子走明白的人实不多见。不要小看走架子,周剑南先生讲,技击时要 散手如此,推手也是一样,都要求运用时体外无法,拳架子里的东西要上身,这个东西指的并不是招数,而是拳架子蕴含的功、法、劲、意、势,这些东西在拳架子中幽微不显,需要潜心研悟。所以,练习走架子,不在于重复练多少遍,而在于每一次都要就架子里的功、法、劲、意、势能有深入一步体会,每一次都能就此有所得。 因此,练习推手、散手时,不能乱推、乱打一气,而是首先要求得在推手、散手时做到体外无法,得其道理,以后再逐步发挥,而有所发明,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只是一般而言,单就太极拳技击而论,其拳中之体的根底是何物?内丹而已。拳中的功、法、劲、意、势等皆要化入内丹即先天真一之气,依据炼精化气、炼气还神、炼神还虚的次第而进阶,才有虚空壁立之能,化合天地宇宙之势而用,逐步进入化境。据说我辈中陈垣、董岳山、牟八爷、驼五爷诸师兄皆臻此境。以前介绍的何回子师兄大概也近于此境。 练太极拳走架子要于外势显豁于浑圆,内养幽微一气神意,不知此意,所修非太极拳也。 今人不逮,其艺等而下之远甚,走架子多不知外呈浑圆雄浑之势、内养一气幽微神意,只是在一遍一遍地做动作上的重复,而不明就里。散手、推手亦然,所见各门派散手、推手名家,只知在招法、功力上做文章,鲜见有内功修为者。故今日的传统武术专家难以与现代搏击术如K1、MMA等职业选手相抗衡。 内行一气之幽微与外呈浑圆之势是互为因果、一体贯通的。比如身形合乎一气贯通任督,则需做到藏胸拔背,那么胸如何藏,背如何拔? 藏胸是胸要开,但不能挺。如何做到?胸部横向打开,两肩根处向内抽。如何自查?胸大肌无论何时都不要较劲隆起。 拔背,有的人能一下就做到位。有的人需要分两步甚至三步才能做到位,各人的悟性不同。如以三步来讲,即挺脊、沉气、塌腰(坐胯)。 挺脊是指命门以上的脊骨要节节向上挺起。 沉气是指将胸部松开,自然顺气下沉,藏胸即帮助顺气下沉。 塌腰是指将脊椎的命门处拉直,尾闾下插,尾闾不得向后翘。塌腰也称坐胯,即身体上身正直,两胯向下坐。 挺脊、沉气、塌腰(坐胯)同时呈现就是拔背。就我本人而言,在学拳之初,一下子就能找到这个状态,所以,孙剑云老师认为我与孙氏拳有缘。有的人一下子做不到,就从挺脊开始。以后逐步找顺气、塌腰的状态,最终合成一体。 以上是以藏胸拔背作为举例,说明外势之显豁与内里之幽微的一致性。所以走架子是需要特别考究的。一点浅见,仅供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