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 | 春夏交接,避寒祛湿的小窍门

 太行森林 2018-05-05

谷雨之后,各地雨量逐渐充沛,气温回升速度加快,我们在调摄养生中要顺应节气变化规律,达到阴阳平衡、脏腑调和之态。

一防余寒

谷雨后寒潮天气基本结束。但因正处在由春到夏的过渡阶段,南北大风天气常交替出现,这一时期在起居衣着方面仍要适当“春捂”,尤其早出晚归者要注意及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寒感冒。但此时“捂”要有度,以不致出汗为宜。

二防上火

谷雨后自然界阳气骤升,春阳内应于肝,易引起肝阳上亢,继而诱发春日常见的鼻腔、牙龈出血,头痛眩晕、目赤眼疾等疾患,这就是所谓的“春火”,俗称“上火”。尤其是今年年运火太过,更应注意防“春火”,避免熬夜。

三防过敏

春暖花开,桃杏争艳,杨柳飘絮,过敏性体质的人在这期间要特别注意防护,户外活动时要避免与过敏源接触,饮食上要注意减少高蛋白质、高热量食物的摄入,不慎过敏反应发生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最根本办法还是调理好体质。

四防风湿

由于雨水增多,空气湿度增大,风湿顽疾也易复发。在日常生活中不要久居潮湿之地,注意关节部位保暖,尤其裸露部位最易为湿邪所侵,另外,可以在室内经常熏艾。

五防过汗

此时正值春夏交接之际,人体气机发散,加上各种运动增加,容易出汗,而汗出过度则会影响人体的气血健康。因此,此时运动养生应该遵循“懒散形骸,勿大汗,以养脏气”的原则。

一护脾胃

脾为湿土之脏,湿邪最易犯脾,易致脾失健运、脾胃不和,宜多食用健脾祛湿之品,如山药、赤小豆、薏苡仁、扁豆、鲤鱼、鲫鱼等。有些人迫不及待吃起冷饮来,容易损伤脾土。

二护卫气

肺气不足之人易受寒湿之邪所侵,易诱发感冒、鼻炎、湿疹、荨麻疹等疾病,适当用补气益肺健脾之品,如五指毛桃等,可固表护卫,防止病邪入侵。

三护心神

此阶段应注意安养神气,调养心神,切忌大喜大悲,而应保持心情舒畅,可选择踏青、听音乐、钓鱼、放风筝、荡秋千、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以陶冶性情,舒发肝气,也可选择静修调气以护心神。

素材来自于网络,仅用于内部学习使用,不作任何商业用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