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珍视生活对儿童教育的独特价值

 开心梅梅2012 2018-05-06

让礼仪教育回归幼儿生活 

为了深入了解中、大班年龄段幼儿礼仪教育培养目标落实情况,2018年1月2日,保教室开展了幼儿礼仪常规观摩研讨活动,全体班主任分组跟班观察幼儿的半日生活,从晨间接待、幼儿进餐、公共场所礼仪、过渡环节组织、幼儿双姿培养、值日生工作等工作,并采用白描的方法记录幼儿在生活各环节的表现,以帮助教师客观地分析、评价幼儿的行为。下午,在研讨交流环节,中、大班教师与大家交流了班级培养幼儿双姿的方法和当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进行研讨,进一步细化日常使用的策略,帮助教师梳理“为什么要做、怎样做、做到什么程度”的工作要求,对于一些良好的方法达成共识,如:榜样示范、故事明理、儿歌巩固,家园合作三步法等。随后,大家针对班级礼仪常规培养中的亮点、存在问题等进行分组讨论交流,肯定了班级在过渡环节组织合理有序且凸显了礼仪教育特色,如:晨间接待环节幼儿能主动向教师、家长问好,形成常态;值日生工作中突出了幼儿的自主性,充分给予机会让幼儿为班级服务。同时,针对存在问题,教师从自身工作进行了反思,提出了适宜的建议。研讨结束后,名师刘冬霞老师分享了自己的培养幼儿礼仪常规的经验,让大家受益匪浅。李园长对下学期的常规工作做了部署,要求教师利用假期做好常规工作计划,通过家园合作,有目的地推进礼仪常规工作的落实,定期进行汇报交流。

本次研讨交流活动,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通过观摩同年龄班的礼仪常规工作反观自己的班级管理和礼仪教育方法,树立“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意识,让礼仪教育真正回归到幼儿生活中。



生活体验周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又一个学期接近了尾声。为了开拓幼儿视野,增长知识,感受生活。我校特此开展了“生活体验周”

走过木桥,穿过马路,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儿童乐园,儿童乐园是培养孩子情商的好去处,整理好衣物后就开始迫不及待地进入游乐场地,选择着自己喜欢的玩具,整个淘气堡成为了孩子的乐园,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2、博物院


今天我们来到了博物院,孩子们似乎对这里的每一件展品都充满了好奇,在讲解员娓娓
动听的讲解下,一件件展品都赋予了活力,焕发栩栩如生的光彩。让孩子们感受到历
史的厚重及生命的多彩。

逛超市

在这个孩子们大脑积极抓取信息的黄金阶段,我们需要开发孩子们的认知能力,
在孩子们眼中,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各种东西都值得他们去探索。

4、自助餐


逛了一上午的超市,孩子们带着各自的“战利品”来到了“比格”餐厅。

电影院


最后一站“万达影院”今天我们看的电影是“公牛历险记”,电影中,孩子们认识了
可爱、正直、善良的公牛 费迪南 以及他的朋友们所经历的欢乐的冒险,教给孩子们
重要的道理,就是“要永远坚持正道,永远坚守善良,勇敢活出真实的自己”

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

好动是幼儿的年龄特点,体育活动是幼儿的本能,是直接受他们的生理心理发育的规律支配的,运动也是幼儿探索客体环境的最有效手段,他们不仅需要通过运动感知世界,而且需要在运动中积累经验。

幼儿体育游戏不仅具有锻炼幼儿身体的价值,而且在满足幼儿活动愿望、激发幼儿愉快情绪、丰富幼儿的生活和经验、发展幼儿智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锻炼幼儿身体,增强幼儿体质 

孩子通过参与我们所组织的体育游戏后,他们的基本动作得到了发展。动作更加熟练,孩子的身体素质和动作能力得到提高和发展。体育游戏中适当的运动量,增强了孩子的机体的机能,促进了他们的生长发育,增强了体质。

二、化被动为主动,幼儿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 

体育游戏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能使幼儿情绪愉快。良好的情绪体验可以进一步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能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三、满足不同需求,培养良好的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游戏情境中主动探索,让幼儿充分体验体育游戏的快乐 

体育游戏是幼儿体育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它的情节有趣,形式活泼多样,适合幼儿生理心理特点,易于激发幼儿积极探索和参与的兴趣和愿望。所以,我们在组织幼儿体育游戏时,常通过各种游戏形式,或富于它情节,或营造竞争氛围,使运动器具和材料 “活”起来,使孩子们从“模仿学习”走向“探索学习”,从“被动运动”走向“主动运动”。

五、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体育游戏活动中,要求幼儿集中注意力,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要积极活跃,这些都有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

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那么我想说:只有让幼儿充分体验运动的快乐,形成活泼、向上的性格,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促进各领域的学习,才能提高幼儿的生活乃至生命的质量。游戏对幼儿是一种“快乐的教育”,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良好伴侣。愿我们的一点实践经验带给您一点启发,愿我们的体育游戏之花越开越美,愿我们的孩子更加健康成长。 

开心聪明豆体智能

  • 鼎轩体智能课程是一家由专业男教师构成的幼儿体能游戏为主的教师团队。用专业的幼儿运动视角、以幼儿体能游戏为载体,结合多变的思维教学游戏方法促使幼儿形成灵活的思维方式和健康的心智模式。让孩子充分发挥玩的天性。玩出目的,玩出健康。实现锻炼身体、锻炼健康、锻炼品行的3d目标。


  • 体智能老师让师幼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

  • 体智能课程让幼儿园更具有特色与活力……

  • 体智能课程让孩子的童年更健康、更欢乐、更纯真!!


幼儿生活体验记(一)

    生活即教育,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都是教育活动。幼儿从入园时积极与老师小朋友问好,与爸爸妈妈说再见。离园时主动与老师小朋友告别。生活中,自己洗手,午睡。在老师和小朋友们的关爱下,幼儿园的孩子们 都已经适应了我们这个大家庭的生活。

    今日,又是一个愉快的周五,孩子们拿着从家带来的小手帕,迫不及待的擦着班里每一个她喜欢的地方。户外活动结束后,老师带着小朋友们一起做起了游戏。幼儿园里有什么?桌子、椅子、电视、玩具、孩子们看见什么就说什么,说了这么多老师表扬每一位积极参与的小朋友,这些物品常常陪伴在我们身边帮助我们,通过一个游戏告诉小朋友们要爱惜他们。

     小朋友们开始拿着布子在自己的小椅子和桌子上擦来擦去,非常认真的模样。通过本次生活体验,让宝贝们学会了珍惜自己的物品。

烘焙体验记(二)

     愉快的周末来了,幼儿园的孩子们的体验日又来了,教育从生活中来,也要回归于生活。今天体验的是烘焙,围绕着饮食、健康、幸福等话题,展开的主题活动。小朋友们拿出来从家里带来的鸡蛋,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了鸡蛋中的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小朋友们懵懵懂懂的理解了鸡蛋对身体的好处。并且还在操作中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快来看看我园小朋友的表现吧~


好生活 好习惯---对幼儿生活习惯自理能力的培养

3~6岁幼儿期是人的一生身心发展尤其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更是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幼儿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的养成,对幼儿今后的生活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幼儿园从孩子入园开始培养孩子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及自理能力并组织各种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比赛和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成长,在竞技中收获。

1.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叠衣服比赛

孩子在做事过程中,锻炼了意志,学会承担责任,在事情完成后获得了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心,这对孩子身心各方面的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2.从快乐自助餐开始--对孩子进餐习惯及就餐礼仪的培养

  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注重礼仪的民族,灿烂的礼仪文化源远流长。人们常说“三岁看长,五岁看老”,所以应该把幼儿礼仪教育放在礼仪教育的重中之重。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礼仪、用餐习惯,东方奕远教育旗下幼儿园每月开展一次自助餐活动,让幼儿在快乐进餐的同时初步学会与人共餐时的基本礼节。


自助餐这种特殊的就餐方式具有如下特点:


饭菜丰富多样,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


幼儿可以自主选择,能够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


幼儿在多次选饭菜,控制菜量多少时,能够增强自我认识,同时还需要关礼仪,因为能够发展幼儿的社会性。

盛取多种饭菜要用多种餐具,所以幼儿就能够在活动中了解并学会正确使用这些餐具的知识技能。

餐前活动可以帮助孩子安静下来,为接下来的就餐环节做准备。
值日生在分发餐盘;净手后孩子们开始排队准备取餐;文明礼让 有序取餐;
小朋友在品尝美味食物的同时都能掌握自助餐的基本礼仪,女生优先、排队取菜、不浪费粮食等良好习惯。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幼儿教育是重要的教育。因为人生最重要的习惯、态度、倾向,是在六岁前培养的,所以,从幼儿来到幼儿园之日起就应尊重培养幼儿的文明礼仪,幼儿期正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展示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贯穿在幼儿园活动之中 ,也一直是我们幼儿园教师关注的工作重心。 从小培养幼儿的初步生活自理能力,可以为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激发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更感受到集体活动带来的快乐! 通过有趣的展示活动让幼儿感受到自己长大了! 2018年1月10日幼儿园举行了中大班的自理能力的展示,小班的常规展示。 

小班:摆椅子——排排队 

  中大班:穿外衣-裤子-鞋子-叠被子 展示经过班级老师和小朋友们共同的观察和推荐,首先在由小朋友进行自荐、现场展示、然后其他小朋友投票,最后每个班级选出3位小朋友参加最终的展示!   我们都坐得整整齐齐准备观摩啦~~


“起床啦!”随着老师的起床声,我们开始了展示~ 衣、裤、鞋都整整齐齐,被子平平整整!

通过这次的展示,沙砾萌宝们发表了自己的观摩后的感想,也学习到了很多自理能力的小技能。希望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让孩子们开开心心、健健康康的成长!

BBC 儿童生活教育片《I Can Cook》 1-4季全


背景介绍

在欧美日本,家长都重视教导小朋友下厨,因为厨艺需要花心思构想采用什么食材、调料,整个烹饪过程让小朋友不知不觉发挥创造力,并训练他们的组织能力。


而烹饪很需要专注力,可培养小孩子做事专注和有耐性。同时,在煮食时有可能出现未预料到的变量,可让小朋友学习如何应付和解决,培养应变能力。


中国人父母往往很小心保护小孩子,害怕他们入厨房会发生危险。其实只要家长在旁细心指导和观察,配合适当设备和厨具,小朋友下厨也可以很安全。


资源内容

这次推荐的资源是BBC 儿童生活教育片《I Can Cook》,一共103集全,还有菜谱可以学哦!


I Can Cook 是专为小朋友”食育养成”所精心设计的内容,让小朋友们除了能够透过实作课程,亲自体验到西点烘焙、西式创意料理的种种乐趣,还能透过主题技法的导说、动态的手作教学,让小朋友在轻松而循序渐进的气氛里,快乐地享受学习厨艺的乐趣。


在潜移默化中,教导小朋友对每一项食材的认识与尊重,使他们更加珍惜食物,也能从亲自烘焙出的成品中,获得特具意义的成就感~~

推荐理由

1.这部烹饪题材的电视剧是真人show, 比较适合低龄孩子(学前至小学低年级)来观看。


2.每集15分钟左右,语速正常,画面轻松活泼,语言和场景对应的相当好——女老师在说到什么东西的时候,一般镜头都会立刻对准相应的物品,动作也是,会一边说怎么做,一边演示给你看,语言对应场景,让小朋友轻松理解!










谷锦燕: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近日,第31届上海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在上海市金山中学开赛。头脑奥林匹克是一项国际性的培养青少年创造力的活动,旨在提高参赛者的综合素质,鼓励青少年大胆创新、动脑动手、团结协作和重在参与的能力。今年的赛题较往年同类别的赛题,更具趣味性和创新性,题材也更贴近日常生活。
相较于只注重智力比拼的单项竞赛,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对儿童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杜威曾说过,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儿童的本能冲动,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生活中,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孩子,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该保护好他们的这种本能冲动?
首先,要鼓励儿童多想象和创作。错过了儿童期,很多能力一旦被成人固化,儿童就会丧失很多珍贵的天性。例如,在美术课上,只要教师不出示范画,孩子们的画都很有创造性,颇具梵高的风范。但一直以来,我们都会给儿童提供范画,让儿童“依葫芦画瓢”,误以为写实是儿童绘画的起点,无疑这是违背儿童发展规律的。因此,成人的思维要转变,不要关注孩子画得像不像,而应在意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要将重点放在激发儿童的创造性上,允许儿童自由发挥。
其次,一定要允许儿童出错。儿童懵懂地来探究世界,一定是会出错的,而错误本身就代表着儿童当前的认知发展水平。他们认为打人很疼,那么折了花草,花草也很疼。这种主观性和泛灵论的特点,让成人可以追寻儿童的思维和认知水平,有利于接触到儿童最真实的想法,用宽容的、开放的、鼓励的心态来接纳儿童、尊重儿童,用激励性的评价来对待儿童,进而支撑儿童的发展。
再次,要为儿童提供丰富的环境和材料蒙台梭利说过,“幼儿有强烈的探索环境和周围一切的本能,这种生命的冲动促使幼儿从生活中学习并发展自我”。儿童在生活中通过与成人和同伴互动来感知、接触真实的物体与环境,体验各种情感,并学会与自我发展和生存密切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可以说,幼儿园与家庭为儿童创造的生活环境越丰富,他们从中学到、探索到的东西就越多,发展就越广阔。鼓励儿童在生活中进行多样化的探索活动,是当下教育的要义之一。
最后,成人和教师要给儿童做好榜样示范。成人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能感染儿童。成人参与到探索、创造性活动中来,本身就是一种鼓励。当儿童有疑问时,给予热情的解答,给予后续探索的支持,并参与儿童的讨论,和儿童分享交流,都是对儿童精神上的鼓励与支持。
今年秋季开学起,全国小学一年级新生的课表上,出现了一门全新的必修课程——《科学》。科学素养在基础教育的地位得以提升,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项重大举措,我们要做热情而积极的鼓励者、支持者,有效而审慎的引导者,要珍视儿童生活的独特价值,把生活化的教育内化成儿童成长的知识和经验,让儿童发现世界的神奇,并让探索、创新精神成为其终身学习的源动力。

以下是乔老师走上帮助儿童这条路的具体原因:


我大学毕业以后当老师,有个得意门生,是个女生,长得很漂亮,学习很好,我非常喜欢她。


突然有一天她就不来上学了,后来才知道她精神分裂,住进了精神病院。我去看她,让我震惊的是,精神病院里有那么多孩子,有大学生、中学生、还有小学生!我看到她的时候,她已经衣服破烂,胡言乱语,认不出我是谁了。我忘不了她父母绝望的表情。一个家庭就这么垮了。


后来我才知道,她遇到的其实是很小的困难:她学习一直拔尖,总是第一名,她觉得自己这次考试没考好,当不了第一了,就受不了了。我就想,这是为什么?那些孩子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怎么了?于是我考了教育研究生,想研究这个问题。但是上完研究生,我还是不知道答案。于是我就去幼儿园当老师,从他们最小的时候开始,观察,思考。


最后我明白了,这是因为我们的教育是不健康的,把智力,也就是学习知识,放在了首位,而忽视了身体、意志、情感这些最重要的东西,其实这些才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智力就是建在沙丘上的大厦,是很脆弱的。所以后来在幼儿园,我就开始帮助一个一个脆弱烦恼的孩子,让他们都变得强壮快乐。


乔老师每次用对待正常孩子的态度对待天天,要求她帮忙干活,烧柴做饭,去商店买东西。


天天可能平时被父母细声细气的态度呵护惯了,所以对乔老师从头到尾都有排斥的心理。


天天的父母有时候虽然觉得乔老师是对的,但很难做到像乔老师建议的那样,对孩子坚持原则。


乔老师对天天的略显粗暴的态度,其实是为了磨练天天的心理承受力,因为,外面的世界并不会对孩子特殊照顾,与其让孩子在面对现实世界的时候受伤,不如在平时生活中多加练习。


独立的孩子才会有真正的快乐


养育孩子,我们很容易忘记了是为什么出发。


学校教育注重标准化的知识灌输,没法兼顾孩子之间的大差别,这个大环境很难改变。


但是,即使同一个大环境,也是有的孩子适应得很好,有的孩子几乎没法适应。


由于天天在家备受呵护,去上学的时候环境变了,她就经常有紧张感,每次一不适应,父母就张罗给她换幼儿园。幼儿园换过好几个,小学上了一段时间彻底无法适应。


说到底,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始终大于学校对孩子的影响。


在乡下,天天闹着要养一只小羊,她父母就给她买了一只。


乔老师说:“让天天一个人照顾羊,对她来说非常重要。只有她一个人照顾动物,才能跟动物建立起感情,了解动物,与动物互动,并且最重要的,学会为了所爱的事物负起责任,付出辛苦。”


天天妈妈说:

我也这么想,只要天天高高兴兴,做不做事其实没关系。但是我明白乔老师的意思,你要想让天天快乐,就得让她有快乐的能力,就得让她能独立做事,学会照顾自己,才有真正的快乐。


孩子最需要的并不是被照顾,而是面对现实生活的勇气与能力。


不得不说,孩子不停地换幼儿园,跟父母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天天父母没有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面对困难的方式,所以孩子看到困难只会躲,根本不敢面对。


时时刻刻太在意孩子的感受,等于给孩子罩上一层保护罩,孩子得不到成长。


书里有只狗,看上去病怏怏的,胆子很小。经过孩子的精心照料,这只狗渐渐地活泼起来。天天还说要带狗出去看世界,这样它就见多识广,不会那么害怕了。


虽说狗和孩子不是一回事儿,可养育的道理都是相通的。


教育需要耐心,爱心和童心


《下乡养儿》十几万字,所讲的内容,真的四个字就可以概括:下乡养儿。


没亲身养育过孩子的人,看别人养孩子,简直见风就长。养育过孩子的就知道,养孩子并不是以年计,以月计,以周计,甚至不是以天计,而是以秒计的。有时候真的很难熬,很消耗耐心。


如果孩子成长得顺顺利利,当父母的内心还可以比较放松。


如果孩子跟同龄人一比,差了一大截,当家长的那种内心焦虑真的是无法言说的。

书中有个情节是天天妈妈让天天和小伙伴一起自己动手盖个狗窝,可是隔壁大叔看到了,就抢着要动手做。


天天妈妈劝大叔:“大叔,我知道您盖的比小孩好,可是现在我们好不容易有个机会让小孩锻炼一下,您就别帮我们盖了,要不然您就把孩子这个机会弄没了。”’


在各种育儿书里,这种道理看上去太简单了,只要看过育儿书的人都会说出一大堆这种道理。


可是,现实呢?


大人很多时候看到孩子做得不好,就喜欢直接代劳,孩子被剥夺了尝试的机会,也被剥夺了经过自己的努力尝试得到成功的成就感。


最后,孩子就失去尝试的兴趣,看到什么都提不起精神。


尊重孩子的天性,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天天妈妈在又一次为孩子的教育问题伤心难过的时候醒悟了:“不要担心,是黄瓜就会结黄瓜,是豆角就会结豆角。”

违背孩子的本性教育孩子,很难得到好的结果;

唯有尊重孩子的本性,教育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孩子。


看清生活的不完美本质,还能拥抱生活的人,才是真的勇敢。


希望孩子们都能过上真正的儿童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