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大一:临床规范与科学思维严重缺失

 好大水 2018-05-07

一位56岁男性患者,无胸闷胸痛症状,体检做冠状动脉CT检查发现冠状动脉三支血管有轻中度狭窄,每年去美国梅奥医院评估,医生开具的检查都是运动负荷心电图,均无心电图心肌缺血表现。梅奥的建议,不需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治疗,建议改变生活方式和服用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但患者到了中国某地区与亚洲某国家医院,却建议不做运动负荷心电图评估,直接做冠状动脉造影,并给患者植入了支架。


近年来,我国的大多数三级甲等医院,包括心血管病专科医院很少对这种患者做运动负荷心电图评估,而已形成简单庸俗化的临床流程:体检过度使用CT,只要有心悸气短、胸闷、胸背痛,不详细问症状,分析症状,马上冠状动脉CTCT发现冠状动脉狭窄,动员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狭窄≥70%,马上支架,并动员患者说,要不放支架,随时可能心肌梗死或猝死。


在三级甲等医院的示范下,我国地市级医院大多数不配备不使用运动负荷心电图这项常规评估技术。这一轮县级医院的大发展期,都在积极采购心导管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CT和磁共振成像设备。我近年去过50多家县级医院,无一家有运动负荷心电图设备。上级医院带动下级医院,一代医生带下一代医生,已形成一种荒谬医学模式与流程的定式,这是一件很可悲很可怕的事。


一位41岁女性患者,工作紧张、压力大、失眠,近半年多次夜间惊醒、胸痛、心悸、左上肢疼痛、麻木、大汗、甚至有濒死感,症状持续数小时,多次到医院急诊,无肌钙蛋白增高。心电图有非特异性ST-T波改变。患者无高血压、无糖尿病、血脂正常、不吸烟也不接触二手烟、无早发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家族史。


患者到某三级医院心内科就诊,做运动负荷心电图检查,结果报告为阳性,实际ST段的变化为上斜型的ST段下降。接着医生让患者做冠状动脉造影,完全正常。医生告知患者:'你心血管正常'。但患者的症状如旧,再次看急诊,又被分诊到心内科,经我的双心医疗团队会诊,患者为明确的焦虑和急性焦虑发作——惊恐。经耐心与患者解释沟通病情,并指导患者抗焦虑治疗,症状很快满意控制。这是一位中年女性,无任何冠心病危险因素,症状又不典型。这一年龄性别组心电图尤其运动负荷心电图的假阳性率很高,对这位患者做运动试验的意义十分有限,直接做冠状动脉造影更为荒谬,如做冠状动脉CT同样不靠谱。


详细问诊,分析症状,规范诊断流程,认真培养分析临床问题、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思维程序是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控制过度检查和过度医疗的必由之路。


临床医生学习掌握精神心理的常识,学会识别精神心理问题      状(最   症状      部),进一步推广落实双心医学模式与服务非常必要。


选自【主编随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