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仓道寻踪游记之清姜河谷

 松竹同音 2018-05-07

2018年4月29日、30日两天,我们两家四人利用“五一”假期进行了一次以陈仓道寻踪为目的的自驾游(关于陈仓道,详见文后相关阅读1),全程600多公里。因这次自驾游线路自然风光壮美,文化底蕴深厚,且效率极高,一圈走完收获颇丰,故写此游记,与朋友共享。

陈仓道寻踪自驾游线路图




一、清姜河谷
从益门堡至秦岭垭口,25公里


天公作美。虽然昨夜听雨入眠,今早拉开窗帘却是碧空如洗,天边黛蓝色的秦岭层峦叠嶂。

我们如约7时从陕西省宝鸡市东二路出发,沿S212省道,过益门堡,进入清姜河河谷。

清姜河发源于秦岭之巅,顺秦岭北坡而下,流入渭河,全长43公里。至少在商周之际,先民们已利用该河谷及秦岭南边的嘉陵江河谷开辟了陈仓道。从那时起,清姜河谷就成为关中平原通往汉中盆地及四川盆地的交通要道,延续3000余年。今天,在清姜河谷中穿梭的宝成铁路和川陕公路,依然是关中平原通往汉中盆地及四川盆地的交通要道。

清姜河古称姜水。史载,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生长于此。图为屹立在秦岭垭口的观景台广场的炎帝塑像。摄影/刘希平


大散关是陈仓道上最重要的关隘,陈仓道又被称为散关道。大散关是关中四塞之一,自古为“川陕咽喉”,兵家必争之地,发生在这里的,有史料记载的战役多达70余次。南宋诗人陆游的“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使大散关名扬天下。图为清姜河谷中的古大散关风景区。摄影/刘希平


因清姜河谷在我们的家门口,我们对河谷里的景观如数家珍,所以,这次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在大散关门前照了几张相后,便直奔秦岭梁。当盘旋至能看见秦岭梁时,我们惊奇地发现,秦岭梁被白云笼罩,宛如仙境。这一奇观,我们从未见过。我们兴奋前行,穿入云雾,最终,停靠在秦岭垭口的观景台广场。车门打开,寒气逼人,但如梦如幻的景色还是诱使我们端着相机,东跑西颠,一气狂拍。9时许,被冻得瑟瑟发抖的我们意犹未尽地前往下一个目标。

(请用Wi-Fi观看,土豪自便)


这组可遇而不可求的清姜河谷视频是此行最得意的成果。秦岭为东西走向,在造山运动中形成了北仰南倾的断块构造,北坡陡而短,南坡缓而长。清姜河谷位于秦岭的北坡,陡而短,所以,这里是陈仓道中艰辛的一段路程。川陕公路著名的秦岭展线,宝成铁路著名的观音山展线都在此河谷中。这些宏伟的人文景观和壮美的自然景观在清姜河谷中相得益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