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工智能来势汹汹 500万个工作岗位将消失不见?

 颐源书屋 2018-05-07


来源:IT三剑客


“我“是谁?

“我就”是今年科技圈的大热门:AI(人工智能)。

提及AI,人们往往会“脑补”上述画面来印证其可能给人类带来的改变。于是乎,AI取代人类工作的话题热度不减。4月23日,国内金融科技公司众之金服发布新一期爆萌众仔视频节目,内容焦点直指AI会否取代人类的工作,并援引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发布的报告内容:到2020年,机器人将夺走15个发达国家中的500多万个就业岗位。

视频发布后引起广泛讨论:哪些职业会被AI率先“消灭”?哪些职业永远不会被机器人替代……

无独有偶,近期国内某自媒体大号公布了一则AI研究者对350多名人工智能研究人员的调查数据:在45年内,机器有50%的机会超越人类。研究者们预测:2024年翻译语言,2026年撰写高校论文,2027年驾驶卡车,2031年零售打工,2049年编写畅销书,以及2053年实施外科手术……接下来的120年内,所有人类的工作都会自动化,机器将超越人类。

由此看来,AI取代人类的工作近在咫尺。科技带来的变革让人欣喜的同时似乎也伴随着焦虑。

只是,在这之前,我们可能没有注意到,这种改变早已潜移默化地融入我们的生活:

苹果Siri、小米小爱助手等智能语音助理,正在构建人与机器的沟通方式;新闻类客户端会分析你的阅读兴趣,定向推送新闻;电商平台会根据搜索痕迹,独立推送符合你兴趣的商品;照片、视频类APP,能快速识别人像,帮你自动美颜;打车软件随时确保在你不远的地方有足够的车辆,在不远的将来,无人驾驶汽车或将重新规划你的出行……

甚至是深处现代服务业价值链顶端的金融行业,也在进行深刻的变革。去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正式提出“智能金融”概念,人工智能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专家分析:2018年是我国智能金融的元年,那些在人工智能领域布局较早、具有核心能力的互联网企业和金融机构,有可能成为这一轮竞争的赢家。

AI带来的便捷,影响着现代人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只是,我们在期待和欣喜中的时候忘记了思考。那么,哪些工作才不容易被AI替代?

答案是有创造性的、需要情商、人际与社交技能的工作。例如IT工程师、医生、牙医以及社交、儿童照料类工作。正如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Eleni Vasilaki所 说:“通过不断的累积,机器已能在某些复杂的单项任务上战胜人类智力,但并没有什么证据显示能很快出现像人类那样多才多艺的AI。”

SO,颠覆来临之前,抓紧时间去学习新技能、适应新变化、拓展新业态吧。


以下视频告诉你AI带来的改变和可能出现的颠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