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记——网络词汇,喜忧参半

 不老书生001 2018-05-07

还记得央视一档节目中有一个街头采访的环节,记者向路人提问“不明觉厉”、“喜大普奔”、“十动然拒”这样的词语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年长的路人不明所以,大多摇头,年轻人倒是能很快说出答案。在新鲜事物面前,由于年龄和沟通方式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显而易见。几年前,我开通了QQ、微博等网上交流工具,才开始慢慢关注起网络词汇,起初感觉很是新鲜,但随着接触越来越多,却感到喜忧参半,喜的是网络词汇有其便捷、可爱的一面;忧的是有些词汇彻底颠覆了词语的本意,给传统词汇带来了冲击。

小记——网络词汇,喜忧参半

网络词汇带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简洁”,当然这样的优势起源于它的使用功能。网上灌水容不得有丝毫迟钝,打字速度稍慢就跟不上节奏。“1314”、“521”、“886”,这些数字的简单组合就能表达出很丰富的内容,有的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现实生活。小伙为了向女孩儿求婚,用蜡烛拼起1314的形状,表达“我将爱你一生一世”的寓意;每年的5月21日,办理结婚登记的青年男女在登记处前排起长龙,就是为了在“我爱你”这一天收获一生的幸福。

小记——网络词汇,喜忧参半

最有意思的是“1234567”,起初以为是音阶代码,没想到其在网上的本意却是“你是我的未婚妻”。“可爱”是第二个感觉。当一段话的结尾加上 笑脸的符号时会让人感到亲切许多;当“童鞋”代替了“同学”时能够让人一下感觉到儿时的童真;当“驴友”取代“旅友”时反倒让人觉得更加形象,喜欢旅游的人背着包裹脚步踏过四面八方,可不就像一匹小毛驴自由自在地到处溜达吗?

小记——网络词汇,喜忧参半

当然,一些网络词语并没有因为简洁和可爱而被大众接受,这些词语传播了过度的负能量。纸牌游戏不叫纸牌游戏,叫“杀人”; “蛋白质”不再是营养物质,其真义是“笨蛋、白痴、神经病”,骂得够狠;还有“菜鸟”一词,对网络新手带有明显的轻视等等。缺乏内涵、苍白无力的词语读来让人皱眉,不忍直视。反观那些流传千百年的诗句,一字一词均有韵味,使用也恰到好处,真是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回味悠长。

小记——网络词汇,喜忧参半

不管你喜不喜欢,它就在那里。网络词语已经慢慢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当中。2010年《人民日报》第一次用网络词汇“给力”作为标题,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了网友的追捧,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网络词汇登上了大雅之堂。一些受众广泛、流传性佳的词语还被收入词典,“转正”成功。 “大浪淘沙”,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正面阳光的网络词汇才会具有更加顽强的生命力;负面阴暗的部分必将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你懂的。

小记——网络词汇,喜忧参半


——end

作者:何镔(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支持原创!平凡人依然可以做公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