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匪浅!!! 《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一直是我的最爱。自它出现后,历来被世人瞩目。何绍基曾在《题雨舲中丞圣教序第一本》中这样评价:“二十余年集书罢,乃似将军一笔写。想见仁师八法精,前后智素宜方驾。昔嫌姿媚出顾盼,今觉横奇多变化。肥画全包血肉丰,细筋内注神光射。珊瑚玉树交柯生,杰阁飞楼向空跨。倘非毡蜡到古先,岂易山猿动惊诧… …”明《宣和书谱》里曾这样说:“模仿羲之书,必自怀仁始”。明王世贞也曾说“《圣教序》书法为百代楷模”。 对于《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个人总结有三点值得点赞:一、它是王羲之的正宗、正脉(集王羲之);二、它是王羲之字最多的帖(2000多字);三、它是王羲之结体中最好的字(精挑细选24年)。 《圣教序》的“左中右”是我5年前提出关于临摹的一种方法。那时在北京北兰亭参加首期培训班,正是因为北兰亭创始人张旭光先生极力推崇《圣教序》,所以我是为了学《圣教序》才去的北兰亭。在北兰亭,张旭光先生手把手教我如何临习《圣教序》,从而悟出一些关于《圣教序》临摹的方法。回来后,我连续在书法网上做了四个专题。其中“《圣教序》的左中右”是其一;其它的三个专题还有“仰慕北兰亭,写意《圣教序》”,“张旭光先生的《圣教序》情结”,“小品形式背临《圣教序》”。四个专题都与《圣教序》有关,当时这四个专题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从而奠定了我坚定学习《圣教序》的信心。 那么,什么是“左中右”呢?我总结一是从写法上理解: 左:比较激进——化草(临摹时比较快); 中:中规中矩——纯行(临摹时不快不慢); 右:比较保守——化楷(临摹时比较慢)。 二是从字法上理解: 左:临摹时写大、写粗、写浓等等; 中:临摹时全部介于中间; 右:临摹时写小、写细、写淡等等。 李邕言:“学我者死,似我者俗”。齐白石云:“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就是这个道理。 二、为什么要“左中右”? 书法中的法,更多的是变化, “左中右”之理,那便是“变化”! 就是阴阳,就是矛盾, “状如算子”不是书法。因此,要“左中右”。 我们仔细看整个《圣教序》,从书体上看,里面不全是行书,尽管我们称为行书,但里面也有草书、正书;从字法上看,也有粗细、大小之分。我们必须承认怀仁24年的心血一是找出《圣教序》里所有的字,据说,为了寻求一字,悬赏千金,《圣教序》也叫《千金碑》。二是把这些如何排列才更恰当,这才是怀仁最费脑筋的事。但是我们临习时往往容易把这种矛盾弱化,让人看不出来“行+草”,看不出来大小、粗细之变换,这就需要我们在临习时强化这种矛盾对比关系。 我们一再呼唤 “临创转换”,如果会了“左中右”的临习方法,也就掌握了“临创转换”的秘籍宝典! 三、怎样实现“左中右”? 我个人在临习《圣教序》时,总结了四步走: 第一步:先实临,尊重原帖,是什么写什么。这一步是基础,首先要先过这一关,就是要把每个字的字型都记住,印在脑海中,达到背临也和原碑不差上下的境界。 第三步:往“右”写,写小、写慢、写楷、写细等,与第二步同理,也是生发性的。 第四步:把临帖当作创作。对照经典章法(如《二谢帖》、《得示帖》等),打破揉碎整合,形成一幅“创作作品的临作”! 关于“左中右”之理,其实本人完全是借鉴先贤们的理论,只是换了一个说法而已。单纯就《圣教序》的学习,我们看唐以后书家,几乎每位留下来的墨迹或碑刻中都能寻到《圣教序》的影子,因此,我们更不能撇开它,而是要更加地深入地去学习。 最后,还要强调一点,那就是学《圣教序》主要的是学到王羲之的行书结体,因为王羲之定位了中国书法结体的审美标准,他是书圣,他是行书结体的标准答案。一但我们在创作中遇到任何字,脑海中立刻就能想起王羲之怎样写的,然后我们还能写出来,那么,结体关就算过了。这种“左中右”的临习方法更重要的一点是还要过用笔关。用笔的学习要看手札、尺牍,那里面交代的清楚,《圣教序》是刻碑,刻碑是不能够全部表现出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