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定河故道上的翠湖湿地公园--王同祯

 老北京的记忆 2018-05-09
王同祯
王同祯

  如今我国已有40多座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但曾经的“水乡北京”却只有一座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这就是海淀的翠湖湿地公园。

  位于昌平南部的海淀山势较低,平地占全区总面积的四分之三,而且海拔高度大大低于延庆、昌平两区县。这一明显的地形、地势特点,使海淀成为了北京西北部的百川汇聚之地。

  在明珠长子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墓地南侧,有一处龙蟠福地,这就是上庄水库及北侧的翠湖湿地。这里位于海淀平地与西北山地的边沿地带,平均海拔高度50米左右,翠湖湿地平均海拔高度只有40米,这低洼的地势即为形成湿地景观的重要因素。从西部、北部和西北部千沟百壑汇集的山水大都流经这里。

  流无定向的古永定河曾经的故道是其形成的原因,从山西和内蒙古汇集后呼啸而来的河水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在北京留下多条故道遗迹。商代之前永定河出西山后经八宝山流向西北,经昆明湖走清河、北运河入海;春秋至西汉期间,河水已经南移到积水潭、六海一线,在通州走北运河入海;清康熙年间永定河才稳定成今天这个样子。据近年有关部门发现但未曾发布过的资料分析证明,远在早于商代之前的两万五千年左右,古永定河曾在门头沟区军庄经杨坨向北流向海淀区寨口,至今有寨口沟称呼,河水又经周家巷、上庄往东流去,这条河道形态至今仍可辨认。热爱文物考古的张文大先生在京西考察高梁河水源时也发现了一条古河道,基本与上述永定河古河道同一路径,张先生撰文说:军庄有军庄沟,军庄沟在杨坨山麓向东,然后向东北越过老庙分水岭流向海淀的寨口沟,又经周家巷村北至高梁店进入高梁河主河道。如果张先生所言的高梁河古河道是今天的南沙河河道,那么上庄水库和翠湖湿地即为永定河故道。

  上庄水库为南沙河一段宽阔河段,南沙河有南北两条支流,南支源于门头沟和海淀交界的九龙山和附近山脉,雨泉水汇集到海淀境内的寨口沟,基本沿古永定河故道向东流去,因上庄地区地势低洼,形成今上庄水库一段宽阔的湖状河道。北支来自西山龙泉寺附近的鳌鱼沟,清泉碧水沿后沙涧、刘庄向东流去,在常庄西部与南支汇合,汇合后的水经上庄继续向东流入沙河水库,与北沙河汇合再向东成为温榆河上游水源。

  南北流经上庄的第三条水系为元代的白浮堰,上世纪60年代苏天君先生对白浮堰进行考古测量,白浮堰的流经地与今天的京密引水渠并非完全一致,它经昌平流入海淀境内,也从上庄西侧沿皇后店、辛店、西北旺、青龙桥一线入瓮山泊,然后流入六海水系。


  无论来自西南方的永定河水及来自九龙山的山雨水,还是来自西北方龙泉寺的山泉水,或是导自九龙池的清泉碧水,这些都是大自然恩赐给北京人的生命之水,过去人们过着人赖于天的生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曾高喊过一句口号:“天上没有玉帝,地下没有龙王,我就是玉帝,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岭,开道,我来了!”1960年,海淀人将上庄一段宽阔的南沙河河段挖掘成一座水库,无疑给上庄一带带来用水的方便和无穷乐趣。但不知不觉的烦恼也悄然而至,由于农户迅速增加,地下地上水源污染日益加剧,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可喜的是,与水有着亲缘关系的海淀人很快从混沌中清醒过来,认识到人与水的不可分割性,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为了彻底改变栖身之地的环境,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海淀人就开始行动起来,他们要找回当年的清泉碧水,还原曾经的“林丰草茂、鸟飞鱼跃、碧水蓝天、空气清新”的伊甸园,经过数年努力,搬迁居民,清理环境,在上庄水库北侧规划了160公顷的湿地保护范围,其中水面就有90公顷。2003年一期工程完工后,园区仍在不断修补完善,扩大生态湿地保护范围。2005年,被建设部批准为北京第一座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并命名为“北京市海淀区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如今,这里的水生植物达400多种,鸟类和水禽有50多个品种、300多只,难得一见的黑天鹅早已在这里安家落户。明年园区二期工程竣工开放后,一期将作为湿地养护和科研基地仍不会对外开放。

netease 本文来源:北京晚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