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存储器芯片市场整体及DRAM芯片市场分析

 q1338 2018-05-09

存储器芯片市场整体及DRAM芯片市场分析

受惠于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增长以及电子信息设备内存搭载量的不断攀升,从 2016 年下半年起,全球存储器市场(包括 DRAM 和 NAND 闪存等)结束了连续 18 个月的低迷景象,无论是存储器的出货量还是销售价格,都出现了大幅度的提升。据多家市场调研机构观察,这一轮存储器市场的景气延续至 2017 年和 2018 年上半年。

2016 年全球存储器的市场规模为 773 亿美元,比 2015 年减少 7.3%。初步统计2017年存储器市场规模达到 853 亿美元,较 2016 年增长 10.3%。到 2021年可望扩大至1,099 亿美元,2016~2021 年年均增长率将达 7.3%。

2016 年全球 DRAM 的销售规模为 454 亿美元;而闪存(Flash)的销售规模为 319 亿美元,其中NAND Flash为312亿美元,NOR Flash仅为7亿美元左右。

与此同时,存储器的制造技术也显著提升。全球三大 DRAM 厂商的制程技术从 2X nm 推进到 1Xnm,3D NAND 闪存从 48 层提升至 64 层。ReRAM和 MRAM 越来越显示出它们的应用前景。

存储器芯片市场整体及DRAM芯片市场分析

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近三、四年来,全球 DRAM 市场主要由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3家所垄断,3 家巨商占全球DRAM 市场达 90%。剩下中国台湾的3家相对小企业——南亚(Nanya)、华邦(Winbond)和力晶科技(Powerchip)的市占率不足 10%。

2016 年上半年,全球 DRAM 市场不佳,主流DRAM 产品价格下滑。但三星半导体部门的营业利润仍高达 47.3 亿美元。全球 DRAM 市场的"老二"SK 海力士的营业利润虽比 2015 年锐减 2/3,但仍可获利 9.15 亿美元。同期美光转盈为亏,亏损3 200万美元。这意味着按照 2016 年上半年的价格,美光已不具备获利的竞争力。因此,美光于2016年6月裁减了美国科罗拉多工厂的70名员工,展开首波整顿行动。

进入2016年第三季度,适逢苹果iPhone 7等世界旗舰型手机备货高潮,加之电子信息设备搭载高容量内存比重也持续增加,推动第三季度全球DRAM总体营收大幅增长15.8%。到了第四季度,标准型DRAM和移动DRAM的合约价涨幅均超过 30%。据 TrendForce 集邦科技旗下的DRAMeXchange 报道,第三季度三星的营收增长22.4%,SK 海力士的营收也增长8.6%左右,美光的营收也增长 12.6%。

2016 年第三季度,三大 DRAM 巨商市场占有率各为50.2%、24.8% 和 18.5%。同时,三星获利率维持在 37%,SK 海力士的获利率由第二季度的18%上升到第三季度的25%,美光则转亏为盈,从-0.6%转到2.3%。到了第四季度,由于 DRAM 价格持续攀升,各厂商的获利进一步增加。

存储器芯片市场整体及DRAM芯片市场分析

从技术层面上看,2016 年全球 DRAM 制程的主流还是 20 nm,其比例高达 80%~82%。三星的DRAM 制程一直保持领先地位。2015年三星采用20nm制程,2016 年年初转进量产18 nm DRAM 芯片,并在其Fab 17上极力扩大产能,计划到 2017年下半年18 nm制程在其 DRAM 总产能中占到30%~40%,而目前 18 nm 制程产品仅占到其 DRAN总产能的 12%。如今,三星在 DRAM 工艺方面越发成熟,新技术的推进速度也比预期的更快。此前曾预计三星在 2020 年量产 10 nm DRAM,现在看来最快在 2019 年年初就能实现。

2016 年 SK 海力士和美光还全部是20 nm 级别工艺,直到 2017 年下半年才量产 18 nmDRAM。行业人士认为三星和其他对手之间有着一年半时间的差距。

中国台湾的南亚、华邦和力晶科技 3 家厂商除了生产和销售标准型 DRAM,利基型 DRAM 占据较大比例。相对而言,南亚现在拥有22nm制程,2017年上半年导入20nm制程,届时产品成本也有望进一步降低。力晶科技受 2016 年上半年DRAM 价格不高的影响,第三季度减少了标准型 DRAM 的产出,导致其第三季度营收下滑31.1%,从第四季度起恢复正常水平。

2016 年第三季度华邦营收小幅增长 7%。其主要产品是利基型 DRAM,工艺技术除进一步提升46nm量产水平外,2016 年第四季度少量投片生产 38 nm制程产品。

2017 年全球 DRAM 的发展态势,据Business Korea 报道,2017 年全球对于 DRAM 的需求将增长 19.3%。但是,由于主流厂商的制程转进将影响部分产能的增加,估计2017年DRAM产能的增长率仅为 10% 左右,加剧了供给的不足。另外,据业界观察,2017 年整体 DRAM 价格将下滑 9.8%,但由于先进制程的转进,DRAM 成本的减幅有望更大,约为 18%。这就意味着 DRAM 厂商仍然有利可图。

每天一句话,送给在IC、泛IC和投资圈奋斗的你我,让我们共勉——生活就是不断寻找自我的过程。我们努力地向上,不仅是让世界看到我们,更是为了让自己看到世界。当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时,就会发现,生活中的每一点进步,都在让我们的人生变得辽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