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最爱的督导突然去世

 書書写写 2018-05-09





写这篇文章, 用了整整一年。


噩耗

 ❖ ❖ ❖ ❖


2017年5月9日,周二,早晨。

带了一年的实习生圆满毕业,晚上大家约着聚餐庆祝。博四一年的学习也结束了,好不容易喘口气。总算有时间打坐了。


我的手机恒常处于静音状态,打坐时,就算看到电话进来,也不会接。但那天鬼使神差得瞅了眼手机,刚好看到机构打来电话,接起来,是老大的上司John的声音,还在纳闷怎么不是老大,就听到John说:


“Hi, Song,this is John xxxx. I have a very bad news to tell you.” John说下句话前,我脑海闪过的念头是:难不成机构要倒闭了?

“Charlie Daugherty passed away on Monday.”

“What? Charlie???”


得到肯定的回复,瞬间泣不成声,不记得后面John还说了什么,好像提到老大下班回家,除草时,心脏病发作猝死在后院。最后John问到,希望他还是我,来告诉实习生,我说我来吧,今晚刚好约了聚会。


放下电话,嚎啕大哭,极度震惊,难以置信。老大在农场干过,也做过装修工,剑道黑带,每周两次教学,还是指压按摩高手,素食主义者。把认识的人按可能死亡的风险排序,老大一定是最后那个。


虽然只有硕士学历,甚至连咨询师执业执照都没考,老大却是我最爱的督导之一。但他不仅是我的督导,还是我的mentor,家人,是我在美国交到的真正的第一个朋友。


从硕士实习开始,之后整整五年,我和老大几乎每周在机构共事20个小时。他是唯一一个看着我从硕士实习生成长为督导的人。听到老大的死讯,我觉得自己的心被活生生撕走了三分之一。


震惊

 ❖ ❖ ❖ ❖


一个小时后,回过点神来,赶紧给理海的督导Dr.Farrell打电话,没人接,邮件跟进,标题是Urgent,内容是:Charlie去世了,请在看到邮件的第一时间给我电话。


那段时间,跟Dr.Farrell工作的内容,也跟老大有关,五月底就要结束在机构5年的服务,最舍不得的,就是跟老大共事的时光,和Dr.Farrell一起探索如何跟这五年告别,老大却猝不及防得抢在我前面离开了。


就在老大去世的前一周,我们讨论爱尔兰式的黑色幽默,爱尔兰裔的老大,笑起来总是笑里藏刀,他告诉我这是Irish Smile,当面对着你笑,背后拿着匕首,我说中文里也有这样的形容,叫鸿门宴,于是我们发明了Hongmen Dinner with An Irish Smile,说完后老大又露出招牌爱尔兰笑,那时,我还疑惑这个笑容背后藏着什么武器。没想到,是这样突然的离席。


15分钟后,Dr.Farrell打来电话,陪着我叹气、震惊,我们商量是聚会前告诉实习生,还是去了再告诉,是打电话告知还是在群里通知。虽然与实习生的督导关系已经结束,但作为消息发布者,还是希望以冲击力最小的方式,让大家知道这个噩耗。


传承

❖ ❖  ❖ ❖


时光回倒6年,那时的我,即将开启咨询师生涯的第一个五年,而老大的生命,也进入了最后五年的倒计时。


第一次见到老大是去机构办入职手续的那天,当时的督导指着这个不到1米7,瘦瘦的,极其普通的白人男子说,这是机构负责人Charlie。那时,我并不知道,这是个自带爱尔兰黑色幽默属性的生态女权主义者、剑禪合一的日本武士灵魂。


在这五年里,我跟着这个爱吃辣,会日语,参与过本地N个机构创立的生态女权主义者、剑道武士,学生活,学尊重,学温和的坚定,学活在当下。跟着老大学习,更像亚洲文化里的师徒制,师傅突然离世,我想把他的精神传承下去,分享给更多人。


爱尔兰式的黑色幽默

笑里藏刀的老大,自带黑色幽默属性。

一次,他休假回来,我跟他打招呼

“Charlie you are back!”

老大回复:

“Am I Front?”


问问题时,我的开场白多是:

“Can I ask a question?(我可以问一个问题吗?)”

他总会说:“You already did.(你已经问了)”


某年冬天,我冒着大雪开车到机构上班,才发现其他咨询师都把咨询取消了,只有前台和老大在。老大悠悠地说了句:我就知道你会来,you are a little crazy(因为你有点不正常)。后来听到老大打电话给药房,对方惊讶的说你居然在上班!老大说:“没办法啊,我们有个咨询师硬要来上班。”


而谈到美国这个世界上最贵、最复杂,效率也不高的医疗保险系统,老大用了一个比喻 “就像中式庭院,门口一个大屏风,里面啥也看不到。”


生态女权主义者的坦诚与尊重

一次,我的一位毒瘾反复复发的来访者,打电话取消咨询,并表示要结束治疗,刚好是老大接的电话,听到他对来访者说“I would hate it if you decide not to come back(如果你决定不来了,我会很痛心)”。最后,来访者还是没出现。我非常担心来访者脱落后的状况,但又束手无策,老大看着我,说“people have the right to fail(别人也有失败的权利)。”


另一次,一位工作了一年的来访者,看不到任何进展,我沮丧得坐在老大的办公室里,然后,老大给我讲了一个他的故事:


我带过一个团体咨询,有个来访者从头到尾没说过一句话,就很不屑得在那坐了几个月,然后脱落了。当时觉得,他肯定是成员里最没收获的一个。十年后的一天,我在商场买鞋,一个打扮得体的男士激动得叫我名字,说是我以前的来访者,我怎么也认不出是哪一个,直到他报出自己的名字,并说,“那是我人生中收获最大的6个月,但当时的自己死要面子不愿承认,所以才一直摆臭脸。”


机构里有一百多位来访者,还都是被社会贴上“瘾君子”标签的低收入人群,但每个人的名字、故事、目前工作的议题,老大都记得,自己的事情再多,经过候诊室,都会停下来,像和亲朋唠家常一般,和候诊的来访者寒暄,也因此总是无法按时下班。我曾问过原因,老大淡淡回复:“I Just treat them as if I am on the other side(我只是用自己希望被对待的方式对待别人而已)。”


不仅对人,老大对环境也十分敬重。他出了名的节约,自己的椅子坏了,凑合着坐了大半年,直到他休假时,上司John迅雷不及掩耳得给换了。每次打印机没墨,他总是把墨盒拿出来,摇几下,放回去再打几张,反复好几次,直到墨水完全用尽,才换新的。两孔打孔机坏了一个孔,我申请再买一个,老大狡猾得回复:“你把纸翻过来,就可以打另一个孔了。”


老大的节约,经常被咨询师们吐槽,我也会时不时打趣他,比如拿着打孔后剩下的小圆片,说“这个得留下,正反面都可以打草稿”。老大回复“侧面也可以”并赠送一个你还是嫩了点的眼神。


但玩笑归玩笑,我知道,老大是发自内心得敬重环境,不愿为环境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在老大这些看似抠门的行为影响下,我也开始反思自己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为了方便而肆意使用塑料制品、买很多用不着的东西,又何尝不是对环境的暴力?


剑的不惧与智慧

作为机构的管理者,当团队出现分歧时,老大会智慧而温和得化解矛盾。一次例会,有咨询师质疑做初诊的咨询师个案分配不均,也有咨询师抱怨实习生抢了自己的个案量,大家快吵起来时,老大请每人轮流报本月新接个案数,纷争就此打住。


老大也会犀利而温和得戳破我的成见。一次,跟一位有精神病诊断的来访者工作后,我跟老大说“His worldview is so distorted(他的世界观真扭曲)!”老大笑着回复“So do you and I (你我又何尝不是呢).”


一次闲聊中,我说到自己说英语有口英,老大认真得普及到:“谁没有口音呢?不过一部分人的口音被定为标准罢了。


每周二、周四,老大下班后都会去附近的教堂教剑道,每次离开前都会说:“我去揍人了!”我曾现场观摩过老大的剑道教学,平时温文尔雅的他,踏上剑道馆,便成了绝不言败的武士,能把攻击性如此智慧得运用,让我佩服不已。


禪的当下和觉察

老大是个慢性子,每一句话都经过了深思熟虑,他的字典里不存在迅速的答复,时间紧张时问他问题,则让人抓狂,经常我的耐心已耗尽,老大还在思考中。


而事情一多,就会在机构里一路小跑的我,总会被老大以教导主任般的口气提醒“No running in the hallway(过道里禁止跑动)”


也正因为时刻活在当下,老大对他人的情绪觉察非常敏锐。某天,我情绪不太高,老大在我空闲的时候飘了过来,假装不经意得问到“Is there anything you wanna share with me (你有什么想跟我说说的吗)?”


如此禅意的老大,曾用日语给我朗诵他最喜欢的松尾芭蕉的俳句:


奈良秋菊溢香馨,

古佛满堂寺庙深。

古池冷落一片寂,

忽闻青蛙跳水声。


悲痛

❖ ❖   ❖


相处的五年里,老大教会了我很多东西,最后一样,也是最重要的一样,老大用他生命的嘎然而止,给我示范了无常。


老大去世的前一周,也是我博四的最后一周,走在去机构的路上,有点迫不及待得想把这周快进掉,迎来假期的生活。当时转念一想,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虽然博四最后一周任务繁重,也应该好好珍惜,过好当下。


很庆幸自己那个当下的决定,让我全身心得分享了老大生命的最后一周。老大的突然离世,对我来说,只有悲痛,没有遗憾。


老大去世后的这一年,我去了很多地方,遇到有趣的人,吃到好吃的食物,经历了精彩的故事,很多时候的第一反应是想说给老大听,接着便意识到,他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不禁悲从中来。


但我还是会在心里,把想说的告诉老大,而失去老大的伤痛,以一种特有的方式,提醒我活好当下的每一刻。


带着伤痛生活,同样可以很幸福。

You feel pain because

inside you are transforming.

—S.Ajn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