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生只爱一个,是深情还是自恋

 莲bcx0gj7l4izu 2018-05-10



很多人的内心都会有一个难忘的身影,对方可能承载了自己年少时暗恋的苦涩与甜蜜,或是命运捉弄下错过的遗憾,或是“非他不嫁/非他不娶”的忠贞浪漫,或是“死了都要爱”的疯狂,又或是遭遇了背叛后的心碎迷茫......


深深的爱,深深的恨,随着别离的拉长,那一切变得若隐若现。有些人渐渐的放下,开始了新的情感与生活,也有一些人无法走出,难以放下。


曾经有一位来访者,在十几岁的时候遇到了心中的女神,那个年龄不敢明目张胆的交往,不过也向对方表达了自己的心意。


只是后来没有到同一所大学,几年间保持着暧昧,一边深情表达,一边又跨越不了现实。再后来对方恋爱了、结婚了,他仍然难以忘怀,无法接受其他异性。


说起来他们从来不曾真正恋爱,所以当我问他放不下的是什么时,他说不想背叛对她的感情。他甚至都不太能说清喜欢对方什么,那份被对方激发的情感紧抓不放。


我要忠于感情,我要做个专一的人!


那份深情其实并不是为对方,而是为自己心中对爱的诠释。


也就是说注意力并没有放在人的身上,而放在了由那个人引发的感受上,这份感受在内心形成了丰富唯美的幻象,也可以说这份幻象一直在帮他隔离与别人现实的亲密。


这种心理的形成还要回到早年与照顾者的关系中,婴儿都本能的渴望妈妈的爱,在需要照顾的时候他的注意力会放在妈妈身上,如果长期得不到及时与细腻的回应,甚至遭受虐待的话,会出现强烈的心理不适。


为了避免这种痛苦,就会用幻想替代,形成一个过渡性客体,替代了妈妈,以抚慰自己的内心。


创伤能够激发一个人的创造力,现实的失落通过创造幻象来补偿,孩子对妈妈现实中的表现不再明显关注,而是更多依赖内心的想象来满足自己。


这些无意识的过程在成年后,不知不觉的在亲密关系中重现,即用虚幻的感觉替代与他人现实中的交往。

     

记得很多年前,我跟一个朋友形容了理想的画面:有一天你突然遇上一个人,你断定那便是真爱,之后这一生无论经历什么,只爱这一人。


她说:我不认为这有多浪漫,倒是觉得这样的话,是不是算心里有病啊!


当时令我感触很深,确实,专一会带给我们安全感,会使两性关系更稳固,但假如遭遇现实的分离,仍然难以忘怀的话,俨然会带来很多不利。


如果当年跟他在一起,

可能就不是今天的这种状况了


在我接的婚姻情感案例中,也遇到过不少女性朋友,会谈到老公与旧爱的不同,会叹息当年的别离。


曾经的爱在遭遇失败时,心理上会自动的强化他的可贵性,会不断的想到他的好,最后印象里只剩下他的好。


实际上很大一部分是经过了创造再加工,就犹如我们看到的文学、影视上唯美的爱情,那浓缩的瞬间与现实的生活完全不是一码事,也可以说正是现实有太多复杂与烦恼,才使人们创造出了单纯与深情,以此来共鸣我们内心最深的渴望,也是永远无法在现实中完全落实的渴望。


H女士结婚13年,夫妻感情淡漠如水,她觉得多年来与老公都只是在为生活努力,当日子越来越平稳时,心里却总是冒出孤独与失落。


有一次整理旧物看到与初恋的合影,情绪就一下子跳进了深渊,那时候的美好记忆像利刃般穿刺着内心。为什么就没有坚持在一起呢?如果没有分手一定不是今天死水般的生活啊!


她回想起初恋男友的热情与细心,那时候被他当做花朵一般的呵护,他是那么在意她,哪怕是一个表情都会被重视。他们心心相印,也曾发下忠贞不渝的誓约.....


当这些不断涌出的时候,她开始怀疑,为什么会选择现在的老公。她开始莫名的烦躁,总是因为一些小事而发火,怎么都觉得老公不顺眼,甚至开始抗拒与他的亲密。


她形容自己像神经病一样难以自控,想起当年的分手,感觉万分遗憾,也知道一切不可能回到过去,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走出来。


实际上现实中并不存在完美的情感,完美只能营造在内心深处,当我们试图拿现实去跟幻象比较时,注定会失望。


H女士也忽视了当年分手的现实原因,当能够完整的回溯这段经历时,它的影响也自然就降低了。


美好的幻象也并不是只会带来失落,即使现实在它的面前永远苍白,但仍然可以转化为支撑现实的力量。


幻想能够克服生活中的乏味,使我们的内心变得丰盈,但是充分体验老公的拥抱,及与他牵手的感觉,与独自一人时对旧爱的回忆同样重要。


内心总是愿意提供最好的资源,只需要恰当运用,就能够使我们在生活中更具适应性。



H女士的经历是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还有很多女性朋友受到的是隐性的影响,可能已经忘了过去刻骨铭心的爱恋,但遗忘的是仅仅是画面,那段记忆形成的深刻观念却一直伴随。


W女士经历过多段恋情,婚后两年又选择了离婚,随着咨询的深入,她说从22岁那年开始,自己就只是活着,只是与人交往,而不会再爱了。


那一年与同居男友分手,彼此都非常相爱的两个人,却总是因为性格问题冲突不断,分分合合,最终变成了陌路人。


从那时起她认为绝对不能对任何人投入全部感情,痛彻心扉的感受让她在之后的恋情中,总是保持理性、务实与隔离,这段经历在她的潜意识形成了一种暗示:放手去爱会让自己心碎。


她觉得唯一爱的人已经带走了所有的真情,再不可能有单纯和义无反顾的爱,她说早已经丧失了爱的能力,不可能再爱上别人。


即使作为旁观者我们也会觉得心疼,会认为这样并不值得。


然而W女士的情况实际上是一种创伤性反应,一般我们在经历重大事件的时候,如果内心遭遇重创,可能导致原有价值观的破碎,丧失对生活的希望,甚至性情都发生巨大的变化。


这一类的问题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成长,逐渐化解过往伤痛,从内心深处从新建立新的反应模式。



其实对于爱来说,从来都是非常个人化的,钟情能够避免情感的浪费,帮助我们获得更稳定的关系。我们遇到一个人,把感情投注到他的身上,这并不意味着固着。


但爱总是感性的,我们会顾不上思考那么多,会不由自主的被情绪情感牵着鼻子走。因此更需要靠理性去觉察专一的意义,只爱他一个的想法,不过是潜意识美化恋情的设置。


专一并不是一生只爱一个,而是在每段关系里,都能保持忠诚。其实爱永远属于自己,能够根据现实更改投注对象,也是爱的能力之一。

 

如果这一生能够遇到唯一的爱人,并且有机会相伴走下去的话,那是最大的幸运。


只是绝大多数时候,我们会在情感的世界里有不同的经历,这个过程就需要及时的调整内心。


不管经历多少情感关系,专一与投入的深情是可贵的,当无可挽回分离时,放下,同样也才是可贵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