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老的范氏宗祠,阐释着不为人知的过去

 海陆丰文化遗产 2018-05-11

残垣断壁,杂草丛生,屋顶几近全塌,一幅破败得让人生疼的景象是范氏宗祠给我的第一印象。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手抚摸着这片流淌着红色血液的土地,无论如何都无法把这一座偌大却毫无生机的范氏宗祠跟红二师后勤处联系在一起。



祠堂门口站着一个老者,一个范氏后裔老者,他在用客家方言向人们激动地诉说着什么,也许是在向前来的人们诉说这座宗祠的不朽传奇,或许是在表达内心无限的感慨。当了解到我们这一行几十人是来找寻红色记忆的一群人时,他显得异常亢奋,很显然,他是激动的,激动得两眼噙满泪水。我们静静地听着,听着他讲述那些并不久远的故事,一股敬意不禁油然而升。



先来说说范氏宗祠,它座落于黄羌镇坪岭村,具体建造时间已无确切文字记载,但据范氏族人的传讲进行推测,大概兴建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迄今约110年,当年由海陆惠紫范氏宗亲出资合力建造而成。范氏宗祠建筑规模宏大,宽22.5米,长24.75米(不含周围花台坜及门前广场),建筑面积557平方米,正厅宽21槽(瓦槽),侧厅是十五槽,下厅宽十五槽,整体是五厅五井十房三门楼结构。原梁架均以上好木料雕刻装修,雕有各种花鸟鱼虫、人物、掌故等内容,表面镀以金粉而成(此金粉含有真金成份,也正如此,后来遭到大肆搜刮破坏)。漆红的桁子,青色的桷子,四周瓦檐盖琉璃瓦,内外墙上书有各种彩色壁画,足见当年是何等富丽堂皇。老者道,坪岭村范氏一脉为北宋大文豪范仲淹后代,他是范仲淹第二十七代传人。


我注意到,祠堂内右侧的“义庄图”壁画印证了这点,此壁画是依据范氏义庄的结构布局彩绘而成,虽历经百年沧桑,但图中人物文字仍依稀可辨。联曰:银杏十围家庙古,玉粳千顷义庄丰。范仲淹“义田千亩济族人”的故事广泛传颂于大江南北,令后人万分敬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远大的政治抱负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阐释。大革命期间,这里涌现出许许多多为了新中国崛起而奋斗的感人事迹,范炳、范添、范庆水、邱福、张细……他们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怀着满腔热血参加农会、参加赤卫队、参加红军四十九团;他们为着一个共同的理想,浴血奋战在农村城镇、在高山平原、在祖国大地每一个需要他们的地方。一个个有血性的鲜活生命为建立、巩固和壮大海陆丰红色革命根据地英勇奋战、浴血牺牲,最终化作一掊黄土永远守护着可爱的故乡。


1927年10月,南昌起义部队在朝面山成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二师,成为我党领导的军队中组编最早的正规军,海陆丰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后成立师部(通称红二师),师部设在朝面山招窝村。为了向师部提供后勤保障,中共东江特委和海陆丰县委在山脚下坪岭村范氏宗祠设立后勤处,成立党的黄羌特别支部,主要为红二师采购、运输物资、提供翻译联络和伕役,特别支部书记曾雄兼翻译。范庆和是当年红二师的通讯员,更是曾雄的得力联络员,舍生忘死奔跑于革命队伍之间,为革命队伍的政令畅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好景不长,大革命失败后,由于受到反革命者的迫害,范庆和不得不在1927年深冬冒着严寒携妻背井离乡,伙同几个农会会员挥泪远走南洋。



范氏宗祠及范氏后人为新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曾被当做存放粮食的仓库,土地改革时,又被作为公产分给当地的贫农居住,后来破除封建迷信时部份雕刻被拆除,再后来人民公社化,成为农业社的保管室、肥料仓库、甚至是牛圈。至此,范氏宗祠已被彻底损毁,只剩几堵残垣断壁,以及被粉刷在每一个门每一扇窗上的“和平”“劳动”“创造”等标语,不禁令人嘘唏不已


现如今,走进残破不堪的范氏宗祠,满眼荒芜苍凉,唯有几条屹立不倒的石柱格外引人注目,它们正在百年老屋静静地见证新时代的来临。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