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命全形论:顺应四时规律是养生的根本原则

 事事平心 2018-05-12

宝命全形论:顺应四时规律是养生的根本原则

黄帝问道:天地之间,万物具备,但没有什么比人更宝贵了。人依靠天地之气和水谷精气生存,并随着四时生长收藏的规律而生活着。上至君主,下至平民,任何人都愿意保全形体的健康,但往往是身体有了病,却因病情轻浅而不能察知,造成病邪滞留并逐渐发展,日益深重,乃至深入骨髓而无法去除。我对此感到非常忧虑,我想用针刺解除他们的痛苦,应该怎样办呢?

岐伯回答说:诊断疾病,应该注意观察它所表现的症候。比如盐味是咸的,贮藏在器具中的时候,看到渗出水来,这就是盐气的外泄;比如琴弦将要断的时候,就会发出嘶败的声音;内部已经溃败的树木,枝叶好像很繁茂,实际上外盛中空,非常容易萎谢;人在疾病深重的时候,就会产生呢逆。人要是有了这样的现象,说明内脏已有严重破坏,药物和针灸都将失去治疗作用,因为皮肤肌肉受损败坏,血气各不相得,疾病已经很难挽回了。

黄帝问:我很同情病人的痛苦,心中有些慌乱疑惑,如果治疗不当反而会使病势加重我又不能替代他们。百姓听我这样说,会认为我残忍粗暴,究竟怎么办才好呢?

岐伯说:人生活在地上,又和天密切关联,天地之气相合,才产生了人。人能适应四时变迁,那么自然界的一切都会成为他生命的泉源;能够知道万物生长收藏道理的人,就能够承受和运用万物。人和自然是相应的,天有阴阳,人有十二骨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盛衰。所以,能够顺应天地阴阳的变化,就不会违背四时的规律;能够了解十二骨节的道理,就能明达事理,就不会被疾病的现象所迷惑;能够掌握八风的演变规律和五行的盛衰,又能够通达虚实的变化,就一定能够洞晓病情,哪怕是病人的呼吸那样极其微小而不易察觉的变化,也能够明察秋亳,洞察分明。

宝命全形论:顺应四时规律是养生的根本原则

黄帝说:人从出生就有了形体,离不开阴阳的变化;天地二气相合,生成了世界上的万物,从地理上来讲,可以分为九野;从气候上来讲,可以分为四时。月份有大小,日夜有长短,这都是阴阳消长变化的体现,天地间万物的生长变化更是不可胜数,我只希望解除病人的痛苦,请问应当运用什么方法呢?

岐伯说:治疗的方法,可以根据五行变化的道理来分析。木遇到金,就会被折伐;火碰到水,就会熄灭;土被木殖,就会疏松;金遇到火,就会熔化;水遇到土,就会被遏止。这些变化,万物都是一样,不胜枚举。所以,用针刺来治疗疾病,能够使天下百姓受益的,有五大要领,都已经向天下公布了,但人们都弃之不顾,不懂得这些道理。所谓五大要领:一是要精神专一,二是要了解养身之道,三是要熟悉药物的真正性能,四是要注意制取砭石的大小,五是要懂得脏腑血气的诊断方法。治疗疾病时,能够懂得这五项要领,就可以掌握缓急先后。现在的医生运用针刺,一般都用补法治虚,泻法治实,这是大家所共知的。如果能按照天地阴阳的道理,随其变化而施针法,就能取得如响应声、如影随形的疗效。医学的道理并没有什么神秘,只要对这些道理深刻领会,就能运用自如了。

黄帝说:希望听您讲一讲其中的道理。

岐伯说:用针的正法,在于首先要集中精神,了解五脏的虚实,三部九候脉象的变化,然后下针。在针刺时,必须全神贯注,即使有人旁观,也要像看不见人一样,有人喧哗,也要像听不见一样。同时还要察色诊脉,不能仅看外形,必须将发病的机理揣摩清楚,才能进行治疗。病人有虚实之分,见到五虚的症状,不可草率下针去泻;见到五实的症状,不可轻易放弃而不去泻,要掌握针刺的时机,在应该进针时,就是一瞬间也不耽搁。针刺时手的动作要专一协调,针要洁净而均匀。要平心静意,观察病人的呼吸,选准适当的时间。血气的变化无形无相,气至之时,好像群鸟一样集合,气盛之时,好像庄稼一样繁茂。气之往来,就好像看见鸟在飞翔,而无从捉摸它形迹的起落。所以用针的方法在于,当气未至的时候,应该留针候气,就像满张弓弦安静等待;气应的时候,则应当迅速起针,就像弩箭迅速发射而出。

黄帝问:怎样用针刺治疗虚证?又怎样治疗实证?

岐伯说:刺虚证,要用补法;刺实证,要用泻法。当针下感到经气已到时,应当慎重掌握,不失时机地运用补泻方法。针刺无论深浅,都在于灵活掌握,取穴无论远近,候针取气的道理是相同的。针刺时都必须精神专一,好像面临万丈深渊一样小心谨慎,又好像手中捉着猛虎那样坚定有力,全神贯注,不为其他事物分神。

宝命全形论:顺应四时规律是养生的根本原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