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始皇统一六国为什么单单留了一个小小的卫国呢?其实原因很简单

 nj200801 2018-05-13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征服六国,统一中国,创立帝制,当上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但是在当时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被秦始皇消灭了。有一个小国硕果仅存,并没有被彻底的从地图上抹去。这个国家还有自己的君主,并且保留了宗庙祭祀。

之所以留下卫国,不是因为它强大,而死因为它太弱小了,公元前254年,卫国已被魏国覆亡,领地已成为魏国的一个封君之地。公元前241年秦取濮阳等地,公元前239年卫元君被迫迁往野王县,卫国也就名存实亡了。其后一直是秦国的附属国,没有任何实权。灭与不灭没有什么区别。

秦始皇为了感念商鞅变法,使秦国能够王天下,因为卫国是商鞅的故乡。战国后期各大国争霸,卫国日渐式微,到了最后就只剩下了濮阳城这个弹丸之地了。公元前242年,秦国置东郡,公元前241年秦取濮阳等地,卫君角被迫迁往野王,卫也就名存实亡了。但是一直到公元前209年卫君角被废为庶人,卫国才彻底灭亡。 应该是公元前209年被赢胡亥给废了的. 公元前254年魏取秦陶郡时,顺便把附秦的卫国也灭掉了,可能还给卫君留了个名义,比同魏国的小封君而已,卫至此时最多是'名存'罢了。秦二世废的也就是这个名义。

卫国名存实亡,让其自然灭亡,可彰显大秦德行。秦统一天下后,不少儒生还是希望嬴政能'举逸民,兴灭国'实行分封制。秦始皇拒绝了分封要求,把快要绝后的卫国保留,卫国有商周属性,因此可以保存卫国名号,堵住儒生的悠悠众口!

卫国为了生存一直自贬身份,依附强国。在被魏国灭之前就自贬为君了,在原来成侯时期,因国势不如诸侯,于是自贬为侯。秦始皇可能看其太弱小不忍心灭卫国。

虽然卫国已然不能称之为国,但其封地还在,卫国就这样苟延残喘下来,或许是因为商鞅、吕不韦都来自卫国,秦国就没有灭卫,直到秦国灭六国统一全国也还保留了卫,到了公元前209年,卫君角被秦二世废为庶人,卫国才正式宣告灭亡。

是因为卫国乃周宗室姬姓后裔,留下做个样子,等于不毁前朝宗庙,以塞众人之口,使天下归心。卫国和强大沾不上边,卫国实际上公元前254年,已经被魏国覆亡,是秦国灭掉卫国后,把卫君前往野王县,保留了卫君的誉,保留周室宗庙。秦想灭他,只是举手之劳,甚至无需发兵,通知一声,卫国就只能放弃国号。但秦始皇没这么做,秦二世做了,下旨去了卫的国号,卫国君主废为庶民。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