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放海禁 推行"一条鞭法":毁誉参半改革家张居正(2)

 墨香笙樵 2018-05-14
强硬的改革家

    张居正是明隆庆与万历两朝重臣,一生完成或参与的重大改革有五项之多,使得困扰明朝一百多年的南北威胁得以解除,全国气象一新,百姓大受其利,国家实力大增。这些重大改革包括: 

    一、开放海禁。在隆庆其间,他与内阁首辅高拱改革实施了两百年的海禁政策,开放海禁,允许国际贸易,民间商船可以出海。这是一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改革,明朝打开了与菲律宾、越南、泰国及对中东、西欧的海上贸易,沿海人民多了一条生计,为害沿海达一百多年的“倭寇”也一夜间销声匿迹,东南沿海呈现出太平景象。 

    二、在他与高拱的主持下,与蒙古俺答部落签订了“隆庆和议”,终于放弃了对蒙古的军事对抗与经济封锁,同意封贡互市。这又是一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大明朝保全了“天朝上国”的尊严,以宗主国的身份册封俺答为“顺义王”,俺答同意当明朝的“外藩”。蒙古不再对明朝边境烧杀抢劫,明朝也不再屯积重兵,两千公里长的中蒙边境得以宁静,干戈化为玉帛。 

    三、推出税收“一条鞭法”,就是正税以外无杂税,地方政府的乱收费大幅度减少,减轻了人民负担,国库收入三年内增加一倍多。国家有了财力,张居正开始治理黄河水患。明万历六年,张居正派工部尚书潘季驯治理黄河,一举取得成功。黄河、淮河与京杭运河的走向维持了三百年,是我国历史上最为成功的治黄治淮治运河成就。 

    张居正对于最难的吏治实行改革,其利器是“考成法”。“考成法”很像是今天的绩效考核与“问责制”。“考成法”一出,朝中面貌焕然一新,效能大为提高。官吏要想升官或保官就必须踏实办事,无德无才或吃粮不能办事的冗官有了危机与压力。各级政府一时形成“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的清明局面,朝廷政令“朝下而夕奉行”,执行中央决定的速度大大提高。一大批有德有才有绩的官员脱颖而出,而一大批无德无能的冗员得以淘汰。明万历九年,张居正一次就淘汰冗官169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