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扛的过春夏秋冬的麻皮蝽和茶翅蝽

 PhDZ昆虫视界 2022-01-20

大抵11月左右,就很难发现昆虫的足迹了。聪明的蛾类会把蛹都把蛹挂在向阳的位置,苍蝇也早早钻进室内找个温暖的角落把自己藏起来。能以成虫过冬的昆虫必须是个吃货,在成虫期能取食(成虫期只交配产卵的肯定不会有力气度过冬天),要有坚硬的体壁。只要它们把肚子吃饱,储备下足够供冬季消耗的养料,并选择好越冬场所,就能熬过漫长的冬季。麻皮蝽和茶翅蝽就是这当中的一员。


茶翅蝽Halyomorpha picus Fabricius与麻皮蝽Erthesina fullo (Thunberg)应当是我们平时最常见的蝽类了,哪怕处于12月初的现在,能有力气飞进我们窗台的也无外乎这两种。它们全国范围分布,可以取食大多数的果树林木,刺吸枝干、茎、叶及果实汁液引起枝条干枯;茎、叶出现黄褐色斑点,严重时叶片会提前脱落。前几天飞进PhD.Z办公室的麻皮蝽估计是饿晕了,把PhD.Z养的多肉也给吃了,只能被PhD.Z又残忍的赶进了冷风中。

茶翅蝽和麻皮蝽长得很像,但却分属两个属,想必大家看拉丁名就发现了。

茶翅蝽Halyomorpha picus Fabricius


成虫

体长15毫米左右,宽约8毫米,体扁平茶褐色,前胸背板、小盾片和前翅革质部有黑色刻点,前胸背板前缘横列4个黄褐色小点,小盾片基部横列5个小黄点,两侧斑点明显。


短圆筒形,直径0.7毫米左右,周缘环生短小刺毛,初产时乳白色、近孵化时变黑褐色。


若虫

分5龄,初孵若虫近圆形,体为白色,后变为黑褐色,腹部淡橙黄色,各腹节两侧节间有一长方形黑斑,共8对,老熟若虫与成虫相似,无翅。

麻皮蝽Erthesina fullo (Thunberg)


成虫

体长20.0~25.0 mm,宽10.0~11.5 mm。体黑褐密布黑色刻点及细碎不规则黄斑。头部狭长,侧叶与中叶末端约等长,测叶末端狭尖。触角5节黑色,第1节短而粗大,第5节基部1/3为浅黄色。喙浅黄4节,末节黑色,达第3腹节后缘。头部前端至小盾片有1条黄色细中纵线。前胸背板前缘及前测缘具黄色窄边。胸部腹板黄白色,密布黑色刻点。各腿节基部2/3浅黄,两测及端部黑褐,各胫节黑色,中段具谈绿色环斑,腹部测接缘各节中间具小黄斑,腹面黄白,节间黑色,两例散生黑色刻点,气门黑色,腹面中央具一纵沟,长达第5腹节。


灰白块生赂呈柱状,顶端有盖,周缘具刺毛。



若虫

各龄均扁洋梨形,前尖削后浑圆,老龄体长约19 mm,似成虫,自头端至小盾片具一黄红色细中纵线。体测缘具淡黄狭边。腹部3~6节的节间中央各具l块黑褐色隆起斑,斑块周缘淡黄色,上具橙黄或红色臭腺孔各l对。腹侧缘各节有一黑褐色斑。喙黑褐伸达第3腹节后缘。

蝽类的体后有一个臭腺开口,在受到攻击威胁的时候会放出臭气,因此俗称“放屁虫”,“臭大姐”等,所以很多人会不管三七二十一,一见到蝽就直接上脚。其实这只是它们畏惧死亡的表现,怕沾上臭味离得远一些就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