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活在每一个当下

 虚幻星空xyc 2018-05-16

本平台坚持原创!欢迎来稿!

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关注订阅云南道教网公众号!



修行之难,难在制心

修行之難,不在於行而在於意,這一點不難認識。行為是發於外的,體現意想卻受制于心,且受到身外之物的制約,比如旁人的眼光、世俗的法律、道德的約束等等,總的來說,這些都是對行為的約束,使念想不至於變成行為,進而對旁人、對自己不造成傷害,這就是傳統道德的基本內容,旨在規範行為。只不過,對於修行之人來說,這些外在的規範是遠遠不夠的,更需要在每個當下約束其內心。

意,其實就是心,當然並非指血肉之心,而是念想、意想,或曰心念。自古修行首重心,心亂則損內,雖行為良正,亦傷于苦惱。故而,道家之《清靜經》、佛家之《心經》之類,皆教人如何降服心魔,使念想不生,而心自靜。《清靜經》云:“使六慾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修心使目不亂視、耳不亂聽、意不亂想,則精神內守而不失,養生靠此,修行亦不離于此。道理並不深奧,只是很難做到而已。


現在的問題是,若念想不受控制而產生邪念怎麼辦。其實,在修行之初,念想不受控制是很正常的,不過不可讓其肆無忌憚、思緒萬千,特別是邪念、淫念,最為傷神。這是一個清凈心與意念輸死搏鬥的過程,清凈心勝則可收回放心,敗則很可能外發成為行為,因此甚為重要。因而,修行之初,學會控制思維鬥爭過程,且不讓其外發為行為就已經很好了。無論何種法門的修行,都需要循序漸進,不可急於求成。

修行犹慎独

一般說來,與眾人相處之時,言、行、意都易于約束,即使產生不好的念頭也容易及時制止。不過,當一個人無事獨處之時,無人在一旁監督,而念想便不容易聽自己使喚了。《礼记·大学》提出“慎獨”之觀念,說“诚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是說當一個人自己獨處之時也要時時觀照自心,不使心神外馳,即如孔子所說的,“思無邪”,不胡思亂想。只不過,“慎獨”也算是一種極高的境界了。

剛才一友致電,說昨日其見一妖艷女子,竟然開始想入非非,難以收心、控制念想,自知有很多負罪感,后檢討、責備自己,因為,在他看來,一個已經開始修行的人是不應該產生這樣的想法的,特別誰邪淫之類的念頭,理當完全摒棄方才不誤修行。我告訴他,既然當初控制不了此類念頭,既然已經發生,就當放下,而不是帶著內疚感、負罪感生活,人身上的很多毛病都是因為掛心引起。


心容易產生情志,比如七情,然後引發六欲。慾望是順著人的性情來的,常常難以控制,最為關鍵之處在於,當我們萌生某個慾望時,大腦會找出各種理由說服自己順從於慾望,這樣,慾望便自然而然發生,比如,當產生邪淫念頭的時候,大腦會告訴自己“這是作為人的正常需要,何必要壓抑呢?”如若聽“信”了這種似乎很合理的慾求,那可能會導致行為,更荒唐的是,行為發生之後,大腦會告訴自己“既然邪行已經形成,那就好好修行,多行善積德,此過即可免除。”你會發現,很多人就是這樣在激烈的思想鬥爭中犯下過錯。

放下,不累其心

所有行為的發生都會導致某個結果,這是無可爭辯的,語言、念想也是如此。不過,對自身影響最大的是無法放下,而使那些已經發生的言行成為一種思想包袱,不僅累心,而且累身。比如,在受到不公平對待時,自己可能會產生憤憤不平、嫉妒、懷恨在心等負面情緒,把“恨”放在心上,就意味著給自己裝了一個定時炸彈,它會在某個時間突然爆炸,令人措手不及。

傳統中醫學中有“情志致病”之說,也就是說,人身上的所有疾病幾乎都是由情志引起的,比如: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這些情志都會對五臟六腑產生影響,太過或太壓抑都不行,而應當保持一定的平衡。因為心、肝、脾、肺、腎等狀況不同會體現在性格上,因此,通過性格推測疾病也奇準無比,唯有那些心情平靜、處變不驚的人才能做到開朗達觀,活在當下。


由此看來,活在當下並不是一種宗教式的說教,而是應當認真踐行的。所謂當下,并不機械地表示眼下每一秒鐘,而是使心不亂想、行不亂為。任何事情既然已經發生,無論處於自己選擇還是被選擇,都是合乎自然的,隨緣放下,隨遇而安。不憧憬未來,不過於期待某件事情的發生,這就是自然,無論是否按自己的期望發生也是很自然的事情。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專注于自己的所做的事情,當睡則睡,當吃則吃,如此而已。

活在当下

實際上,“活在當下”是一種極難的修行,很難做到不去回憶、懺悔過往,也很難做到不去憧憬未來,當然,若修行如此簡單,那人人皆能成其正果,而事實上修行者蕓蕓,成道者寥寥,是難以制心使然。心是所有修行法門之要竅,任何一種方式修行都需靜心、凈心、空心,道本虛無,當我們真正讓心歸於虛靜,則我們已經接近大道了。

已發生過的事情無法改變,但至少可使其不掛于心,然後念想不雜,即使必須面對某個結果,也應處之泰然。實際上,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不必將這些念想掛在心上,這樣或許可以大幅度降低由於念想所導致的結果的嚴重程度。若不及時放下,這些念想會成為巨大的包袱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不僅無法避免結果,而且傷神傷身。


突然想起一副對聯:“竹本無心,外生多少枝節;藕雖有孔,内中不染泥污。”修行之要在於修心,修心之要在於放下,放下然後活在每一個當下,然後便可如莊周一般逍遙于物外。所謂“人心不死,道心不生”,大抵如此。慈悲。

福 ☯ 生 ☯ 無 ☯ 量 ☯ 天 ☯ 尊

编辑 ‖ 宗苍玄        公众号:云南道教网  |  yntaois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